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 | 养生不防燥,秋后多困扰

 1先 2017-08-15


立秋·二十四节气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白露满清晨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蝉鸣

今日立秋,预示着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暑去凉来。夏天就这样过去了?很多生活在昆明的小伙伴会说“还没有穿夏天的小裙子,怎么就秋天了!秋天来了,听说有‘秋老虎’会热一点吧?”。小编告诉你“昆明还有一个月的雨要下!”

立秋后我国大多数地区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后气温会慢慢凉下来的。

下雨也好,暑气难消也好,立秋后空气会渐渐变得干燥,大家秋燥的不适也会越来越明显。立秋后如果调理不当,身体可能会出现这些不适:

1.会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起皮等症状;

2.我们的情绪也会变得烦躁不安;

3.秋夏之交,物候变换容易感冒;

4.过敏原增多,鼻炎、哮喘等顽疾多在此时节复发;

在秋燥来临之际,不想让自己处在上面这些小困扰中,从现在开始,快开启秋季养生模式吧!秋季怎么养?往下看!

中医认为,秋天主燥,燥邪当令。燥邪为患有两大特点,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肺。立秋时节因有夏日之余热,天气晴暖而干燥,燥与温热结合,称为温燥。温燥是在秋季感受的燥热之邪,易伤津劫阴,出现身热,出汗,口干而渴,咽干或痛,鼻衄,干咳无痰等不适,饮食养生侧重甘凉濡润,润肺生津。

下面来看看,秋季容易受燥邪影响的地方如何调养!

肠燥——便秘

推荐食疗:黄芪苏麻粥

材料:黄芪10克,苏子50克,火麻仁50克,梗米250克。

做法:黄芪、苏子、 火麻仁打碎,加水适量煎煮5~10分钟,取药汁备用,入粳米,以药汁煮粥。

功效:益气润肠,治疗便秘。

还可食用杏仁、银耳、豆腐、蜂蜜、柚子、花生等秋季润燥通便的食物。

肺燥——感冒

推荐按摩:迎香穴

定位: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

按摩方法:按摩前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功效: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预防秋季感冒的作用。

另外,还要注意空气流通,多锻炼身体,尽量保持饮食清淡,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居室干净整洁。

皮肤燥——干涩、瘙痒、干裂

推荐护肤:昆中药玫瑰羊奶手工冷制皂

秋季肌肤出现干!痒!红!多是缺水惹的祸。立秋时节阳光依旧毒辣,肌肤面临的问题是缺水和晒黑,让肌肤水嫩白皙,昆中药玫瑰羊奶手工冷制皂就能做到!

主要成分:

花中皇后:千叶玫瑰

千叶玫瑰有“花中皇后”之称,是护肤养颜的圣品,千叶玫瑰含丰富的青花素,具有调理滋养,改善暗沉、干燥、硬化、脆弱肌肤的功效。

奶中之王:食花山羊奶

羊奶中含有EGF生长因子及丰富的SOD,能快速修护肌肤表层,让肌肤嫩白有弹性,能深层清洁肌肤污垢角质,深层养护肌肤。

功效:深层清洁、滋润养肤、提亮肤色、水嫩白皙。

秋季护肤除了清洁肌肤,还要多喝水,建议每天喝6-8杯水;要注意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还要做好睡觉前护肤,不要熬夜,早睡早起,养出水汪汪的嫩滑肌肤!

咽喉燥——咽干、干咳

推荐茶饮:薄荷金莲花茶

材料:金莲花3朵、薄荷各3片。

泡法:将金莲花、薄荷一起放入杯中,加开水冲泡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滋润舒缓喉咙,防止喉咙沙哑干涩。

注意:切勿长期加量饮用;孕妇禁用。

情绪燥——烦躁不安

推荐按摩:极泉穴

定位: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按摩方法:一般弹按10次左右,每次弹按的量应因人而异,弹按时力度应柔和,动作应连贯。

功效:缓解心痛、胸闷、抑郁、咽干烦渴,经常弹按“极泉”能调畅气血,进而宽胸理气,养护心肺。

另外,还要做好心理调节,多和朋友家人交流,不要让自己陷入悲秋的情绪中,积极运动以排解低落情绪,如慢跑、登山、散步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