分享

张念瑜:墨家“贵羛”

 弩之 2017-08-15



 

【提要】“羛”是墨家所造之字。是对传统的“義”字的改造而来。传统的“義”字是“羊+我”,“羊”是祭品,“我”是兵器,它是征战的宣示或仪式。“羛”字是“羊+弗”,“弗”是高举,因而,“羛”字的本义是善举。

中国文化中的“義”是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只有在使用中来确定其含义。

 

 

 孔子贵仁,墨家贵羛。长期以来,对墨家的“贵義”之“義”字存在争议。在此,我们对義、义、羛做些考证。

 

  一、“義”字起源及本义

“義”有甲骨文,即:(一期甲3445)、(五期掇2.49),五期的与彖文形同。一期甲骨文是指盘庚、小辛、小乙、武丁时代的[1]。因此,“義”字出现很早。

“義”字上面是“羊”字,下面是“我”。

《大戴礼记·少牢》:“羊曰少牢”。祭祀时只用羊、豕二牲,此二牲即称为“少牢”;甲骨文字“”(一期佚550),“象兵器形”(徐仲舒,2003.p.1380)。显然,兵器上挂祭品,可能是出征高举的旗帜,宣示为战斗敢于牺牲的决心。

《说文·我部》:“羊,祥也”。“羊”字头的字有许多是表示美好的,如義、羑、善、美等[2]。美好的在“我”之上,表示什么意思呢?《说文·我部》:“義,己之威儀也。从我羊。”显然,“義”的本义是“儀”[3]。

“義”字在《论语》中出现24次,出自孔子之口的就达18次。在出现“義”字的篇章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但孔子并没有对“義”下過規範的定義。“義”所包括的含义,如仁義、禮義、道義、大義、正義,等等。

 

二、“义”字的起源


颜真卿(709年-784年)字帖出现简化的“义”字。臧克和(2012年)认为“义”字作为“義”字的简化形体,其使用的年代,不可能早于唐代。根据1956年国务院颁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义”取代“義”。

    但是,汉字是象形文字,其显著的特点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表意性。显然,由“義”到“义”,一点联系都没有。“义”字是“乂”字加一点,“乂”(yì)本义是芟艸,与刈、艾同意。“义”字是不是从“乂”字演化而来,不得而知。

 

三、“羛”字的起源


许慎(约公元58年-公元149年)所编《说文·我部》:“羛,《墨翟书》義从弗。魏郡有羛阳乡,读若锜。今属邺,本内黄北二十里。”也就是说,墨翟書中“義”字由“羛”(yì)来表示。同时,羛又作羛(xì)阳聚。在今河南省内黄县西南。《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东汉建武二年(26年)五校农民起义军与光武帝大战于此,光武帝“幸内黄,大破五校于羛阳”。

为此,在学术界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赞成许慎的说法。《集韵》:“羛:宜寄切,音议。義,通作羛。”清代孙诒让《墨子闲诂·修身》解释“富则见義”:毕云:“‘義’字当为‘羛’”[4]。张继文,高华平(2012年)结合墨子兼爱非攻思想,断定"義"字原始形体当为"羛"。这体现了墨子摒弃自我,摒弃武力的兼爱思想。

另一种观点反对许慎的说法。刘宝俊(2015年)认为“羛”实乃“義”的讹变,多见于战国秦汉出土文献,并非墨家所创,与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无关。李洪财(2016年)认为,岳麓秦简中原来被整理作“羛”的字形,实际不从“弗”,并不存在从“弗”的“羛”字。传世古籍中出现的“羛”和今天岳麓秦简整理出来的“羛”,只是后人在整理文献时的误差认所谓的“弗”只是“我”形的草化讹变。

臧克和主编《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羊部》“羲”条下列睡虎地秦简作,东汉曹全碑阴则有,等等。是知“義一羛”,为一形之分化, “我一弗”便化以为中介过渡(臧克和,2012)。

 

四、结束语

 

