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盏里的“那些事儿”

 镜花水月00039 2017-08-15

茶史丨茶盏里的“那些事儿”

依据浙江余姚田螺山古人类活动遗址中发掘出的茶树根的相关研究证实:中国早在6000年前就已有人工种植的茶树。

这个出土的实证比“茶之用,发乎神农氏”的传说要早得多,神农发现茶的说法很可能是后人由于对先祖神农氏的崇敬,而将此功劳主观地归于了他老人家。而茶早期的用途也并非如今日是饮品,更应当是如蔬菜一般的副食。在《尔雅注疏卷八·释草》中解释茶:“[疏]‘荼,苦菜’。释曰:此味苦可食之菜,一名荼,一名苦菜。”

另外,西晋文学家左思的诗文《娇女》中有一段:“止为荼荈剧,吹嘘对鼎釛。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描述的是左思的两个活泼又急性子的女儿,为了让茶(荼荈,荈也是茶的古称,多见川蜀地区)早些煮好,就趴在地上对着鼎釛吹气,欲求增旺火力。却搞得洁白袖子上沾染了油污,精美的面料都被烟尘熏脏了(阿锡,即精致的丝织品和细布)。

其中的“鼎”和“釛”(hé,有说釛即是“鬲”)都是古时的炊具。由此可推测:古时,至少是到晋代,人们烹煮茶的方法和器具与日常烹煮普通食物时没有大的差异。

茶另具“解毒”和“提神”的功效。西晋张华所著《博物志·卷之四·食忌》中说:“饮真茶,令人少眠。”其意是饮入纯浓的茶,会使人睡眠减少。

茶也曾是备受道家推崇的仙药,南朝陶弘景在药书《杂录》中记述:“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丹丘子和黄山君都是道教中传说的仙人。服用苦茶能让人身体变轻,欲飞成仙,昔日的仙人都曾服用过。

而这种“体轻换骨”的感觉也许是因茶碱摄入过量所引起的“醉茶”现象。佛教徒利用饮茶的提神功能是在打坐参禅前要吃一碗茶来防止瞌睡,而后还形成了一套拥有固定程式的修行仪轨。时至今日,一些寺院中仍沿用此法,只是饮茶的方式较过去而言已是大大不同了。

隋唐时期

曾经只在川蜀之地被普遍饮用的茶,后随着佛教的兴盛而被广泛地传入其他地区。

唐贞观年间所编《隋书》中有一则趣闻说:隋代建朝帝王——隋文帝杨坚,某夜做了个噩梦,梦见一个神仙把他的头骨换掉了,梦醒后一直头疼不愈。后来偶遇一个僧人告其:“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文帝效法饮了茶后,果真痊愈了。于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加之隋文帝后来统一了南北,从而打通了茶路,他又虔诚地笃信佛教,茶就借着这样的机缘风靡了全国。

茶史丨茶盏里的“那些事儿”

娄鸿泰,《陆羽烹茶图》

仿古粉彩宣,尺幅135×65厘米

茶饮的品位和文化意义最大的提升发生于唐宋两代。

唐朝是古代中国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与西域的外交和贸易活动也空前频繁。

唐人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中《卷六·饮茶》:“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这一段描述,不仅描述了唐中期时民间对饮茶的热衷程度,也说明当时塞外民族对茶已有需求,刚开始是差遣使者来要取一些,后来就有商人以马或其他商品来唐换购茶叶运往塞外,至此开辟了历史上著名的长期以“以茶易马”为主要交易形式的国际贸易路线——“茶马古道”。

茶史丨茶盏里的“那些事儿”

唐 《唐人宫乐图轴》 绢本 设色画

48.7公分*69.5公分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与此同时,陆羽和他的《茶经》应时问世。虽然《茶经》全文不及万字,但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且记述详细,分类科学。陆羽在其中不仅叙述了茶的知识,更通过对制茶、煮茶、品茶的描述,阐述了他对饮茶品味追求的主张和美学评判标准。这为后世人饮茶的发展定下了调子,故而《茶经》成为了茶界“圣经”。

唐代时的贡茶一般产自江浙交界之地,杀青方式是蒸青,经过蒸青茶叶流失掉部分内含汁液,这称为“出膏”。

茶史丨茶盏里的“那些事儿”

《唐代·卢仝烹茶图》钱选(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宋元时期

但到宋代时贡茶选自福建建安生长在砂化岩土上的茶树,品质优于江浙,叶片厚,味道更醇。宋人制茶主张“榨欲尽去其膏,膏尽则有如干竹叶之色”。(黄儒《品茶要录》)

在宋徽宗所著《大观茶论》中称“压黄欲膏尽”也就是把茶中的膏汁完全去除,这样也更便于用模具将茶压制成有固定形状和纹饰的御供的龙团、凤饼。

茶史丨茶盏里的“那些事儿”

