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论]春风桃李怀先生——追忆刘炳森(贴图)

 行喜 2017-08-17

刘炳森,字树庵,号海村,幼年自号刘五先生。一九三七年八月出生于上海,祖籍天津武清。一九六二年夏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山水科本科毕业。同年秋至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法书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至今。现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日本白扇书道会顾问、日本书道研究泉会顾问、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刘炳森教授先后出访了南北美洲、欧洲和东南亚各国,举办展览和讲学,其中三十余次东渡扶桑。

一九九零年五月,荣膺日本“富士美术奖”。出版有多部书法作品集,文学作品著有文集《紫垣秋草》等。

——————————————————————————————————————————————————————————

春风桃李怀先生

——追忆刘炳森

宫烨文/文

笔者虽混迹于书法界,但由于淡泊名利,既不攀附名人以自重,也不溜须拍马以邀宠,因此对于书法界的信息比较闭塞。多年一直自费订阅书法报并担任好几年的书法报特邀评报员,但进入2005年后,不知何故,订阅的《书法报》一直没来,由于岁末年初,工作头绪纷乱,也顾不得查问。没想到昨下午看到人民网读书论坛上严学章先生的帖子,说刘炳森先生已驾鹤仙逝。看到这则消息后,立即在几个书法网站上查询刘炳森先生去世的准确时间和有关资料,遗憾的是一条也没有。

实际年前就从一位自北京回来的朋友口中得知,刘炳森先生罹患癌症并到了晚期,心里就不免一阵唏嘘叹惋。不过在心里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好人自有天佑,说不定会有奇迹发生的。没想到刘先生竟没有抗过癌魔的折磨,撒手人寰。

刘炳森先生是书法界以隶书出名的书法大家,也是书法这个行当中少有的科班出身的书法家,他1962年自北京美术学院国画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故宫博物院从事美术书法的研究和复制工作,应该说,他见到的书画珍品要比同行的其他专家为多。近三十年来,刘炳森先生以其平实质朴的隶书享誉国内外书法界,他不张扬,不奢华,老实做人,俯首研艺。成了书法界不可多得的楷模。

中国书法中,向来有草圣(如张芝、张旭、怀素)书圣(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却自古至今没有篆圣、隶圣和楷圣。概因篆隶楷三体变化不多,难于出新。而其中又以隶书结体用笔最为简单。书界有句行话,三天能学会隶书,但一辈子未必能成为书法家。

纵观中国书法史,篆隶的发展和成熟期在秦汉之际,时隔近两千年,直到明清之际才迎来了篆隶的又一个高峰,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邓石如、吴昌硕、伊秉绶、金农诸家的崛起。他们都自成面目,卓立书坛,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刘炳森先生的隶书自问世至今,一直是书法界倍受关注和争议的人物。爱之者,称其平稳工整,恪守传统,不激不厉,易于为大众所接受。恨之者,认为过于死板和单调,用笔用墨结字章法无一可取,是当今“俗书”的代表作,是工艺美术体“隶书”。

其实刘先生不光擅长隶书,也擅长楷书和行书。我见过先生九十年代给宝鸡炎帝陵书写的一通楷书碑文,完全没有从颜体楷书中蜕变出来,甚至只继承了颜体楷书死板的一面。他的行书,也是走的传统的路子,没有自己的面目。

就是传统的汉隶,也有:1,峻洁一派,如《礼器碑》、《韩仁铭》等;2,雍容一派,如《西岳华山庙碑》、《乙瑛碑》、《史晨前后碑》等;3,劲直派,以《开通褒斜道刻石》为代表,还有《裴岑纪功碑》等;4,遒逸一派,以《石门颂》为代表,《杨淮表记》、《李寿墓志》等属此;5,间畅一派,以《孔宙碑》为代表;6,丰媚一派,以《夏承碑》为代表;7,韶秀一派,以《曹全碑》为代表;8,凝重一派,以《张迁碑》为代表,《武荣碑》、《衡方碑》、《李孟初碑》俱属此。这么多风格各异,书体有别的隶书,若能选三两种与自己风格性格相近的,下功夫临习,融会贯通,自能名世。但我们依此比照刘炳森先生的隶书作品,却只取法了一种风格——雍容一派,仅是《华山庙碑》、《乙瑛碑》和《史晨前后碑》。对博大庞杂的汉隶其他书体则没有丝毫取法。这作为一位受过系统的艺术理论和笔墨技法训练的艺术家来说,是令人无法想象的。刘先生的隶书方正平板,四角突出,千字一面,“状如算子”,这都是中国书法理论中予以坚决摒弃且作为书法所忌讳的。