   第一,“羛”字存在的依据是充分的。

   《左传·昭公九年》:“晋荀盈如齐逆女,还,六月,卒于戏阳。”杜预(222年-285年)注:“内黄县北有戏阳,”《荀子·成相》:“文武之道同伏戏”。“伏戏”为伏羲。孟京作戲。“羲”在《说文》中安排在“兮部”,而不是“我部”。显然,除墨子之外,“羛”字被使用过。通过现出土的战国秦汉竹帛文献来否定“羛”字的依据不充分。“義”在郭店简和上博简中有写成“”、“”。在楚系简帛文字中,写作“羛”的“義”字,在包山二号楚墓竹简也是多见,如(刘宝俊,2015)。

 

第二,墨家用“羛”字来表示“義”与其兼爱、非攻思想密切相关。


   在《墨子》一书中,墨家多次强调反对大国攻打小国、大家欺凌小家。《墨子·公输》记载:墨子阻止公输助楚攻宋。公输盘对墨子说:““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義固不杀人。”

“羛”字是羊字头,下面是“弗”字。《说文·丿部》:“弗,挢也。从丿从乀,从韦省。”《注》:“(弗)矫也。矫各本作挢。今正。挢者、举手也。引申为高举之用。”所以,“羛”字的本义是善举。这与墨家的兼爱与非攻是一致的。

实际上,在《墨子》一书中,也有其他特殊意义的字。《墨子·经上》:“,明也。”顾广圻释为“智”,谭戒甫、陈高傭释为“恕”。古人认为人的思维是由心来进行的,而“智”没有“心”,“恕”有“心”,但不是其本义,即“明也”。因此,“羛”是墨家造的字。


第三,“義”字的含义应该在使用中确定。


“義”字是中国文化中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只有在使用中来确定“義”的含义。《墨子·经上》:“义,利也”,但是,在任何场合都用这一定义来理解墨家的思想,肯定会出现谬误。我们在上面介绍的的、公输盘的“吾義固不杀人。”之“義”,应该理解为“道義”。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1933年,董作賓发表《甲骨文斷代研究例》一文。构筑的“五期”分法和“十项标准”,至今还是国内外甲骨学界和商史研究中所普遍使用和承认。甲骨文分为五期:第一时期为盘庚、小辛、小乙、武丁时代;第二时期为祖庚到祖甲时代;第三时期为廪辛至康丁时代;第四时期为武乙至文丁时代;第五时期为帝乙到帝辛时代。

 [2]《说文解字注》关于“美”字的注释:“羊在六畜主給膳也。周禮。膳用六牲。始養之曰六畜┄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美从羊。此說从羊之意。美與善同意。美義羑皆同意。”《诗·文王·宣昭義问》传:“義,善也。”

[3] 《說文解字注》:“(儀)度也。度、法制也。毛傳曰。儀、善也。又曰。儀、宜也。又曰。儀、匹也。其義相引伸。肆師職曰。古書儀但爲義。今時所謂義、古書爲誼。按如文王傳曰義、善也。此與釋詁及我將傳儀、善也正同。謂此義爲儀之假借字也。从人。義聲。”

[4]清代孙诒让《墨子闲诂·修身》解释“富则见义”:毕云:“义字当为‘羛’,《说文》云:‘墨翟书“义”从弗’,则汉时本如此。今书‘义’字,皆俗改也。”王引之云:“‘弗’,于声义均有未协,古文‘我’字,与‘弗’相似,故讹作‘弗’耳。”

徐仲舒,2003.甲骨文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

谭戒甫,2011.墨辩发微[M].中华书局。

陈高傭,2016.墨辩今解[M].商务印书馆。

臧克和.“義—羛—义”使用及年代问题[J].中国文字研究,2012(1)。

刘宝俊.论战国古文“義”字[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3)。

李洪财.秦汉简文字考释二则[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 30 (4)。

张继文,高华平.论墨子“仁义观”——从《墨子》中“义”字的原始形体来考察[J]. 社会科学家》 , 2012 (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