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苑撷趣】幽默隽永添字联

 风舞三湘 2017-08-16

  对联,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独有的一枝奇葩。它短小精粹、蕴蓄丰富、凝炼概括,堪称最耐咀嚼的青橄榄。有趣的是,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曾在其生活交际中留下一些添字对联,读来令人倍感幽默风趣、隽永雅致、别有韵味。下面试辑录几则,以飨读者朋友。

  老翁指点 苏轼受教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年少时,自以为博学多才,无人能及。他写了一副恃才自傲的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可对联写出不久,就来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那老翁随意写了几个字问苏轼念什么,苏轼看了又看,竟然连一个也不认识。当时直把苏轼羞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于是他向老翁施礼并虚心讨教,老翁见他态度诚恳,就认真地给他讲了这几个字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苏轼听得如醉如痴,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啊!之后老翁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文山高峻难极顶,字海浩淼实无涯。不论是什么人,恐怕都是难以‘读遍’、‘识尽’的啊!”苏轼觉得老翁的话非常有道理,就心悦诚服地说:“老人家,晚生知道错了。非常感谢您老的教诲,使我茅塞顿开,苏轼定当没齿不忘。”于是他当着老人的面,把那副引为自矜的对联上下联各添两个字,改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老人见此,不由手捻银须,微微颔首,然后在“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的自言自语中飘然而去。

  这以后,苏轼念念不忘老人的教诲,读书治学更加勤奋刻苦,终于成为大文学家。

  化贬为褒 调亭巧妙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能诗善文,才貌双全,是远近闻名的才女。时逢二八妙龄,前来苏家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为了选得佳婿,苏东坡一家尊重小妹的意愿,决定论文择偶。凡求亲者必须写几篇文章,然后由苏小妹亲自批阅。

  豪门公子中有个叫方若虚的,他对苏小妹可谓垂涎已久。听说苏家以文选婿,就赶忙写了几篇送来。苏小妹看过,认为文章写得不仅平淡无奇,甚至有些地方还狗屁不通。于是一气之下,在文章的后面写副对联讽刺道:

  笔底才华少;
  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见后,觉得不妥:一是怕方若虚见了,接受不了;二是怕触怒权贵,惹出是非来。就摹仿小妹的笔迹,把上联添一“有”字,下联添一“穷”字,改成:

  笔底才华少有;
  胸中韬略无穷。

  这一改化贬为褒,联意尽变。那方若虚读后,直喜得心花怒放,兴奋欲狂,以为小妹对他有意,便马上想见小妹。苏东坡一见不好,便急中生智,想法回绝道:“舍妹不过读了几篇文章,会写几句诗罢了。论长相,简直与效颦东施、丑女无盐一般无二,特别是长个大奔儿头,实在难看极了。我去年还曾写诗嘲笑过她‘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呢。”方若虚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他热切追求的是所谓的妖艳佳丽,听苏东坡说小妹很丑,就信以为真,也不再强求了。

  添两个虚词 画一副嘴脸

  传说明朝洪承畴非常受崇祯皇帝的宠爱,不仅委以重任,还经常额外地赏赐一些绫罗绸缎、金银珠宝什么的。洪承畴也曾为了感激皇恩浩荡,表达永志效忠朝廷的决心,自己写了一副对联: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然而就是这个决心永远效忠明朝的洪承畴,他虽带重兵“誓为皇帝剿清妖”,可松山一战大败,被清兵俘虏后,他经不住软硬兼施、高官厚禄的诱惑,就在明王朝为他大举奠礼,歌丰功,颂贞节的时候(朝廷不知洪承畴被俘,传说他守节殉国),竟然背叛了明朝而投降了清军。于是有人把他这副对联上下各添一个虚词,改为: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这一改动,虽仅仅添了两个虚词,但实在巧妙得很:“君恩”的的确确是“深似海了”,可是“臣节”呢?真的是“重如山吗”?它不仅彻底扯下了洪承畴那“高风亮节的忠臣”的华丽面罩,还活画出一个“变节投敌、无耻之尤”者的叛徒嘴脸,真是讽刺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作者:张国学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