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说,如意是挠痒痒的么? 哈哈,当然不是啦。 下面空空来介绍下如意的来源和用途。 【如意的来源】 如意,顾名思义,即如人之意。如意首形状如心、如云、如芝,长柄宛曲,一柄在握,赏心悦目。 如意由“笏”发展而来,就是朝臣上朝用以记事的笔记本,为了增加美观便在上面绘上祥云的图案,寓意吉祥如意。 【如意的功能变化】 在古代,臣子们常进献如意祝贺皇室寿辰,皇族也拿如意赏赐王公大臣,如意渐渐成为上层人物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后来,如意因其特有的雅致,成为崇尚古风的文人墨客的文房玩赏物件。 一直以来,如意被赋予吉祥驱邪的涵义,成为承载祈福平安等美好愿望的贵重礼品。 【如意的寓意和用途】 在古代,如意在民间及宫廷中都有广泛的使用。 作为防身器物,如意在战争中用于代麾作指挥之物,寓意万事顺利,吉祥如意。 人在远行前,家人或友人会送上如意,以表良好祝愿。 皇帝登极大典上,主管礼仪的臣下必敬献一柄“如意”,以祝政通人和,新政顺利。 在皇帝会见外国使臣时,也要馈赠“如意”,以示缔结两国友好,国泰民安。 在帝后、嫔妃的寝室中均有“如意”,寓意帝后平安大吉,福星高照。 可见,一件小小的“如意”,是集宫廷礼仪、民间往来、陈设赏玩为一体的珍贵之物。 【如意的摆放方法】 如意不能摆放在窗口、门口,要把它放在卧室或是一些较隐秘的地方。 家中若有长期病患,可将如意摆放在床头,左右各一只。 如意还可化解工作中的不如意,防止小人口舌。 【精品如意鉴赏集锦】 古董白玉富贵缠身如意摆件 琉璃玉兔吉祥如意 绿檀龙凤呈祥如意 民国象牙九龙如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如意 沉香长寿如意 古董白玉缠枝富贵摆 空空说:如意的收藏,往往同时具有保值增值和祈福纳祥的预期。随着近几年,国内各级市场的兴盛,尤其是拍卖业瓷杂器物的火热,如意的成交价格不断攀升,刺激了人们投资收藏如意的积极性。 关注 南红讲堂 头条号,找空空,聊南红! 如果哥记得没错的吧,如意好像并不是我国的,是从印度阿三传过来,然后祖先貌似把如意当挠痒用。。而且如意玉质的,应该不会很累。。。好了,这时候要展现哥强大的文章库了。 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 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如意是何时从印度传到我国的,无据可考。 《晋书·王敦传》记载:孙权曾得如意柄,“每酒后,辄味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敬之。 ……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罗时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师如意。’殿上花石莹滑,遂激窣至其前,罗再三取之不得。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因举手示罗如意。”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中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之句。可见晋唐时代,我国已有如意,是用来搔痒的。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 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绿藻头童年的时候,印象最记得如意应该是葫芦娃中蛇精手里拿着的如意,法术高强,诡计多端,还会念咒语:“如意如意,随我心意,快快显灵。”但是在古代如意,都是吉祥的象征,貌似大门大户迎亲什么的,都必须有如意呢。 如意如意,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它是代表吉祥的物件,寓意“如君所愿”,来源可追溯到唐代以前,有说为佛像圣僧手持之爪杖;也有一说最早的如意见于西汉之交,较佛教更早。因杖首多取灵芝之形,象征长寿,配合如意之名,寓意吉祥。
作为吉祥之物,它在民间及宫廷中都有广泛的使用,常人远行前,家人或友人会送上如意,以表良好祝愿;佛僧讲经时,常用如意作随身携带的道具。小小的一个“如意”,却集结着各种用途,从贵族到百姓日常佩戴,从宫廷礼仪到赏玩陈设,它都在其中发挥着微妙的作用。 时光荏苒,很多历史上盛行的玉器饰品,如玉簪、玉钗、龙钩、顶戴、板指、玉带、扁方、香囊等等,在如今珠宝消费市场上已基本绝迹,只有在文物店、古玩店或古玩市场中还或许能见到这些饰物。 所幸的是现在的珠宝雕刻家们很有心意,将这种承载数千年美好寓意的如意造型融进各种雕件之中,现在很多翡翠吊坠、把件都可看到玉如意的身影,带给人们无尽的美好祝愿,适合各式人群日常佩戴把玩,也成为人们送礼、保平安的最佳选择。 如果您有想法、看法都可以发表在绿藻头下面的评论区里,欢迎大家吐槽、收藏或者转发!点击【关注】二字,您就能阅读绿藻头所有有趣的文章,嘿嘿。 如意,旧时中国民间用以搔痒的工具。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大约出现于战国之时,又称“搔杖”。我国南北朝对此物的称谓不同。 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又有柄端作心字形者。和尚讲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根据《释氏要览》卷中,于“如意”项目记载:“梵语称作阿那律,秦模如意。指归云系古之山杖,以骨、角、竹、木刻成人手之形状,柄长三尺许。脊痒或手无法致之处,用以搔抓,因能如人意。故曰如意。皆云:如意制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样,又如此方篆书之心字,故名。 又云:今之讲僧执目对,可如人意,故名。 由比可知如意有三种用途:一是能随心所欲地搔抓手抓不到的部位,故称如意。 二 者因其山部如篆字的”心“字,表制心,故菩萨皆执之。 三者将祝辞写在上面,遗忘时可随时查看,使用起来随心所欲,故得上名。 在华严三圣的造像中,佛陀右侧之普贤菩萨即是手持如意骑象之造型。此为如意,也是礼佛及禅林中的重要法器。 让我们共同学习分享佛教知识,让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这个问题的答案,摘自李正觉先生编著的《佛教图文百科全书》。梵音绕耳,佛香扑鼻,冉冉升腾灵魂得以升华。慈悲摄受有缘人,愿苍生皆得成佛! 如意,流云纹,阳气,丹田。 如意如意如我心意。 修行人一看就知道,如意是修行姿势,卧如弓,提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