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医保卡个人账户上都有不少余额,闲置着成了“不动产”。现在,这笔花不掉、不能取现的“死钱”终于可以变活钱了。今年年初开始,上海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已可按照自愿原则,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为本人向保险公司申请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专属产品。那么具体怎么买?投保过程中又需要注意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此次医保卡项目的专属产品共两种:
其中,“住院自费费用补偿医疗保险”可对被保险人在上海市医保定点公立医院普通病房或质子、重离子医院住院治疗期间,所发生的合理且必需的自费部分医疗费用支出,按50%的比例进行赔付,该产品保额为10万元;而改进型的“重大疾病保险”则提供10万元、20万元两档保额可供选择。按照规定,符合条件的参保人一年可购买两款产品各一份。也就是说,如果参保人同时购买两款产品,其住院自费医疗保障、个人重大疾病保障当年度内保额最多将可达30万元。 在投保方式方面,在本项目产品的投保方式上都采用相对更为便捷的移动端投保方式来操作,消费者可以直接扫描识别二维码,直接选择相关险种的投保页面,只需要填写相关的身份证、医保卡、银行卡以及一些个人资料等简单的基础信息即可完成投保。 后续也将通过短信和邮件等提醒方式,并以电子保单为凭证,完成最终投保流程。目前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中,将来可能直接采用图像识别等手段,真正做到无需手动填写的全流程操作。
目前推出的这两款产品,无论是保障的范围和保额来说,都属于初期的试水阶段,从长远来看也并不能取代目前正规传统的医疗健康保险,不能说我买了医保卡的医疗保险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样的形式更多的是一种对于传统商业医疗保险的补充。
举个例子: 张小姐今年30岁,利用个人历年医保账户余额购买了住院自费医疗保险,那么根据费率表对应的保费,她需要花费439元购买本产品。在等待期90天后,张小姐不幸因病住院,总治疗费用为10万元人民币,其中医保统筹费用为5万元,自负部分为1万元,自费部分4万元。 这样,本产品的理赔金额应当为: (总费用10万元-医保统筹5万元-自负部分1万元万元)*50%=2万元。 从这个案例我们也可以发现,张小姐花费了439元购买产品后,实际赔付金额2万元,仅从这点开来这款产品的杠杆率达到了将近46倍。 由于张小姐累计理赔未超过20万元,她依旧可以对该产品进行续保,并且,第二年保费仍为439元,一直到续保了整整七个年头之后也就是张小姐可能已经成了36岁的张太太,按照费率表,她的保费才会变为585元,此时她仍旧还有18万元额度还可以赔付。怎么样,是不是感觉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例子之二: 同样的如果张小姐购买的是医保账户的重大疾病险,30岁购买两份合计20万元保额的产品(最多两份)保费270元,等待期后,患乳腺癌早期,入住上海肿瘤医院,假设预估的总治疗费用:15万元,其中自费:13万元,因为本产品是确诊即赔的形式,那么张小姐将直接获得理赔20万元,也就是说,仅理赔款项还可剩余7万元,帮助张小姐作后期的康复费用。杠杆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万/270元=741倍。 田恬的话 医保卡里的闲钱购买医疗保险这项措施可以说是十分利民,大家既可以选择住院自费费用补偿医疗保险,也可以选择改进型重大疾病保险。而且投保方式也从昔日枯燥的填写变成现代化的移动端投保方式。如果医保卡里有花不掉的闲钱,不妨可以考虑一下,按照自己的需求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