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天地合气生人说

 罪人恶人 2017-08-17
                            摘自田合禄 医易 生命科学 
    《黄帝内经 》继承了《周易 》天地合气生物的思想而论说人体生命科学 ,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灵枢·本神》说: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和《周易 》所说一样,人是由气生成的。《灵枢·决气》也说:“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这种观点和《庄子 ·知北游》所说“人之生,气之聚也”及《论衡·言毒》所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等观点是完全一致的,显示了气学理论在人体生命科学 中的重要性。

    所以《周易 ·文言传》说: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吕氏春秋·情欲篇》说:“人之与天地也同……其情一体也。”《淮南子·泰族训》说:“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灵枢·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此,《丹台玉案》卷四虫门说“人之气,即天地之气也”,《医门棒喝·温暑提纲》说“人身一小天地”。

    再者,人之有生,离不开阴阳宇宙自然环境,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日月运动为天度,阴阳气数“纪化生之用”。这样看来,气——阴阳——五行——八卦这一思想体系在《内经》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

    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张介宾《太极图论》解释说:“太虚者,太极也。”“太极者,天地万物之始也。……太极之初,廓然无象,自无而有,生化肇焉,化生于一,是名太极,太极动静而阴阳分。故天地只此动静,动静便是阴阳,阴阳便是太极,此外便无余事。”又说:“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阳为阴之偶,阴为阳之基;以体而言为天地,以用而言为乾坤,以道而言为阴阳;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用现代的话说,太虚即太空,指整个宇宙。寥廓,指太空辽阔无垠。肇基,指最原始的基础。化,指变化。元,指根源。意思是说,万物万事变化最原始的基础就是空广无垠的太空。一切事物的千变万化都是太虚元气的作用。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

    气始而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

    “一”者何?即一元气也,太极也,古人称太极为太一。中国古代哲学以太极之气为宇宙的根本,为生命的源泉。

    曰“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是言太极之两仪——乾坤之事也。《周易 》乾卦《彖传》说: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周易 》坤卦《彖传》说: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内经》言简意赅地概述了乾坤两卦之义及其相互作用,乾坤合而为太极,分而为两仪阴阳。此“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即“阴阳合德,刚柔有体”之义。

    “幽显”即是“幽明”。《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阳名何谓也……两阳合明也……厥阴何也……两阴交尽也。

    帝曰:幽明何如?歧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

    《系辞传》则谓“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幽显”表示春秋阴阳之升降,“寒暑”表示冬夏水火之征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之象皆括其中,即太极之四象。然后八卦相错,“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这不正是对“《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系辞》)的写照吗!


    《灵枢·本神》也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天赋我们以德,地赋我们以气,天地上下交流,而使万物化生成形。

    《内经》对两仪(阴阳)四象的论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两仪者既指天地,也指阴阳。新版《辞源》《辞海》“两仪”条下,即训“两仪”为天地。其疏是:“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素问·阴阳离合论》就明确指出“天为阳”,“地为阴”。所以,天地与阴阳确实是同一事物两个不同方面的概念,而不是两个不同事物的概念。天地与阴阳二者是对立的统一关系。天地是指两仪的仪容(形体),阴阳是指两仪的势力(能量)。

   四象者,四时也。即四季之象。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 》不但对太极,两仪、四象有论述,对八卦也有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天地者,乾坤也。六节分,指震、离、艮、兑、巽、坎六子卦,六卦配三阴三阳之六经。

    《灵枢·阴阳系日月》除有太少阴阳提法外,尚有“阳明”,“厥阴”二名,合之则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更清晰地揭示了阴阳变化发展的渐变过程,广泛用于说明气候变化规律,人体经脉气血的盛衰以及热病证候的归类和经络的命名。

    《黄帝内经 》在《阴阳应象大论》和《六节藏象论》二篇文章中,都阐述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和天人合一的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黄帝内经 周易 庄子 生命科学 田合禄 医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