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25《出塞》--他是唐朝七绝圣手,他和李白情投意合,却因为才华遭人杀害!

 佳音看云 2017-08-16

NO.25《出塞》

来自天才少儿读物

06:53






每一首唐诗,都是鲜活的游历图;

每一位诗人,都是资深的旅行家;

跟着唐诗去旅行,在诗中寻觅美丽的风景。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重点字词解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不教:不让。

5、胡马:外族入侵的骑兵。

6、度:越过。

7、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


明月照耀着边关,

自秦汉时开始就一直如此,

但这些跋涉万里去征战的无数将士们,

却还不得返家。

倘若当年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

胡人的骑兵绝对无法这么轻易地越过阴山。


●诵读分析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 诗从写景入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

万里/长征/人/未还。

  • “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 最后这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阴山美景



阴山


阴山


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阴山岩画


▲阴山岩画-五虎图


阴山岩画是中国已发现的岩画中分布最为广泛,内容最为多样,艺术最为精湛的岩画,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岩画,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岩画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岩画宝库。五虎图是阴山岩画的代表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