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这诗是谁写的?

 玫瑰pgtzyfdy8y 2017-08-15

扬州南河下寄啸山庄,是光绪年间归隐官员何芷舠的府邸。原先豪宅的大门位于花园巷,进门后是一座轩敞庭院,西北角上有座楠木大厅,这座大厅,主人用以接待宾客,过去叫煦春堂,近年改为与归堂,估计两者都不是当年何家的旧称。大厅内,迎面抱柱上悬挂楹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一直以来,都说它出自清,春秋佳日、风雨故人,都有出典,前者源于陶渊明的《移居》;后者化自杜甫的《秋述》。孙星衍是乾隆五十二年(1789)榜眼,官至山东布政使。博览群书,勤于著述,深究文史音训,精研金石碑版,工篆、隶、刻印,校刻古书最精。孙星衍比何芷舠早80多年,寄啸山庄建成于光绪九年(1883),此时孙已作古65年,此联不可能是孙老夫子为山庄而题的。新宅用古人古联,是通行的做法,只要主人对联语满意,照般照抄,可以理解。

孙星衍对这联语情有独钟,他以篆书写成的纸本稿,曾出现在2010年北京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拍卖底价5万元,最后以22.4万元成交,可见欣赏这幅作品的藏家大有人在。它向来被认定为孙星衍的自题联。然而,这结论究竟有多大把握呢?

作者存疑

在孙星衍的大量著述中,是否出现过了这副联语呢?至少,笔者至今还没有找到,相反,在一本楹联集中,发现了清代同期学者宋湘内容相同的对联: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叠叠,绿水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川,填不满心潭欲壑。力兮项羽,智兮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忙什么,请汝静坐片时,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莫教春秋佳日过。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仆仆,驿站迢迢。带不去白璧黄金,留不住朱颜皓齿。富若石崇,贵若杨素,绿珠红拂终成梦!恨怎的,劝君解下数枚,沽一壶猜三度四,遇畅饮时须畅饮,最难风雨故人来。”

据说,嘉庆十年,宋湘从广州重返京师,路经南雄大庾岭上的梅关,在驿站旁边的茶亭下马歇息。他看见南来北往的客商,行色匆匆,络绎于途,触景生情,随即在驿站的墙壁上写下这副150字的长联。

宋湘(1757~1826),是清代杰出诗人,书法家。历任翰林院编修、云南曲靖知府、湖北督粮道。于云南任内,注重生产,修复书院,赈饥恤民,自捐俸银,为人称道。因政绩斐然,民歌其德。为人真率,襟抱豪迈,诗书双绝,世誉岭南才子。其书高迈雄劲,如天马行空,气势超凡,兴到之际,率意挥洒,出神入化。

到底是孙在宋湘的联语中摘出一对,写成了楹联,还是宋在长联中引用孙星衍的联语?窃以为,在没有确凿材料证实前,断言此联为系孙星衍自题,为时尚早。

书者是谁?

何园与归堂内的这副对联,没有题款,只见联尾署名:湘人彭鸿。给人提供的信息有三:一、书写者是个书法家;二、他是湖南人;三、他可能跟扬州有过某种渊源。好在如今有“百度”:彭鸿(1914~?),字赓虞,湖南衡山县人。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服役国民党空军,任参谋主任。1949年后去台湾,曾任台湾文联副秘书长。他长期研究书法艺术,擅真草隶篆、钟鼎、甲骨各体,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览。1989年曾率台湾文化界人士应邀回湖南故里,参加海峡两岸书画联展。

由于两岸文化交流的长期阻隔,有关这位彭鸿的资料很少,寻觅甚是困难。当年,彭鸿是不是来过扬州,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给何园留下这幅墨宝,这些目前均无从知晓。

彭鸿先生去世后,他的朋友李佑增承担起《彭鸿賡虞先生纪念集》的编辑工作,整理出版彭鸿生前的哲言、书信手稿。这本连出版单位都不详的书,只收藏于台湾某大学图书馆,内陆无法看到。目前我们不知道书中是否有关于这幅扬州楹联的信息?彭鸿先生是在什么时期、什么样的情况下,为扬州何园挥毫的?会不会彭鸿曾服役于扬州机场,一次偶然的机会游览何园,应主人之邀,不经意间露了一手,从而为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留下了清晰的脉络证据?这些史实,相信随着两岸关系的缓解,交流日趋紧密,终将大白于天下。待到春秋佳日,彭鸿后人如有机会访问扬州何园的话,他们目睹先人墨宝,一定感慨系之,心中会随之吟诵:最难风雨故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