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前上海小菜场是这样的,现在它却在慢慢消失

 天天邵阳 2017-08-15
 2017-08-15 10:31:38 上海白相相

随着信息科技越来越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买东西,最近生鲜类也开始普及。只要有手机,就连买菜都不需要出门了。

不过大部分中老年人还是喜欢自己出去买菜的,尤其是退休之后的,出去一趟还能多接触些人,顺便还能碰到熟人。

上海的菜场不管是什么规模的,我们都喜欢称作是小菜场。倒不是因为菜场小,而是上海人习惯把买菜说是买小菜。

在这个叫做小菜场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人间万象。尤其是现在隔壁邻居都不认识的年代,小菜场似乎是最充满了人情味的地方。

来来去去的次数多了,上海的阿姨妈妈们跟卖菜的老板们也就越来越熟,哪怕今天不在他家摊头买菜,也能热情的打个招呼。

有时候为了几毛钱也会讨价还价,虽然会说的口干舌燥,但也不至于面红耳赤,临了还要搭上一把小葱。

现在因为市场需要规范化治理,那些零零散散的菜贩子被集中到了一起,不合格的菜场被要求拆除或者重建。

以前那些“脏乱差”的小菜场变少了,都变成了集中管理的大菜场,环境变好了,但是去的人却好像变少了。

老底子家门口就有小菜场,现在买个菜却要跑好远。路程太远的,就可能会放弃菜场,选择离家更近的超市。

传统的超市基本上也都能够买菜了,而且如今还有不少专门卖生鲜的实体超市。虽然可能没有菜场的新鲜,但是跑一趟更方便了,价钱也差不太多。

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还是松江府隶属的一个海滨小县城,那时候县城的地方还很小,城外的菜贩子和农民都是挑着担子进城,走街叫卖。


后来有些菜贩子开始租借门面,卖肉的、卖菜的、卖蛋的都各自选择了街道,于是就有了现在那些有趣的路名。

面筋弄、豆市街、火腿弄、外咸瓜街,这些个让人看到了就觉得饿的路名正是见证了上海小菜场的诞生。

后来上海开埠以后,上海急速的发展,对食品的安全也越来越注重,于是那些菜贩子们就被聚到了一起,就有了上海的菜场。

说到上海小菜场的历史,自然要提到三角地菜场。因为位于虹口的三条马路的交叉口而被叫做三角地,这个诞生于上上个世纪,拥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菜场正是上海的第一个菜场。

后来三角地菜场经过改造后,成了三层楼的建筑,一楼是卖蔬菜的,二楼卖鱼肉和南北干货,三楼则是一些小饭店和小吃店。

如今三角地菜场已经被拆除,盖起了一座写字楼,在原址附近,我们还能看到1933老场坊。

小菜场的出现见证了上海一路从乡村进化到城市的巨变,而去菜场买菜也逐渐成为了上海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1930年,上海有一本叫做《红玫瑰》的杂志,有一期的封面上画着一个去菜场买菜的少奶奶。图上还写着一首打油诗:“包车拖到小菜场,奶奶架子搭松香,若问今朝买点啥,三个铜板一条腌臭鲞。”

菜场买菜的讨价还价是上海人的精明,就连有钱人家的少奶奶都会精打细算,不会讨价还价的,那都不是会过日子的人。

年纪大一些的人应该知道,上海有段时间买东西都是凭票的,买米用粮票,买肉有肉票。那时候有钱也未必能吃得上一块肉。

现在应该还有很多人家里还收藏着这些票据,各式各样的都有。

如今我们大部分人都能够凭着自己的意愿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可是却越来越少的人会天天去小菜场了。

上海市区里几乎已经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小菜场了,越来越多的超市正在逐步取代菜场的存在。

上海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盖一个小菜场似乎成了很奢侈的行为。买菜我们可以去高楼林宇间超市,甚至只有手机下个单就能解决了。

或许科技导致这样必然的结果,但是我们最喜欢的还是家门口那个虽然脏一点,吵一点,但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小菜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