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一阵子我写了一篇有关于星座的推文,底下的留言有很多,除了觉得我写的不咋地的,还有一些专门跑来问我:这个星座和那个星座合不合适的,能回答的我都进行了一些回答,其中有一个男性读者很气愤的和我说,我就是喜欢天蝎座女神!可为什么就是追不上人家呢! 嗯,这位兄台和我有着相同的属性- -我也喜欢天蝎座。但我为射手,他为白羊,两个火象星座想泡到水象女神,这个难度毫无疑问,是有点大。反正我在追求天蝎女神的道路上磕的满头是包,估计他的经历和我没差。衷心的祝福他能找一个合适的人,我嘛,单身一辈子就好。不过前一阵子看到一个结论,单身会导致寿命缩短,说这个话的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作者,所以我还是信的。 当然,这只是个玩笑,真实的在一起其实远不是星座这简单的一个角度就能说得清的。 两个人如果可以长久的在一起,那么吸引力就一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双方都需要对于对方构成一定量的吸引,才能在一起。吸引力的本质是一种奖赏,即:你和对方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可以得到快乐和幸福感,这种奖赏是十分多元化的,今天在此只取一个点来进行解释,即:到底是相似好,还是相异好。 先说结论,当然是相似好。我知道有很多性格迥异的人也可以在一起,但你可以先看完,在得出属于你的结论,欢迎和我讨论。 2 相似是什么样的 如何定义两个人相似呢? 1. 外部特征的相像,两个人的年龄,种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基本一致。同时,双方对于对方的长相匹配度心里都有数,人们甚至也会和自己姓氏相同的人靠得很近。 2. 态度的相像。人们更倾向于和自己同样阵营的人保持联系,你是否和你身边亲密的人喜欢同样的音乐,喜欢同样的书籍,喜欢同样的电影,喜欢同一个偶像,都爱上知乎,还是都爱上贴吧。 3. 性格的相像。一个安静的人它更多的是希望自己亲密的人带来的也是安静,而一个喜欢热闹的人他更希望自己身边的人都爱热闹。即如果你有懒惰的缺点,如果不想改的话,那你身边亲密的人也应该同样的具有懒惰精神,两个人都有类似的优点和缺点,在一起的时候才不会吵起来。 这三点可以基本的概括人和人之间是否存在相似属性,且排名分先后。那么,为什么我们生活中会看到很多情侣,明明看上去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可仍就爱的死去活来呢? 3 看似“相异”的相像 广泛的匹配过程 人和人之间相似属性最高的点在于其外部特征相似的点。但这里指的不是单纯的相似,比如一个家庭条件很一般但是很漂亮的女性,可以去寻找一个家庭条件很好长的一般的男性。这是一种广泛匹配的方式。如果你在外部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有优势,而在其他方面为劣势,那么你的优势可以自动的和具有同样水平的人形成匹配。人们往往会和有着类似适配价值的人结合,即使给予对方的奖赏有很大的差异,但仍旧拥有奖赏。 公平交易是一项很古老的生存逻辑,如果你长得帅,没有钱,同样有女性看上你。如果你长的搓,没有钱,那你既不能保证女性对于后代的基因最优,也不能保证在繁衍过程中的安全照顾。女性不关心男性是否年轻,只要活着就会有生殖能力,且经济能力越高,她的后代安全度就越高,所以偏爱那些社会地位较高且年长几岁的男性是很正常的事情。当然,匹配是一个很宽泛的东西,不单单是指长相,金钱,这些像我这样大部分的屌丝都没有的东西,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等待我们自己或者伴侣去发掘到,从而进行一定的公平匹配。 在这里讲个有趣的理论,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长相这种东西对于男性的重要性远高于女性。美丽的女性的确有很多约会,但那些平庸的女性同样也可以参与到很多集体活动中,也能通过一些女性独有的优势去吸引一些英俊潇洒的男性。而长相平庸的男性大多都天然的缺少自信,很难主动去和女性交流。 发现差异需要时间 一个追求者总是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很多被追求者身上与之类似的共同点,初识时我们很容易的会想当然的觉得对方和我们自己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之后根据时间的流逝,多巴胺的消失,我们在期望和现实中总会发现一些不同的地方。