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的每一张家庭影都散发生命的温度与情感 |家庭影像征集倒计时

 太行森林 2017-08-15


2017年9月9日

宁波国际摄影周将在宁波东钱湖畔举行

本届摄影周将围绕“家庭影像”展开探讨

策展人发出征集邀请后

快拍快拍收到了大量珍贵而温暖的家庭影像

这每一张照片

都代表了一段岁月

一段情感的记忆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陪着外公回了老家。那段时间,他总向我们提起老家院子里的一棵紫薇树,说应该长很高了……回到老宅,院坝里的紫薇树正繁花盛开,妈妈请了村里的乡亲帮忙平整长满杂草的院坝,外公那天很开心,特意站在树前让我拍了一张照,拍的时候我发现他的眼角挂着一颗泪珠。几个月后,外公因肺功能衰竭离开了人世。每当想念外公的时候,就会翻出这张照片,仿佛昨日情境重现。@小新



88岁的奶奶久患老年痴呆症,谁也不认识,不知时日,每天坐在门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故人情 


一个午后,奶奶突然说,我给你看一张照片,说着就从抽屉拿出了这两张照。说在我未出生前,她生过一场大病,于是她和儿子说,要是我死了你就把这幅照片(黑白)当作遗照,又好看,又省钱。她说这是她年轻时候照的,彩色是文革期间刚到厦门学习时照的,那时她编了辫子。可不到一年,批邓运动开始,她们逃出厦门前,想最后再留一张影,所以照了那张黑白的,那时她剪了短发。@章鱼哥 


2015年刚刚做完脊椎手术的妈妈,伤口很疼,下半身由于麻醉依旧没有任何知觉,虽然还在担心术后的恢复程度,但是我和爸爸精心的日夜陪伴让妈妈幸福的落下了眼泪~@小SUMMER



老爸自觉地到阳台上抽烟,旁边的花叶影影绰绰地映在他脸上。

 

老爸烟龄三十多年,香烟已经成为他的临时器官,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我当然是不喜欢烟的,小时候,还曾大义凛然地写下“禁烟令”贴在墙上,期盼用童稚的决绝感化老爸,但不出意料地失败了。


烟瘾到了五十多岁,很难彻底戒除,在我和老妈轮番逼迫的时候,他会不客气地抗拒。于是我开始思考烟草在这个男人身上的合理性。在最轻松和最沉郁的时分,他最依赖那支烟。轻松的时候,他在烟雾的缭绕中忘记家务纷扰,回到在青春口袋里偷偷揣着第一根香烟的身体上,短暂地放纵;压力沉重时,这支体外器官能最高效地按摩他绷紧的神经,麻痹他脆弱的心。


于是我不再强求这支烟从家里消失,而是追求一种平衡过渡的状态,希望它只给老爸带来安慰,而不是伤害;希望它渐行渐远,直到不再被需要。@曲俊燕


父亲去世后,母亲独自居住过一段日子。大概是从那段日子起,母亲的烟抽得越来越凶,一根接一根,起了一个火就不用再点的那种。性格倒是平和起来,抱怨也少了,声气也低了,也许是因为那个一直包容她的父亲已经不在了。


我们不放心年岁渐高的母亲独居,终于说服搬到哥哥家住了。然而她的腿脚也越来越不便,天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在家里的那几个房间之间挪动,更多的时候则是坐在窗前的藤椅里抽烟。


有时候我看见街上那些手挽手悠闲逛街的母女很羡慕,因为我知道,我与母亲永远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我只能看着母亲一天天老去,却无能为力……



“父亲已经出世二十年,他的照片、手表、私章、钥匙,现在都留着。”@谭方胜


父母在就有家的去处,这可能和中国曾经的农耕社会有着很大的关联,只有家才可以休养生息繁衍子孙,他乡永远是创业发财升官的地方,百年之后一切归零,都追求一个“落叶归根“。家的方向在哪里,祖先埋在哪里,哪里就是家的方向。过去的年代没有影像照片,要保留家住家族的起源信息,依靠文字和图像,每个家族都会有族谱,其中就有详细描绘祖坟的插图,以便后人按图指示寻根问祖祭奠先人。中国人对家的理念一是活着的居所一个是死后的坟茔,几乎是同等重视。图为我父亲的坟茔,也是父母百年之后的合墓,是父母活者的时候自己亲手打造,亲手栽种了映山红和桂花树,一个春天增色一个秋天弥香,而我们就会在清明节的时候回一次“家”。这是某年的清明节仍健在母亲在给父亲的坟清除杂草。@肖勇


我每年都会带孩子回老家一趟,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花鸟鱼虫。这一张照片是在2015年夏天,我家孩子三岁的时候拍的,傍晚时候,奶奶在院子里做面食,孩子则在旁边玩儿,奶奶在鼻子上粘了一些面,引起孩子的注意,和奶奶一起逗乐。@白刚


#快拍365 把日子拍成一本书,No-221,游泳归来的侄子,杭州千岛湖,2017年8月10日。@麦客高歌 


盛夏晚饭后,室外依然酷热。父子俩回到空调房间,随手拿出书来阅读消磨时间。两人的坐姿和神态如此一致,真的感叹基因的强大。抓拍一张,有温度。@千年以后 



这张照片是2015年夏天拍的。当时爱人正怀着宝宝。天很热,我从外面买了个西瓜回来,看着爱人顶着个大肚子,觉得很幸福,就想拍个全家福记录一下!看着自己手上一个大西瓜,就拿出相机让岳母娘帮着拍下了这张幸福的全家福照片。 (陈杰)



你有什么家庭照片与故事和我们一起分享的吗?

欢迎上传来稿,8月20日截止哦!








这里是策展人傅拥军给您的一封信

请查收





除了家庭的一张照片,我们还面向全球征集与本届摄影周主题相关的作品哦!


征稿细则


一、艺术家/摄影师个展

1、按主题提交如下资料:组照20-30幅左右,包括作品阐述及单张作品说明;摄影师简介;联系方式。

2、所提交的作品格式:JPG,每幅作品1M以内(入选后索要高清大图)。

3、作品要求:投稿者提交的作品需经过初步编辑,以便策展团队了解拍摄水平与创作理念。

4、投稿方式:压缩打包发送至:luoxin84311@163.com(邮件题目为“宁波摄影周 作品名 姓名”)。

 

二、家庭影像书

1、先按要求提交书的电子版,要求完成度高,手工书或出版物均可。

2、所提交的电子版照片格式:JPG,每张照片1M以内(入选后索要实物)。

3、投稿方式:压缩打包发送至:luoxin84311@163.com(邮件题目为“宁波摄影周 作品名 姓名”)。

 

三、结婚相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的所有结婚相册均可。直接把相册快递至“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环湖南路555号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展销部俞轶妮13373871687”,邮费自付,并在快件内附上相册介绍、夫妻介绍及回寄地址。



期待您的参与!




快拍快拍/一个有人情味的摄影AP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