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盘山惊现一抹红!是谁打翻了调色板……

 源源不断 2017-08-15

真没料到,在六盘山东麓、泾源县新民乡麦子坪村,一个叫荒梁沟的地方,竟然隐藏着一处鲜为人知、令人称奇的独特的地貌奇观……

这是一处被绿色包围的红色,远远看过去,色彩艳丽鲜红。似乎是谁打翻了调色板……

八月六日,当我们一行九人沿着一条小溪溯流而上,这“一抹红”便横在面前,灿若红霞,千姿百态,视觉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心灵感叹是不由自主的。入沟谷,攀峰梁,踩砂岩,按快门,只想尽可能多地赏读六盘山东麓这幅斑斓瑰丽的大自然奇妙画卷!

这片奇特景观,由于被掩映在周围茫茫绿色中的山谷里,多年来“藏在深闺人不识”,若非当地村民指引、带路,是很难发现这“一抹红”的,更别说身临其境了。为了便于更多爱好探险、猎奇、考察、研学、旅游的人“光临”此地,我特意用手机“GPS工具箱”对此地“三维坐标”做了数据量化“定位”,如下图所示,以供对此地有兴趣的人士参考。

凡有幸走近这片“绿色包围红色”土地的人们,无不为眼前看到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震撼。我是学地理的,也看过很多地貌,但我不知到底该用什么来恰当科学地命名这片地貌。就岩石颜色看是红色的,有点丹霞地貌的色相;就外表形态看是林状的或核桃仁状的,有点土林地貌的风采;再换个角度看,有洞有柱有笋,又有点岩溶地貌的味道;就发展变化看,在此地可看到难得一见的地貌“全家福”:该地貌的婴幼年期、青壮年期和老年期在这里和瞌相处,“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就形成作用看,这里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的“杰作”,基本可推测出这里:先流水沉积,后地壳上升,再外力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现阶段以流水、风力、生物等外力作用为主。显然,单纯用所知的丹霞地貌、土林地貌和岩溶地貌这三种任何一种地貌描述都能沾点边,都有点像,但又不完全关联。这时脑海中突然想起红层地貌这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外延虽然有点大,但不至于出错!

图示山体滑坡后,红土外露,初期冲沟尚不明显,说明受流水、风为等外力作用影响较小,故可推断此为“一抹红”的幼年期。

图中“砂土林”勃勃生机,青春向上,正当“一抹红”的青壮年期。

该图中间部分显示,“砂土林”崩塌,力证年老体衰,故进入“一抹”衰老期。

据我们现场观察,该地红层应是河流相、河湖交替相或是山麓洪积相等陆相碎屑岩,因为有灰色的夹层和互层砾石出现。查阅有关资料得知,红层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适宜的古地貌条件。红层为碎屑岩沉积,需要有接受沉积的古沉积盆地和沉积物源,沉积盆地多为内陆盆地,物源则指周围山地提供丰富的岩石风化物,这也佐证地质历史时期“六盘湖”的存在。二是适宜的古气候条件。红层形成于干燥炎热的古气候环境条件下,一方面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可以提供丰富的物源,另一方面岩石氧化作用强烈,形成红层的红色外观,说明六盘山地区曾一度干燥炎热。由此可以推断,这里先是外力风化、沉积形成红色岩层,然后经历地壳变动,以上升运动为主,褶皱不剧烈,产状平缓,再则是外力的继续“雕蚀”至今。

说到红层地貌,就不得不想起丹霞了。那么,麦子坪村荒梁沟的这片红色地貌属于丹霞地貌吗?大家知道,丹霞地貌以“顶平、坡陡、麓缓”即“赤壁丹崖”为特色,有“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誉。这种地貌在广东丹霞山那里发育最为典型,故而以其山名命名。这是一种由红色的砂砾岩层经崩塌、风化而形成的地貌,这类地貌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说顶是平的或者缓缓倾斜的、一面或几面的山坡是近乎垂直的陡崖,而坡麓却又缓缓地倾斜下来。然而,麦子坪村这里的地貌是红色的且岩石的粒径很细小,几乎全是砂土,另外“顶平、麓缓”这一特点也不具备。再对照邻近的西吉县火石寨丹霞地貌、甘肃庄浪县云崖寺丹霞地貌特点,跟此地也大相径庭。

该地位于山谷里,又是红层地貌。这让人又不得不想起,同为红色峡谷的陕西靖边县龙洲乡的“波浪谷”,那里的红色砂岩,在长期的风力和雨水的冲刷下形成沟壑、波浪起伏的山丘状,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人称“波浪谷”,当地人叫“红石峁”。远远望去,这些红色石头就像泥石流一样呈现出一种流水状,一圈圈、一弯弯的向沟壑中涌去,好像滔滔的黄河,汹涌奔腾。将这两地的红色砂岩地貌仔细一比较,同为红脸庞,但 “五官”差异还是蛮大的,最大的区别是,麦子坪村红层地貌明显缺乏“波浪”状。之所以外貌差异这么大,应该与两地岩性的坚硬程度及其降水量大小差异密切相关。麦子坪村位于六盘山东麓,地处我国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带,降水量较多,而龙州乡“波浪谷”,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量较少,这样龙州乡“波浪谷”风力作用明显,而麦子坪村则流水作用影响大。千万年的不同风雨侵蚀,即便同为红色砂岩,也被“雕琢”成形状各异的风采神韵。

“一抹红”是“红色六盘”的独特自然风光,使六盘山的旅游资源更加多彩夺目,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欣赏,促进六盘山旅游业的发展。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此地相对偏僻,植被茂密,人口较少,建议结伴而行,小心被野猪、蛇等野生动物伤害;该地地势陡峻,降雨较多,地面湿滑,小心摔伤,也要注意防范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此地是真正原生地貌,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