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史上有这么多“主义”,终于分清楚了!

 隨风飘逝 2017-08-16


    对哲学领域分门别类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最粗略的分类方式,哲学具有数个分支学科,每个分支学科都会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很多“主义”,令人眼花缭乱。下面将快速梳理一些有代表性的“主义”。


唯我主义

    唯我主义者对世界的客观现实和人们想象的主观现实不加区分。唯我主义理论称这两者为同一事物,客观属于主观的一部分。因此,一个人能够感受的唯一存在的事物便是他自身的存在。其他人和其他事物实质上是一个人精神的产物,其精神内容与另一个人(如果另一个人真的存在的话)的精神内容完全不同。 

代表人物:勒内·笛卡尔、乔治·贝克莱

主要著作:《哲学原理》,笛卡尔,1644年;《人类知识原理》,乔治·贝克莱,1710

“唯我主义者死的时候,一切都将随他而去。”——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决定论

    决定论学派主张过去、现在和将来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已经确定。先前发生的事是导致未来某种结果的直接原因。因此,星球爆炸、原子反应以及人类思维都是精心安排的宏大现实的一部分。决定论者不需要探讨现实是如何开始运转的,或者是什么让其开始运转的。可以是神明,也可以是物理法则,或者两者皆有。相容论者提出了不那么激进的“弱决定论”,认为虽然宇宙的一切已被确定,但自由的意志还是存在的。 

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波伊提乌、巴鲁赫·斯宾诺莎、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摩西·迈蒙尼德

主要著作:《哲学的慰藉》,波伊提乌,公元524

“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亚瑟·叔本华 

 

功利主义

    这是道德哲学的一个分支理论,认为决定一种道德原则是否值得付诸行动,应该参考其为公共利益,或总体效益做出贡献的程度。行动的关键点在于其导致的结果或产出。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真正重要的是行动产生的效果,而不是行动本身的内容。简单来说,只要结果好,可以不择手段。这个理论具有两种诠释方式:社会可以对那些使效益最大化的行为进行定义,也可以惩罚不能带来任何效益的有害行为。 

代表人物: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杰里米·边沁、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主要著作:《论自由》,密尔,1859年;《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边沁,1780年;《君主论》,马基雅维利,1532

“只要能够证明结果是正当的,那便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列昂·托洛茨基

 

 

《哲学的奥秘》内文截图

 

伊壁鸠鲁主义

    伊壁鸠鲁主义以伊壁鸠鲁命名。该哲学思想提倡生活的目的是及时行乐。这个观点与宗教的教导背道而驰,宗教要求人们将享乐的时间推后(通常是在死后),且为了实现死后安乐需要生前忍辱受痛。一个地地道道的享乐主义者并不只是热衷于寻求性、食物和娱乐带来的愉悦,而是还会通过习得知识、建立友谊以及过着品行正直的生活——换句话说,为他人获取快乐——来使自身获取快乐。从这一点来看,伊壁鸠鲁主义区别于纯粹以生理愉悦为目的的享乐主义。 

代表人物:伊壁鸠鲁、卢克莱修、杰里米·边沁、托马斯·杰斐逊

主要著作:《名哲言行录》,第欧根尼·拉尔修,公元250

“抓住今天!”——贺拉斯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哲学观认为,只有定义正确,或已由严格科学调查所证实的知识才可为世人所接受。换句话说,只有理论被验证无误过后才可形成知识。实证主义与经验主义联系紧密。从定义层面看,真理只揭示琐碎(即不重要)的事实,而重要事实基于人们的感官经验,而不仅仅是理智推理。逻辑实证主义者非常重视用于表述知识的语言,确保其不具有误导性。 

代表人物:A·J·艾尔、鲁道夫·卡尔纳普

主要著作:《语言、真理与逻辑》,1936年,A·J·艾尔;《哲学和逻辑句法》,1935年,鲁道夫·卡尔纳普

“通过对谬误的不断追查,最终抵达真理的彼岸,这是人类优于其他生物的独特之处。”——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荒诞主义

