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

 海枯石烂海枯 2017-08-15

曾国藩此人学的是儒家,讲的是仁义。不到万不得以,他不会干出屠城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可为什么他干了呢?为了自保。差不多两千年前有一个叫作刘邦的厉害人物,破城之后是这样干的。“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曾国藩攻陷天京后为何要纵容湘军疯狂屠戮,安清政府的心?

当时的曾国藩率领着一群乡勇,为清政府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恰恰是这时候,自身也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任何一个政府都不会容忍一个拥有重兵的臣子出现,并且此人对于政府来说,还是一个“异族”。

如果这时候,曾国藩约束部队,严明军纪,完完整整的占领南京,不在这个城市取一丝一毫东西。清政府会怎么想,你曾国藩收买人心,你有野心!关于这点可以看历史上范增就从这一点上,看出了刘邦的野心,也就是上文中的一段。

曾国藩攻陷天京后为何要纵容湘军疯狂屠戮,安清政府的心?

而曾国藩这个人本身是不想,亦是不敢造反的。因为他的一生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确定了曾国藩不会造反,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他就肯定会给清政府留下点把柄,用来表示自己没有野心。

曾国藩攻下天京,纵容士兵疯狂屠戮。这并不是军心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古代与其情况相同的部队有很多,但他们却秋毫无犯,难道他们不懂劫掠才能让士兵的战斗力变强吗?他们懂,但他们要的只是一个民心。

曾国藩攻陷天京后为何要纵容湘军疯狂屠戮,安清政府的心?

而曾国藩并不想造反,所以不需要民心,并且能够统帅大军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如此人物,肯定也不是那种缺心眼的武将。他的脑袋清醒的很,放任士兵劫掠杀戮,这肯定是深思熟虑之后的事情。

若是他想要取清朝而代之,他会收买人心,整顿军纪,然后挥师北上。只是可惜,他并不想这样做,于是成就了一个“曾剃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