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四大国宝级翡翠,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耳闻 它们分别是:《岱岳奇观》 《含香聚瑞》 《群芳览胜》《四海腾欢》 这四件国宝级翡翠作品虽然比不上现在的作品如此精致 但是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一段传奇 也是那个时期国内著名的玉雕师们呕心沥血的杰作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更好的作品层出不穷 人们渐渐遗忘了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翡翠作品 但是它带给时代的意义和发扬传承的翡翠文化是无法磨灭的 目前,这四件作品被收藏于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 这四件国宝原石经调查得知是来自颐和园 当时是用来献给慈禧贺寿用的 慈禧将原石分为六份,贺寿时选用了两块做成器物 其余四块收藏在库房中 很久很久以后,这四块翡翠原石丢弃在上海港口 经过国家物资储备局近三十年的封存 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们雕琢成四件翡翠国宝 这个工程从设计到竣工耗时8年之久 其间有国内外6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参与 竣工时间在86年,所以这个工程被命名为'86工程',也叫“国宝工程” 不过据说,真实的雕刻完毕其实是89年 在82年,经批准后,国家将这四块翡翠原石交给轻工业部 让轻工业部负责组织各界人士设计和雕刻制作翡翠艺术品 为了能够将四块翡翠雕刻成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性的艺术瑰宝 举国上下的美术大师,玉雕师,设计师们都参与到设计中 甚至有超高手艺的扬州和上海两地的玉雕师们都提供了方案 70多个方案,一共有150多张设计图 经过一次次的筛选和修改,就这个阶段,用了3年时间 3年的精心设计,耗时虽然久 但为的就是不出现任何差错,不留下任何遗憾 最后方案定出来了,四块翡翠原石 制作成一个花篮、一件器皿、一扇屏风、一座翡翠山子 翡翠的兴盛时代起于清朝 而那个时候很多玉雕大师大多集中在北京 北京当时有个北京玉器厂,这个厂当时可是风靡整个中国的 很多玉雕师削减了脑袋都想到北京玉器厂工作 北京玉器厂人才辈出,也培养了很多著名的大师级人物 这第一件国宝级翡翠名为《群芳揽胜》,是一个花篮 主设计师名叫高祥 这件作品采用传统套环工艺手法雕刻出提梁和两条活动链子 这两条链子各有32个环,40厘米长 篮子里插满了牡丹花,菊花,月季花,山茶花 这种花在中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象征四季 其余还有兰花,萱草等 点缀的花选用了茶花、梅花、海棠等 从整体上来看,花的类型多却不繁琐,花卉枝叶栩栩如生 画面呈现出了一幅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是“三号料”原石,重量达87.6公斤 “三号料”原石就是制作翡翠花篮的原石 之所以选择这块料子是因为它颜色有很多种 且绺裂比较多,品质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好 这块料子其实原本是用来做其他三块的辅助料使用的 后面觉得四块料子做成3件作品难免有些浪费 而且也不好交代,最后便决定根据这块翡翠料子的特性 做成一个翡翠花篮 第二件作品名叫《含香聚瑞》是一个翡翠花熏 主设计师是蔚长海 这块料子被称作“二号料” 