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观天象”到底有多神秘?

 a秋韵书馆 2017-08-15





近些年,
夜观天象”这个词仿佛被算命先生附了身,
每当有小道消息出现,
爆料者总会来上一句
“老夫夜观天象…”

于是,
很多人便认为“夜观天象”
就是封建迷信活动中的一种。

其实不然。
 

人类自古善于发现与观察,
比如潮汐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都是通过观察得出,
天象亦是如此。
天象,指古代星象学家对星斗发生各种自然现象的泛称。

自然规律
农耕守则


人们通过观察不同星象变化
总结得出不同规律。
比如预告旱涝灾害等,
在农业时代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这个工作。
这个部门的职称也从秦汉南朝时的“太史令”
一直演变到明清宫廷的“钦天监”
现在负责勘查天象的则叫“天文台”

 
政权更迭
托此为兆


当然,无论是野史传说还是文学创作,
夜观天象的这群人,
在观测、占卜到与众不同的天象时,
总能与政权更迭产生或多或少的关联


举个例子,
“太白星现,唐三代而亡,女主武氏代之。”

 
也正因此,
天象的观测被覆盖了一层神秘面纱
到底如何观测天象
不同天象又有哪些“秘密”


诗享课堂力邀中国传媒大学张金尧教授,为大家一一解析。


不仅如此,诗享课堂邀请了中国最顶尖的古代文化学者,用60期音频,把他们胸中所学,毫无保留的和你分享。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课

                                ——10分钟升级你的认知格局

免费试听:第一课


古人眼里的“天”到底是什么?

来自诗享课堂

11:33


 

本套常识课,包含了60期专业音频课程,每期10-15分钟。

 

堪比百家讲坛的强大师资力量,组成我们的专家学者顾问团,为本次的音频执笔、审稿和讲解。

 

 

我们联合了后浪图书和我们的专家顾问团一起,在几十位高校博士的协助下,翻阅了大量的古籍材料,花费了400多个日夜,在保证学术性严谨的基础上加上轻松有趣的解读风格,最终打造出60期既有干货、又有趣味的音频

 

从天文地理到礼乐诗书,覆盖中国文化中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打通你的文化脉络,升级你的认知格局。

 

— 附:《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课》课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