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战狼2》看中国文化——梁老师

 恬然沉静 2017-08-15
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农历六月二十一 辰辰10岁半
本周读经内容:
《大学中庸》全文
《唐诗三百首》之《长恨歌》
         孩子们想看电影,选来选去,又没选到什么影片特别想看,就选了《战狼2》,结果电影一开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男孩子们喜欢这样的镜头和故事,还是看得很开心的。
       而我看到的,则是中国文化的表现。虽然这是一部动作片,但是导演和主演是中国人,骨子里自然而然体现出的是中国文化浸润出来的味道。
        首先,男主冷锋身上,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侠义的味道。侠者,游走在法和情之间,法不好处理,情又不能惘顾之时,就是侠者出手之际。侠者,遵循的只是天道仁义,天理人情。即使法不能及,道义自在人心。冷锋在战友家属遭遇不平对待之际,冒着被严厉处分的危险,愤然出手惩罚了恶人。在路遇海盗,又没有武器,眼看船员被海盗鱼肉之际,奋勇入海,和海盗进行水中肉搏,夺枪自卫,解除了危险。
      在非洲遭遇武装叛乱之际,冒着炮火保护非洲儿童进入中国大使馆获得护佑。在政府力量不方便介入的情况下,自告奋勇领命,孤身进入交战区解救被困华人。而这种狭义精神,归根到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经典。我们用来形容中华民族的词语“勤劳勇敢”,其实就是自强不息的具体体现。人立于天地之间,和天地并称“三才”,自然有一种改天换地的精神和力量所在。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男人崇尚的人生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和这种强相对应的,是弱。非洲战乱国百姓在炮火下的无助悲惨,活脱脱是现代丛林的弱肉强食的写照。
       中国强者,不惧强权,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展现出强悍不可侵犯的一面,而对弱者,充满的是尊重和扶助之心。面对非洲的援助,从来没有停止过。付出了金钱不说,很多有志之士,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特别是对弱者的那种尊重,令人动容。在影片中,饱受战乱之苦的非洲百姓,是那样的容易满足,那么乐观,那么朴实,感恩,有正义感。一对受中国救助的非洲母子,就是代表人物。
中国文化里面的包容,在这种援助中,也凸显无遗。援助,不是同化,而是尽量在保护异国的特色。不仅是这样,面对侵略性强的国家中的那些有正义感的百姓,也是都能包容和欣赏,自然团结在一起。什么是真正的强,影片中体现的正是中国文化的这种大国气概,大格局。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从来没有主动发起过一次侵略性战争,都是自卫。当我们离开国境,所做的也是传播文化,带去的是中国的优秀文化和优质产品,而不是掠夺。
中国文化向来讲究的是王道,而不是霸道。王道是用自身的文化,实力,悦近来远,柔远人,怀诸侯。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霸道则是用武力征服他国。
      因此,虽然网上各种对《战狼2》的专业性的负评也很多,但是无可讳言,这部影片表达出了中国人的一种精气神,好长一段时间以来的民族意气以此得到了抒发。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一部好电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