    荒诞主义者声称,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只会以失败告终,因为我们存活在这世上本来就毫无意义。而荒诞之处在于我们珍惜自身的生命胜过一切。虚无主义者面对毫无意义的生命失去了信仰,但荒诞主义者通过行动寻找意义——尽管(十分荒谬的是)他们接受这些行为本质上并无意义的现实。 

代表人物:阿尔贝·加缪

主要著作:《局外人》,加缪,1942年;《西西弗的神话》,加缪,1942

“自由,只是一个追求更好的机会。”——加缪 

 

客观主义

    客观主义是个相对比较现代的哲学学派,由艾茵·兰德(又译安·兰德)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该学派主张现实完全客观且独立于精神之外。精神借由感知同现实相连,而所有的理性思维源于个人在做出选择时对现实的认知。因此,理性是人性化且具有个体色彩的。社会系统要顺利运作,必须允许社会成员按照个体意识,依据个人兴趣来行动。 

代表人物:艾茵·兰德

主要著作:《源泉》,兰德,1943年;《阿特拉斯耸耸肩》,兰德,1957

“请勿将利他主义与善良、友好或者对他人权利的尊重所混淆。”——艾茵·兰德

 

人文主义

    真理和道德全部掌握在人类手中,而不是神明制定的绝对准则——世俗的人文主义者们如是说。因此,美好的生活也是由人类自己所创建。“你希望他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他人”是世俗主义的“黄金法则”。人文主义者做出道德决策时,并不遵从宗教准则或屈服于威胁,而是投入理性与同情心。实际上,最初的一批人文主义者是十分笃信宗教的——包括宗教改革运动的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对他们来说,人文主义的目的是将对人性、艺术和文学(所谓的人文科学)的思考提高到宗教和经典哲学的高度。 

代表人物: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马丁·路德

主要著作:《愚人颂》,伊拉斯谟,1511

“做一名人文主义祝,意味着规规矩矩地做人行事,并且不会关心死后会得到何种奖赏或惩罚。”——库尔特·冯内古特

 

 

《哲学的奥秘》内文截图


虚无主义

    这究竟是不是一种哲学观念?虚无主义对此毫不在乎。一切都毫无意义。虚无主义者驳斥了那些哲学家们探讨了几千年的观念:真理并不重要、物事无所谓好坏、神明并不存在,而整个宇宙也没有意义。虚无主义者看起来就像是孤独悲伤的悲观主义者,当然他们当中一些人确实是。但该学派却启迪了很多现代艺术,比如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 

代表人物:索伦·克尔凯郭尔、弗里德里希·尼采、马丁·海德格尔、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主要著作:《父与子》,伊万·屠格涅夫,1862

“一切均不存在;哪怕是存在的东西,也无人知道它的任何信息;即使有些信息为人所知,关于它的知识也无法传播流通。”——高尔吉亚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研究我们如何独自出生、独自生活并独自死去。对存在主义者来说,人比一切更为重要。人的存在本身超越了思维、感觉和伦理道德。因此,存在主义者将自身和宇宙的其他事物分隔开来,创造出一种焦虑、荒谬甚至绝望的形象。不过这种形象却是非常真实的。 

代表人物:索伦·克尔凯郭尔、弗里德里希·尼采、让-保罗·萨特、西蒙娜·德·波伏娃

主要著作:《恐惧与战栗》,克尔凯郭尔,1843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1885年;《恶心》,萨特,1938年。

“不断尝试,不断失败,在失败中取得进步。”——萨缪尔·贝克特 

 

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是对柏拉图哲学的重新诠释,在罗马帝国后期迅速崛起。在那个时候,原汁原味的希腊哲学正在被源自中东的神秘主义所侵蚀,这造就了一种将一神论(世界只存在一个神)和一元论(万物只存在一个本原)合二为一的哲学的诞生。同犹太教一样,新柏拉图主义者不谈论罪恶,只谈论至善的缺失。尽管我们如今所熟悉的基督教条在这之后才出现,但从某些角度来看,新柏拉图主义主张的宇宙阶级(以“太一”为首)与“三位一体”概念相似。 

