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双妙手剪出一座“园林”

 苏迷 2017-08-16
一双妙手剪出一座“园林”

 





  就是此次采访的主角余仁芳,一位从小就与花草相伴的盆景艺人。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坐落在穹窿山风景区附近的听松园。听松园的主人,也既是慕名也是辗转,因为想要一探苏派盆景的现状,我们找到了姑苏区苏派盆景

  非遗项目:

  苏派盆景制作技艺

  本报记者张丫摄影王亭川

  盆景艺术,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不陌生甚至是颇为熟悉的,中国盆景流派极多,各处都有自己的风格和地方特色,而苏派在海派、川派、岭南派等五大流派中一直排在第一的位置,流传甚广。在明清时期,苏州的盆景艺术已经很普及了,当时的时尚就是“富户叠山造园、平民设盆置景”,在这里,又以苏州虎丘、山塘一带最为兴盛。诗人沈朝初的一首《忆江南》,就可以动人地描绘出那幅画面:“苏州好,小树种山塘。半寸青松虬干古,一拳文石藓苔苍。盆里画潇湘。”一句“盆里画潇湘”,也将苏派盆景的意境和气度展露无遗,而且因其深受苏州古典园林影响的特点,也让其被称为浓缩了的“苏州园林”。
  盆景兴盛的虎丘,也是余仁芳从小生活的地方,祖辈都与花草树木打交道,在茉莉花、玳玳花和玉兰花的花香中长大,又在花鸟市场里沉浸了十几年,成了真正的种花养花能手,仅菊花一种他就研究了七年。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从花草自然过渡到盆景领域,开始了研究、种植、制作,而后继承、发扬的苏派盆景之路。我们驱车赶到听松园时,余仁芳已经等候多时,烈日炎炎在水泥地上砸出了耀眼的白光,而落在葱绿的盆景上,似乎减弱了强度,每天都要喝水的一盆盆绿植,只有在余仁芳的料理下才能坦然面对骄阳。还未细谈盆景,他就先抛出一条与花木相伴的“金科玉律”:种花要成功,浇水三年功。而他的盆景盆盆都是20年+、30年+的“岁数”,要花的功夫,可想而知。
  在中国的盆景流派中,苏派自成体系,造型独特,自古以“六台三托一顶”的风格见长。在苏州,可以动手做盆景、并且技术过关的不超过5人,“这个数字你可以放心大胆写。”余仁芳说。一盆盆景的种植过程就是一个等待生命成长的过程,从最初的种活、出枝、初步造型、造型到上盆、整枝、二次造型等,大约要经过七、八个环节,而且这套环节是每个季节都要做的工作。以四季来说,就是三月(春季)闭芽,进行放养、梳理,秋季剪芽,进行整体造型,夏季和冬季则都是疏芽的时刻,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一个生长的过程,年复一年,季复一季,这样的步骤一年都不能空缺。而一盆能上展台的盆景,一般都要经过20年这样的打磨才行,盆景艺人的艰辛和持久耐力就在于此。与花木相伴数十年的积累和盆景制作的经验,让余仁芳的盆景技艺渐成风格,他在苏派的文脉中穿梭,既有传统的自然、天成,又博采众长,吸收了其他流派的优点,注重构思,讲究枝片呼应。其作品不仅在近几年的展览中屡屡获奖,还移入古典园林,成为大园林中的一景。
  苏派盆景自唐宋始,至明清盛,清末开始式微,而后又起伏不定,到了当代,苏派盆景又面临着新的变化和挑战。变化是融合,苏派盆景崇尚自然,斧凿之痕较少,艺术情趣和生活气息并存,表现出原始而纯真的自然美。同时这些特点也存在着内部结构凌乱而不能“近玩”的缺点,所以它在制作方式和风格上不断吸收岭南派和海派的优点,呈现出更加丰富的美观度。然而尽管美观又随当代发展,不得不说,苏派盆景仍然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险。制作周期长,一件作品需要20年、30年的时间方能完成;过程考验耐力,年复一年地料理耗费大量精力;价格昂贵,后期养护知识缺少等一系列的问题,让苏派盆景艺人变得有点“独孤求败”,同行者越来越少。三、四年前,余仁芳发起成立了苏州市盆景园艺俱乐部,有50余名会员加入其中,每周日上午都会在轩辕宫举行盆景交流会,或是主题讲座或是互动学习,让盆景艺人和盆景艺术爱好者有了交流的平台。余仁芳说,关于苏派盆景,历史上有文震亨这样的著书学者,也有周瘦鹃、朱子安一批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盆景大师,如今也有省级、市级的非遗传承人和区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但真正能做、会做又懂得理论和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屈指可数。之所以坚持办这样的俱乐部,就是希望苏州始终有这样一个圈子和氛围,大家在延续着苏派盆景的“脉落”,期盼有一天,年轻人经过这里,看到了、听到了、学到了,也能做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