▵宋 赵佶 文会图 局部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大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艺气氛最醇浓的时代,只要是当时存在的艺术形式,宋代人无不尽其极致。

宋人好斗茶,也称“茗战”。从宫廷到市井,以茶的色、味、水痕出现的早晚来定夺成败的斗茶活动在宋代进行得火热空前。

茶史丨茶盏里的“那些事儿”

▵南宋 佚名 斗浆图 40×34.1cm

绢本设色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艺术皇帝”宋徽宗赵佶更是带头斗茶,他所著的《大观茶论》是继唐朝陆羽《茶经》后的又一部关于茶的重要文献。其中更细致描述了茶的品种、产地、制作工艺、贮藏方法和真伪鉴别,以及对茶青和茶汤优劣的评判标准。

茶史丨茶盏里的“那些事儿”

▵元 陆仲渊 罗汉图 局部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对茶的品质要求更高,制作工艺更加考究外,宋徽宗对点茶用器的认识比唐代的陆羽更显理性。

徽宗对建盏的青睐显得更为理性:“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大观茶论·盏》)

茶史丨茶盏里的“那些事儿”

▵辽 碾茶小童 宣化下巴里辽墓壁画

徽宗赵佶认为黑色、有毫纹的瓷盏最能衬托出茶的颜色,其实就是指“建窑兔毫盏”。因为“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大观茶论·汤色》),后面叙述的内容主要是说盏的形状与点茶技法的关系,例如:盏应该要深而且宽,这样才容易出汤花而且不会妨碍茶筅的击拂。盏要保持热度,如此汤花持续的时间才会长久。

上面说到过,宋代斗茶的评判标准中,除味和香外,最直观分出雌雄的就是汤色和汤花“咬盏”。如此可见,徽宗青睐建窑“兔毫盏”其实是出于竞技技术原因的考虑。

茶史丨茶盏里的“那些事儿”

▵辽 点茶图 宣化下巴里辽墓壁画

看得详细了。即便有丰富的宋代斗茶画作和文字记载,但具体操作方法和手头技巧究竟如何恐是难以知晓。

曾经在探讨点茶技法为何会被后来的散茶泡饮完全取代以至消失的问题时,常归咎于北方蒙古铁骑灭宋而使中原汉文明遭到涂炭的历史原由。

茶史丨茶盏里的“那些事儿”

▵南宋 刘松年 撵茶图 局部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时期

但饮茶法最大的变化发生在明朝,以往主流的说法是:“草根皇帝”朱元璋,深知制作团茶、贡茶费工费料之甚,下诏罢贡龙团、凤饼茶,改以散茶进贡即可。于是,散茶发扬光大!至明中期后社会上大多都只饮用散茶了。

而最新的学术研究认为,其实饮茶改团为散的原因是:制茶工艺蒸青法逐渐被炒青工艺替代,促使了茶种和茶品的推陈出新。茶味道的变化引得人们对于香气浓郁的茶品更为青睐,而放弃了相对寡淡的蒸青茶,点茶流程也随着蒸青绿茶一同谢幕。

我们今天喝的大多数茶品种都是自明朝后出现的。泡饮茶汤的方式无需多种器具,产自阳羡(今宜兴)的紫砂壶被人们广泛使用。后来的清代又有了瓷质的盖碗等茶具出现。

茶史丨茶盏里的“那些事儿”

▵明 陈洪绶 蕉荫丝竹图

97cm×53.5cm绍兴市博物馆藏

清朝时散茶发酵与焙火工艺的纯熟运用更使茶品和口味愈发丰富起来,外国对于茶叶的需求也大大增加。除了传统的茶马古道,茶叶漂洋过海,成了国际贸易商品。

在欧洲掀起饮茶潮流的是英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1630—1685)的王后凯瑟琳(Catherine of Braganza,1638—1705),后人称其为“饮茶皇后”,嫁给英王时她的陪嫁中包括221磅红茶和产自中国的精美茶具,在那个时代红茶之贵重堪与白银匹敌。

凯瑟琳王后冲泡、品饮红茶的高雅举止,引得贵族们争相效仿。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Anna Maria Russell, Duchess of Bedford,1783—1857)后来发明了“下午茶”活动,这更让饮茶在欧洲广泛流行,欧洲对茶叶的需求量也随之骤增,虽然英国也试图在其殖民地如: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种植茶叶,但仍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使得茶叶成为清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巨额的贸易逆差促使英国急于打开中国一直封闭的贸易市场,这样的矛盾间接引发了1840年改变中华命运的 “鸦片战争”。

茶史丨茶盏里的“那些事儿”

今天逐渐富足起来的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重新燃起了热情。不论你是喜好书画,还是喜欢古典民乐,或是钟爱古代饰品、品味古文、戏曲、刺绣、文玩等等,茶都是帮你融入圈子的最佳媒介。因为,今天在中国最适宜搭配文化交流气氛的莫过于一杯茶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