代表人物:普罗提诺、希帕蒂亚、普罗克洛斯、阿维森纳

主要著作:《九章集》,普罗提诺,约公元270

“灵魂部分存在于永恒,部分存在于时间长河之中。”——马尔西利奥·费奇诺

 

斯多葛学派

    如今,“斯多葛”(stoic)这个词仍然是个习惯用语,指的是默默忍受痛苦且毫无怨言的人。耶稣诞生的前后数个世纪曾是斯多葛学派的鼎盛时期。斯多葛学派者试图控制自身的感情和欲望,从而献身于理智——这种被看作人性中最为优秀的部分。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小塞内卡曾说过一句非同寻常的话:“美德无过于正确的理性。”斯多葛学派在很多方面都与享乐主义背道而驰,尽管两者都认为世界的真理是可以为人类所发现的。 

代表人物:基提翁的芝诺、小塞内卡、埃皮克提图

主要著作:《沉思录》,马可·奥勒留,公元180

“自由的保证不是满足欲望,而是消除欲望。”——埃皮克提图 

 

怀疑论

  “我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怀疑论之父苏格拉底曾这样说道。怀疑论将所有的知识推翻。古典时期的怀疑论者认为,知识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个观点对怀疑论学派的建立制造了障碍,直到16世纪,米歇尔·德·蒙田的研究著作问世后,怀疑论哲学理论才得以继续发展。蒙田并不像苏格拉底那样反驳所有人的观点,但他作为一位怀疑论者,会努力减少辩论中的感情成分,并最终揭示出理论严密的真理。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皮浪、米歇尔·德·蒙田、大卫·休谟

主要著作:《蒙田随笔集》,蒙田,1580

“很明显,尽管怀疑论不会让人发生实际改变,但它总是让人们感觉更加良好。”——安布罗斯·比尔斯

 


《哲学的奥秘》内文截图


唯心主义

    这个哲学学派主张世界的真理存在于思想当中。你也许认为你获得的信息可能是真实的,但所有这些信息必须通过思想来进行实证检验。因此,实证检验可以说是一种思维的构建,类似于去想象不可能和不真实的东西。实际上,最激进的现代哲学——认为宇宙是在某种巨型计算机内部的人工模型——便是一种唯心主义形式。宇宙存在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思维当中,而不是在你的思维当中。 

代表人物:乔治·贝克莱、伊曼努尔·康德、格奥尔格·黑格尔

主要著作:《愚人颂》,伊拉斯谟,1511

“一个唯心主义者,一旦注意到玫瑰比白菜更香,便得出结论:玫瑰也可以做成更美味的汤。”——伯特兰·罗素 

 

结构主义

    简单来说,结构主义是指人类认知是基于某种无所不在的大型结构而形成的。世界上的各类事件在这种结构中发生,我们认知它们的方式也由这种结构来决定。在通常情况下,“结构”这个术语并不指物理法则,而是指语言和语义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禁忌和传统的框架。雅克·德里达创立的解构主义是一个与结构主义相关的现代哲学思想。 

代表人物:弗迪南德·索绪尔、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雅克·德里达

主要著作:《野性的思维》,列维-斯特劳斯,1962

“结构主义并非主张真理是虚无缥缈的,而是认为真理是制度化的。”

——泰瑞·伊格顿

  

现象论

    现象论中的现象一词具有特殊的含义。这里的“现象”是指人们思维中认知的东西,是一种心理图像或构造。如果一种真实物体被认为促成了现象的产生,那这种真实物体便被称为“本体”。本体是在思维之外,且只能被看作一种“现象”的实体。因此,现象论是研究人类意识中的主观内容——比如感情和判断——的哲学,但并不借助本体来解释这些内容。此外,为了描述本体,人们必须利用现象界的先验性概念,比如空间和时间。 

