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为中国人之伟大发明。其历史既久,参与者众,其意义及作用远超四大发明。盖常人不能不吃饭,饮食既关乎个人之生存,则凡与饮食相关之全民行为实足以反映其民族性情及精神之原始状态。筷子这种吃饭的东西便深深地反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维系中国人之国民性与文化传承于数千年而不变,作用巨大,日用而不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中国人的创世纪。对真理探求乃东西方共同,但西人假托以造物主的神,以其意志威严地主宰一切,神是一切的答案,全知全能。中国人则曰道,窈窈邈邈,浑浑沌沌,先天先地,至微至精,反映出中国人理性思维之深邃而又亲切。但这是后来的提炼,在先民最直接的道便是生存,由此生存之道而发明一双筷子是“道生一”,一双筷子两支是“一生二”,两支筷子夹住一物是“二生三”,两支筷子将一块食物送于口中咀嚼消化,滋养百胲,是“三生万物”。 一双筷子必由两支,是一分为二。两支筷子长短粗细一样,是平等。中间夹一物,不偏不倚,轻重得宜,无过不及,是中庸。夹取时有上有下,有动有静,是阴阳。缺一不可,是合作互利。 南无阿弥陀佛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筷子一头圆一头方是天圆地方。又吃饭乃天地间一等大事,贯天通地,故谓民以食为天。必以圆头纳口中是天有好生之德,天生天养,生死由天,食由天赐,非赖人力。圆头入口是和谐,非方凿纳圆孔。 筷子由木竹而制,显示温性,柔软,和平,其夹取必赖灵巧,取食必以菜蔬为主。 中国人之性情由他吃饭的筷子便能看出,这是隐藏不了也无意隐藏的。假如不必将筷子也改掉,则中国文化从根本上适应其国民性。西人之刀叉显见冰冷、刚硬而有暴力之倾向,那是专为肉食准备的。如此一日三餐对于国民性情之作用或有不利之暗示。 中国人之请客吃饭圆圆地围在一桌,互相敬菜,大家的筷子都往公用的菜盘、火锅里取菜,在现代颇有不讲卫生之嫌,但中国人在此种场合是更讲究一家人的氛围,以真正能吃同一锅饭为一家人。则如西人之分餐而食,那完全是各吃各的,全然无趣;比之中国人请客之热闹、热情,固为冷淡、冷漠。 妙 法 佛 音 南无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