刘先生对此“不闻不问不辩”,“独持偏见,一意孤行”,褒贬由人,选择由己。正是由于先生的隶书笔法简单,风格稳定,因而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近20年左右,“炳森隶”风靡全国。据说北京的大街小巷,遍布“炳森隶”牌匾——那种单一和死板,造成北京“牌匾文化品位”的普遍下降。也是因为大众化和笔法简单的缘故,造假者也就容易得多了。

但刘先生不是个爱钱的人,他的书法作品价格很好,很多靠“耳审”而不以“目鉴”的“准收藏家”们对他的作品趋之若鹜。刘先生把挣来的钱给他的故乡天津武清县捐款100多万元,兴办教育,支持贫困学童。还拿出100多万元设立书法教育基金——“何二水奖学金”,以资助那些热爱书法而又家境贫困的学生。在中国书法界,以书法“发家致富”的人大有人在,但有他这种精神境界的,却是很少的。

刘炳森先生要说任下届全国书协主席的话,按他的德行和人品以及学历、职称,在全国的知名度等,那是绰绰有余的。但要按他的书艺水准和在书法界的争议以及他的书法理论上的“没有建树”来说,还是有点差强人意。

一位书法家能否在书史留名,取决于很多因素。我想大概不外乎这几点:

一, 书法家的书艺水平。这种书艺水平的高低只能和当代人比,即他是否达到当代人同种书艺的最高水平。

二, 书法家的社会地位和对当代的影响。

三, 书法家的文化素养,也即字外功,包括它的书法理论水平和建树。

若以这几点衡量,刘先生却有很多没有达到。

首先,他的隶书水平在当代不是最高的,更不要说和明清诸位大家比较。我知道,天津的龚望先生和陕西的陈泽秦先生的隶书水平远远高于刘先生。这两位先生都擅长用鸡毫作隶,但都能出神入化,自出机杼,融冶篆隶于一炉,古朴茂密又千变万化。

其次,刘先生的文化素养和字外功也不是很高的。这从他多年“一贯制”,把隶书写得毫无生气,刻板,教条,就可想其字外功的高低了。

第三,刘先生的隶书影响所以巨大,是因为他的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头衔和北京美院国画专业的科班出身,以及后来的中国书协的副主席职务。很多没有多高文化素养的大款们附庸风雅,盲目追捧,争相高价收藏,也是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协助李正峰先生编辑《书法教育报》,当时我们的办报宗旨是把这张小报办成“教育界的书法报,书法界的教育报”,每期报纸出版,给中国书协的主席团成员每人免费寄赠一份。刘炳森先生当然也在寄赠之列。其中上面的“当代书法家批评”系列文章,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中有一篇文章就是专评刘先生的隶书的,文中认为刘先生的隶书是当代的“隶书美术字”,板滞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他甚至对中国书法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我们当时想,刘先生看到这篇文章,一定很不高兴。

没想到九十年代末,这张小报因种种原因停办,最后一期刊发了《告读者》,时隔不久,就收到来自全国很多读者的来信,对报纸的停

打赏小礼,给TA点赞

办表示深深地遗憾。这很多来信中,就有一封是时任中国书协副主席的刘炳森先生写来的。刘先生信中说,虽然全国书法类报刊不少,但他很注意阅读的就有这张小报。报纸上对他书法的批评,引起了他的“深入思考”,也给了他不少有益的启示。他对报纸的停办也表示惋惜。

读了先生的亲笔来信,我和李正峰先生都感动得几乎流泪。我对李先生说,就凭这一点,刘先生就永远是我尊重的书法前辈。

后来这些年,知道刘先生因评选八届全国展来过西安多次,但因为我的个性使然,没有想着去拜访一下先生。尽管如此,我一直注意先生的新作和为书法界做出的每一项贡献。

没想到先生以68岁的年龄辞别人世。68岁,对一位艺术家来说,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当代书法界的很多前辈,包括林散之和卫俊秀二位草书大家,68岁时还不为世人所识,他们出道都在70岁以后。从这一点来说,刘先生的辞世,无疑是一件憾事。

读了一遍。顶帖

骤闻我们最尊敬与最挚爱的书法艺术先进

刘炳森先生舍报生西,无限哀痛, 先生一生为书法艺术奔走,对书坛贡献至大; 先生并在生前作了诸多义举,艺德双馨,人天俱感,功德无量,堪为同道楷模。现骤然往生,实为我书法界乃至艺术界不可弥补之一大损失。欣蒙

佛光指引,我们谨以至诚,愿 先生一如在生,心灵不昧,乘所作之善因,上品上生,早登极乐世界!