根据《中国都市年轻人恋爱婚烟调查》显示,闪婚的离婚率高达65%。 根据刺激-价值观-角色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人在一起一开始是靠刺激的作用。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外部特征的匹配度。随后进入价值观阶段,吸引力取决于彼此对于这个世界态度和信念的相似,都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最后进入角色的认同,在相处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对方尽到了一个伴侣的责任,即使是有一些很大的差异,但此时可以通过角色认同的方式来尽可能的调和。多数夫妻即使再婚后逐渐发现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也会因为角色认同而选择继续共同生活。但此时已经不能定义为因为相异所以在一起了。 某类相像比其他更重要 有一些相像和相异十分重要,也有一些无关痛痒。此条可以参照相似的123条顺序,即:外部特征-态度-性格三个维度的重要性是依次下降的。如果双方的社会地位等同,身边的朋友也都类似,那么此处所收获的奖赏是非常具有满足感的,如果你和对方的圈子不同,那么双方即使在一起也会很别扭;还有宗教,如果双方都信仰某个宗教,那么此处会得到很好的奖赏,如果双方有一个信,一个不信,那么对于这件事之后会发生很强烈的冲突。 价值观-态度的相似要比性格的相似重要,两个人是否有同样爱好也将决定在一起时能否构成强力的奖赏。有关于性格的相异也能在一起的这一说法我会放在本文的文末在进行讨论。 障碍: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 心理抗拒理论认为,我们失去行动或者选择的自由时,就更想要这种自由。这一条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上高中那会每天都想玩会电脑,爸妈即使晚回来一会会,也要偷偷摸摸的上个网。到了大学每天晚上断网的时候着急的不行,就想着在多玩那么一把。现在工作了,业余时间也更多了,结果也越来越不想玩了。 在两性关系中,这一条又叫: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父母和环境越是干涉,彼此之间就会越来越相爱。这不是简单的相似或者相异,而是一种通过外部力量来刺激激情的方式。现在我已经越来越懒的上贴吧处理问题了,因为问我问题的都是初中高中的00后,总结概括下来都是这个原因,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父母越是施加压力,那么两个人就越看对方越顺眼,等到真的在一起了,过不了多久就会因为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分开。好无聊- -。 4 性格相异在一起的原因 有人看到这里一定会想,你说的不对,自己或者身边就是有一些人,他们的确在性格和为人处事上都有很多的不同,但还是可以在一起。我不否认这种情况的存在,有一些伴侣会进行一些取长补短,从而获得一些奖赏。互补性是的确存在的,但与其说是互补,更专业的来说是一种:支配,顺从。 支配和顺从在某种程度来说也是相似的一种。随和的人可以和热情的人在一起,因为双方都能从对方那里得到奖赏,但从他人的角度上来观察,也许一方坐在那里不露声色,而另一个则是大大咧咧,充满活力。即两个人在大方向上仍然是相似的,可能会有一些表现出来的差异,但通过支配顺从的结果,也可以共同生活。 如果双方支配欲不同,性格不同,可以通过这种支配顺从的方式来达到在一起的结果,有一方强势,而另一方弱势,双方确实可以从中得到快感。 然而这种互补的不确定性太高。我们和相似的人在一起会比较容易的得到来自对方的奖赏,但是这种互补奖赏必须要通过支配顺从的形式才可以得到。即使是支配欲很强的人往往也更加喜欢那些同样很有主见的人,如果你的伴侣一直是一个言听计从的人你还是不会很开心。如果某一天顺从的那一方不愿意顺从了,或者支配的那一方不愿意支配了,这样的感情仍然会很轻易的破裂掉。 |
|
来自: Lollipopj2qbff > 《选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