代表人物:格奥尔格·黑格尔、伊曼努尔·康德、埃德蒙德·胡塞尔、马丁·海德格尔

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康德,1781年;《经验与判断》,胡塞尔,1939

“身体是我们拥抱世界的通用媒介。”——莫里斯·梅洛-庞蒂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思想学派与理性主义(见下文)相反,主张知识仅能通过感知获取。思维活动只有基于从外部世界获取的证据才能揭示真理。经验主义者主张,如果不具备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人的脑海中也不会存在任何认知和任何想法。脑海中任何一个想法,只有由证据验证或通过经验测试,才能被称为真理。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约翰·洛克、大卫·休谟、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主要著作:《人类理解论》,洛克,1689年;《人性论》,休谟,1740

“理性主义者设想着一个没有愚者的社会;而经验主义者则设想着一个不受愚者影响的社会,更加理想的甚至是一个不受理性主义者影响的社会。”——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理性主义

    对理性主义者来说,知识主要源于推理。为使推理过程运作起来,现实必须具有一个仅通过推理便可揭示的逻辑结构。数学原理是正确的,并不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它的证据,而是由于其遵从了逻辑规则。理性主义哲学家则试图将这一道理扩大到整个真实世界的范围。为此他们主张某些知识是先验性的——也就是说我们天生便知道这些知识——并且我们的直觉与经验证据共同运作,引导我们获取知识。 

代表人物:勒内·笛卡尔、巴鲁赫·斯宾诺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伊曼努尔·康德

主要著作:《方法论》,笛卡尔,1637年;《单子论》,莱布尼茨,1714年;《纯粹理性批判》,康德,1781

“如果我们无法确定什么是真实,就应该追随最可能是真实的事物。”——勒内·笛卡尔

 


《哲学的奥秘》内文截图

 

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主义以柏拉图命名,由他的形式理论发展而来。柏拉图使用的一个希腊术语是eidos,通常译为“理念”。该术语为唯心主义这样的分支学派带来了灵感,唯心主义认为理念仅存在于精神之中。不过,柏拉图认为他提出的eidos并不依赖精神,而是依赖存在于时空之外的多种“形式”,只能通过推理来认知和理解。由此可得,现实与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有很大出入:感官上的认知具有误导性,这种认知只让我们接触到一个不断流动的非现实领域。我们必须依靠推理来认知真实和实在的事物。这些事物是不会改变且客观的。 

代表人物:柏拉图

主要著作:《理想国》,柏拉图,约公元前380

“在知识的世界里,至善的根本形式是人们探究知识的限制,并且几乎不可被认知。”——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主义

    亚里士多德主义可能是整个中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涵盖从逻辑到生物、从物理到形而上学的多个学科。亚里士多德哲学家认为自然有目的性且朝着某种终结状态演进。人类通过感官经验(以及正确的推理)最终了解到关于世界的真理。但在现代,上述观念在道德伦理的讨论中受到制约。根据现代道德伦理,要过美好的生活,就必须将美德(即良好的品格)发挥到极致,而不是遵从责任、社会规则或契约等其他道德领域的规范。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阿维森纳、阿威罗伊

主要著作:《工具论》,亚里士多德,约公元50

“我们是自己反复行为的总和。因此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亚里士多德

 

分析哲学

    分析哲学是现代英语国家中影响力巨大的哲学流派,与20世纪流行的大陆哲学形成鲜明对立。分析哲学把对语言的分析作为解开哲学谜题的钥匙,或者说至少利用了语言分析使哲学研究取得进展。实践者将注意力投向言辞的准确和明晰,并经常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与更加接近大陆哲学特色的大系统构建法截然不同。 

代表人物:伯特兰·罗素、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1921

“我语言的极限决定着我世界的极限。”——维特根斯坦


转自哲思学意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