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医家用“黄连”五:消渴

 水木年华138 2017-08-16


消渴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连及其有效成分生物碱对于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明显效果。目前从黄连中已经分离出来的生物碱主要有小檗碱、巴马丁、黄连碱、药根碱等,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降糖作用最明显。早在汉唐时期,就有不少医家应用黄连治疗消渴。

古代医家认为,消渴常由胃热伤津化燥所致,而黄连善清心胃之火,故常用以泻胃火以止渴。如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记载了治疗张时泰的消渴,患者齿痛、饮食益多,小便如注,状如膏,肌肉尽削,身不能起,口渴,昼夜不止,缪希雍认为此乃中下二消也,用大剂麦冬、黄芪、天冬、芦根、生地黄益气养阴而生津,佐以黄连清热泻火,以除胃热,并用缲丝汤煎服,调理渐愈。

明代医家用“黄连”五:消渴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消渴患者日益增多,黄连作为治疗消渴的重要药物,其配伍规律及剂量的把握值得进一步研究,通过对明代医家的相关医案进行分析,可为今后的研究拓展思路。

下期:明代医家用“黄连”五:呕吐

宋佳,张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