新加坡狮城书法篆刻会

那个在贫困中靠艰苦努力终于创造书坛奇迹社会奇迹人生奇迹的人

那个在书坛几乎没有丑闻的人

那个声称取之书法还之书法的人

那个当代书法史绕不过去的人

我们最挚爱的书法艺术先进

刘炳森先生往生

仁 风 可 举 先 生 范

书 道 能 参 解 脱 禅

     新加坡狮城书法篆刻会

    主席 末学 丘程光 合什

书法内外:刘炳森

彭利铭撰文

端正大方、潇洒灵动、观者倍感熟悉的隶书;浑厚沉稳、骨力雄健的楷书;挥写自如、线条流畅自然的行草;笔墨生动、色彩缤纷,既具传统功力又有现代意识的山水作品……

10月22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率子女回到天津武清,举办了《刘炳森父子书画回乡汇报展》。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都前去参观,兴致勃勃地观赏了刘炳森及其子女刘学思、刘学惟、刘秀彤的书画作品80余幅,人们从这一幅幅书画作品中寻觅着他们两代人走过的艺术之路。更重要的是称赞和感激他们为普及、繁荣家乡文化事业作出的贡献。而刘炳森先生在开幕时的开场白只有这么两句话:我带全家离乡这么多年了,我们都在干什么呢?就是这些(用手指着展厅的作品),我在北京没有办过展览,这次回来,我们只有把这个展览献给大家。

120万元巨资的来与去

刘炳森是一个积善成德、知足长乐、不忘本的人。认识刘炳森的人,都知道他过去生活很苦,父亲在他4岁时早逝,靠母亲采棉种豆度日。苦读成人后,他曾多年靠48元钱的工资维持一家6口妻儿老小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只好到处告贷,曾经债台高筑。为尽孝道,照顾母亲,他按老人家心愿在老家娶了亲,并将妻子留在母亲身边,朝夕奉养。他自己则一床破被,在北京过着极清苦的生活;而贤惠的妻子也从未怪罪过他,总是以最大努力为他分忧,承担着孝母育子的责任。

现如今,苦尽甘来,但刘炳森却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作风。他写字作画从不浪费一个纸头。在他书床案头,总放着一沓用过的餐巾纸,这是他在外就餐用过后留下来,叠好带回来二次利用,以此蘸墨的。有的客人跟他开玩笑说:“刘先生您太会过了吧?!”

他却不以为然,笑着回答:“这纸吸水好。”他自己的生活就是这样节俭。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经常倾囊而出,资助“希望工程”和福利事业呢?现在他一对一包供着22位贫困少儿全部的求学费用,一直要到他们完成全部学业,走向社会为止。为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1996年,他向家乡中小学等捐赠了20万元,1998年12月,他又毅然拿出50万元在家乡设立以自己已故恩师何二水先生名字命名的“何二水教育奖励基金”,来奖励每年度的优秀师生。到目前为止,他先后为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捐款已达百万余元。这都是刘炳森在夫人及全家的支持下,将海外友人的馈赠以及为人们写字的谢金积攒下来纳税后全部捐赠的。也就是说,这百万巨资是刘炳森通过自己辛勤劳动,一笔一笔写出来的。

刘炳森的为人有口皆碑,在全国不知有多少青年书家得到他的关爱、提掖和帮助。他尊长爱幼,在他书桌前一直挂着启功先生的照片,他常说:“启先生为人正直、忠厚、学识渊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刘炳森正义无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某省一青年因装裱书画不慎丢失当地一位极有势力之人的作品,受到无情打击时,他向这个素不相识的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建议并帮助他用法律的手段得到了应有的保护。

今年初,他回老家天津市武清县大良乡海自洼村,看到村头的木桥年久失修,给从此过路的20来个村的村民构成很大危险,可政府又无款修缮。于是他毅然找到乡村干部,商议重建新桥的事,并一口承诺修建一座长19米、宽7米的石桥的全部20万元费用,以保此桥50—100年的稳固。