高为71厘米,宽为56厘米、厚为40厘米,重量为274公斤 这件翡翠花熏作品的主体是由两个半圆的球形合成的 作品主要运用了圆雕,深浅蓝浮雕,镂空雕几种雕刻手法 表现出了当时翡翠雕刻艺术的精湛和无可比拟的顶尖水平 这件翡翠花熏一共分为足底、中节、主身、顶灯五个部分 作品全身以主身和盖组成的球体为中心 周围雕刻的是龙,运用了圆雕技术 在盖,中节,足底这三部分,采用了深浅浮雕的技术和开光的艺术形式 选用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神兽作为装饰图案 盖的周围还有镂空雕刻的唐代蕃草图案 使得整个作品看上去晶莹碧绿,精致美观 这里有一点是值得一提的 这块翡翠原石是一块长方体的原料 料子的主色调是绿色,外形很完整,绿色多 材料相比起花篮来说,品质优良 所以玉雕师们把它设计雕刻成球形的花熏 这件翡翠花熏不仅很好的体现了中国翡翠雕刻史上超高难度的套料技术 而且是在料中套料,小料做大的手法 增大了原料的绿色面积 第三件翡翠作品名叫《岱岳奇观》,是一件景观雕件 此作品的主设计师为张志平 这件翡翠景观雕件重量为368公斤 在当时是比较大型的翡翠原石了,也是国内外都比较罕见的 这块原料有个特点就是它看似有点像等边三角形 玉雕师们根据这个特点,测量了原料后选择题材 根据原石的形状,颜色分布,品质等特点 最终确定了题材为五岳之首的泰山 用翡翠雕刻的泰山来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 在雕刻的过程中,玉雕师们因材施教,尽全力保住翡翠原料 巧妙运用了翡翠边缘和边角料,保全翡翠最大的体积 在这个基础上雕刻的山脉和自然树木峰峦起伏,错落有致 雕刻这件作品时,玉雕师们前后三次到泰山写生 身临其境的仔细观察,把生活和眼睛看到的和艺术结合在一起 以泰山的中天门为中心,突出泰山的重点 在表现出十八盘、天街、玉皇顶灯等的景观 在雕刻上,为了体现统一和重点,大师们舍弃了一些次要的景观 这“一号料”代表了典型的中国山水画 雕刻在翡翠上,也是一种立体山水画的表达方式 “一号料”的正面绿色朵儿浓郁,所以设计为泰山的正面 形象的雕刻出泰山上层层叠叠,葱郁的树林 以亭子,阁楼,人物,花草,山河,动物,流水作为近景 雕刻线条流畅,细致,很好的展现了大师们的高潮手艺和翡翠优良的品质 中景没有过分繁琐的雕刻,是因为要展现翡翠的品质 翡翠的背面是比较深的油青色。大师们设计为泰山的背面 作品的左上方,雕刻的是古诗《望岳》的景象 风格古典高雅,韵味浓郁 在翡翠的右上方有一块颜色为红棕色 大师们巧妙的运用了这个颜色,设计为一轮在徐徐升起的太阳 第四件作品,《四海腾欢》,是翡翠插屏 主设计师是郭石林 这件作品高74厘米、宽146.4厘米、厚18厘米 整个插屏的画面题材选用的是中国传统的神物——龙 插屏里供有9条巨龙,盘旋于茫茫云海中,气势磅礴 这件作品到目前,都是世上最大的翡翠插屏 插屏中的龙,都是王树森老先生亲手一条条画出来的 它代表了汉代和清代中,龙最精华的部分 做插屏的料子被称为“四号料” 制作的时候被剖成了四片,凭借成一块插屏 料子上有黑色的部分是雕刻前用黑笔画的九条龙和底部浪花 当时原料上有一个7厘米左右的裂 为了这个裂,专家们多次开研讨会讨论到底是去除,还是保留 部分人认为,翡翠的瑕疵如果处理不当的话,会破坏翡翠的整体 如果处理得当的话,也许会增加不一样的美感 这个意见得到了很多专家的同意 果不其然,当翡翠被切成四块之后,瑕疵部分就显得不太明显了 而且恰好被嵌在图案中,也应了那句话,残缺美 玉雕师们将翡翠原料同等分四块 并且拼接成了屏风状 翡翠质地水润,透明度高,翡翠的绿色和玻璃底融合 作品中,俏色巧用,在局部位置选用了浮雕的方式 雕刻出云,龙,海水,展现出云涌龙腾的壮观景象 精湛的雕刻手艺和翡翠的天然纹理,还有色彩的结合 一幅“九龙脑海”的画面呈现在人们眼前 大有“四海欢腾”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