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里兰卡7月29日行程记录

 轻风无意 2017-08-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7月29日,吃过早饭,按照旅游行程,于9点乘车前去参观加勒古堡。

旅行车一直傍海岸行驶,沿途惊涛拍岸,浪花飞溅,印度洋的汹涌澎湃让人印象深刻。行车其间,天下起雨来。在一处海滩,看到一条鲸鱼浮在海面。大家十分惊讶,纷纷要求司机停车,希望能够拍拍照片。停车后跑到海边,远远地看到那头鲸鱼,头和尾巴没在海水中。鲸鱼已经死亡,腹内有脏器腐烂产生气体,黑褐色的躯体鼓胀如气球。鲸鱼搁浅在距海岸大概100多米的地方,巨大的身躯在海浪中飘摇浮动。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看到鲸鱼,有点兴奋。导游阿森纳告诉大家,这种情况当地人都很少见,鲸鱼是死后被海潮卷到岸边的,我们算是眼福不浅。

11点钟,到达加勒,风雨交加。没去斯里兰卡之前,我曾经游历英国,参观过一些古堡,对英国古堡印象深刻。参观加勒古堡之前,多次想象,加勒古堡是个什么样子?与英国古堡有何不同?到了加勒之后,发现实际情况和我的想象有很大差距。加勒古堡没有明显的主体建筑,它是由一圈周长达3公里的坚固城墙和堡垒,以及一些防御设施所组成。古堡的一些建筑已经被毁,只剩地下基础能够说明当年的结构和布局。加勒古堡建于16世纪,先后受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人的统治和掌握。作为一种海防设施,加勒古堡十分有名,它是欧洲人在南亚及东南亚地区建筑防卫要塞的典型代表,成功地把欧洲建筑艺术和南亚的文化传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加勒古堡于1988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在,古堡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隐退了,古堡内的小镇则兴旺发达,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小镇是典型的欧式风格,镇子里有荷兰人建的博物馆和教堂,一些咖啡馆、店铺和小房子颜色鲜艳,装饰考究,尽显荷兰和英国风韵。小镇内各家各户门前种植的花草长势喜人,充满了浓厚的热带风情。各种园林小品的设计,独具匠心,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走出小镇,沿环岛城墙走了一圈。环岛城墙建筑宏伟,有两个方向的城墙高出小镇中的很多房子,就像一道坚强的堤坝护卫着小镇的安全。

吃完中午饭,离开加勒古堡,又前往红树林游览参观。红树林是一种常绿灌木或乔木,它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陆地与海洋的滩涂或浅滩地,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一种特殊植物。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气生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中国广西的北海也有红树林,那些红树林生长在湿地岸边,比较低矮。据说海南和其它沿海地方也有红树林,没有去看过。斯里兰卡的红树林分布很广,我们参观的红树林生长在一个大海形成的内湖当中。天空晴朗多云,岸边的红树林郁郁葱葱,密不透风。湖中水面有时狭窄,有时宽阔。湖水清澈,蓝天白云尽映其中,游船小岛倒影绰绰。湖内有很多小岛,岛上林木茂盛,有红树林,也有椰树、芭蕉树和竹子杂居其间。湖中有网箱养鱼装置,还有水上商店,商品和广告豁然入目。游船左拐右转,时而穿行于红树林构成的巷道中,时而航行于宽阔的水面上。船行途中,我们先后看到2条蜥蜴趴在树干上晒太阳,很多水鸟在林中飞翔鸣叫。据说湖内有鳄鱼,始终未见,可能是旅游路线问题。湖中有一小岛,登岛观看,有女席地而坐,向游客表演当地香料桂皮制作过程,算是一个景点。看完桂皮制作,游船带我们来到一处宽阔水面,只见湖面游船往来穿梭,尾部涡流形成的浪花犹如一条长长的白色飘带。有游客说红树林的情景有点像浙江的千岛湖,我感觉更像是河北的白洋淀,只不过白洋淀长的是芦苇,这里长的是红树林。回程途中,船家带我们到一处岛上鱼疗店,十几个长方形的水池中放养着品种不同的鱼儿,鱼儿稠密,小的有二三寸,大的有五六寸。问管理人员,每人收费200卢比,相当10元人民币,可以玩15分钟。我曾经在海南三亚玩过类似游戏,感觉十分有趣。选了一个大鱼池子,将脚放入其中,鱼儿争先恐后,立即涌了上来,使劲啃我的脚指头和脚后跟,先是奇痒无比,好像有人在挠,后来就适应了。所有参加的人都像孩童一样,开始又叫又笑,一会儿处于平静状态,感觉十分享受。我先后换了3个池子,鱼儿大小不同,感觉也有差异。比来比去,还是大鱼咬的舒服。一会,游船送来一些人,看打扮,知道他们是阿拉伯人,好像还是一家。问一年长男子,知道他们来自迪拜,一家人到这里来玩。我说自己两个月前刚从迪拜回来,他有点高兴。年长男子大概有40岁,全家有10口人。看眼前情景,根据我的知识,男的一共有3个老婆,6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还在襁褓中,由一个比较年轻的母亲抱着。5个大孩子中,2男3女,最大的男孩子约有15岁左右,小的孩子们也就10岁左右。大一点的率先将脚放入鱼池中,发出一阵尖叫和笑声。小一点的先是不敢,后来也尝试着加入其中,其开心之状,让坐在船上的三位母亲十分高兴。孩子们天真可爱,招人喜欢。临别时,我征旬父亲,想给孩子们拍一张照片,父亲表示同意。最大的男孩子让4个小弟妹坐在一起,我按下快门。

离开红树林,顺路前去科格拉参观“高跷渔夫”。“高跷渔夫”是当地一种古老独特而又十分有趣的捕鱼方式。渔夫们在清晨或黄昏时,坐在插入海滩的木桩上钓鱼,远远地看去,仿佛在踩高跷,因此又叫“高跷鱼钓”。参观“高跷鱼钓”时,看到一个人正专注地站在不远处的海边岩石上垂钓,与“高跷鱼夫”相映成趣,有异曲同工之妙,遂拍下一幅照片,用作比较之用。

公路沿海岸逦迤,当天的旅程饱满而又丰富。回程路上,再次看到那条鲸鱼,还在原处,只是鼓胀的身体已经瘪了很多,鲸鱼的肚子已经被腹内腐殖质不断产生的气体撑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