在回乡办展与同乡聊天时,得知小学时的老师患了癌症,但因家庭困难,住不起医院动不了手术。他知道后,马上前往看望,与老师及家人商量手术的事,表示愿意承担全部的医疗费,老人激动得泪流满面而说不出话来,而刘炳森却很真切地说:“父母给了我肉体,老师给了我灵魂,为老师尽点力是应该的。”第二天一早当刘炳森等驱车去接老师进医院时,全村老少都出来为他们送行。

酸、甜、苦、辣一本书

前不久,得他所赠的《紫垣秋草》一书,这其中有童年的回顾、故乡的写真、人生的攀登,亦有书坛拾零,旅游散记,可谓其写作集锦。细细捧读,敬重之心愈发强烈,多年的交往,只看他忙里忙外应接不暇,何曾想他还能如此忙里偷闲地写出这么多精彩散文!现又编书成集,实出乎意料。的确他是一个勤奋进取、追求艺术孜孜不倦的人,他也是一个很会安排时间很会生活的人。

入画时,说起来还有一个小故事。他15岁那年,在天津书店偶然发现一张64开的小画片,是董寿平先生的《天都云汇图》,画的是黄山天都峰云遮雾锁的景象,那精湛的笔墨、灵动的气韵,深深地迷住了他,为此,贫苦的他第一次放纵自己,花了一毛钱买下那张画片,回来后反复欣赏临摹,并一直保存。无巧不成书,后来董老真的成了他的老师,且不断亲授指点,成为他的良师益友;而那张保存了数十年的小画片,现已传给了他专攻山水的儿子刘学思。

“蚊帐利偷读,熄灯写肚皮。庶乎三百草,梦里复依稀。”这是他在回忆自己下放干校劳动偷临《草字汇》时所作的打油诗。他是一个科班毕业的山水画家,但数十年如一日酷爱书法,那时的他做梦都在临帖练字,也正是这种痴迷,才有现如今的成就和功力。正是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19岁时,便被“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这个名家云集的社团破格吸收为最年轻的社员。几位著名老书法前辈后来看到刘炳森的成就时感慨地说:我们当时没有看错人。1973年深秋的一天,刘炳森应邀出席了一个为欢迎日本书法代表团来访的笔会,日本书家当场命笔,站悬挥毫,好是厉害;而当时我国的书法,只是文人、学者、画家的业余技法,皆为伏案作字,这使刘炳森很受刺激。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就徒臂凌空的过硬功夫,写出中国人的气派。尔后他每日坚持右手执笔,左手反扣背后,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不间断,到后来他每去日本访问,在众目睽睽之下,左扣右挥,得心应手,日本书家无不感叹叫好。直至今日,刘炳森无论创作篆、隶、楷、行、草任何一体,他都是这样去写,游刃有余。就这一条,恐怕当今书家有此功力者,凤毛麟角;而且,刘炳森在创作之余,一直坚持日课临帖。这许多年,每进他的书房,都可看到床下放着新近临习的一叠又一叠临满各种书体的毛边纸。多年来,为使中国书法艺术广泛传播于世界,刘炳森虽身兼数职,但他还一直承担着为一批来京求学的日本友人上书法课的任务,为了便于沟通,他专心从头开始学习外语,口袋里总装着写满单词的小卡片,利用空闲的一分一秒时间攻读。现在,他基本上不用翻译就可与日本朋友对话和讲课。

正是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他极具年轻人的心态和挑战性。50多岁学开车,很快入门,数十小时练习考核过关后,就敢上路,现在每当他开车上高速路时,他总是自信地说:“我还没老,因为我开的车不比年轻人慢,反应不比年轻人差。”

刘炳森不仅是一个功成名就的书法大家,他还能诗善画,钻摄影,搞写作,多才多艺。老作家张中行在《紫垣秋草》的序中写道:“如果我有加冠之权,他的帽子就不只书法家一顶,敢加多种冠是源于深知。”刘炳森自己也常说:“书画的后面是文学,如果书画家不在文学领域里留点痕迹,也将是很大的缺憾。”几年前,他投稿广州一家报社搞的征文比赛,一篇《牛年吉日》获奖,他高兴地专程赴广州领奖。他说:“这1000元奖金很有意义,是对我写作的一种认可,要比我在书法上得10万元润笔费还有意思得多。”

的确,搞书画只是一个平面,而刘炳森给我们的感觉是立体的多面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