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抵当汤临床应用

 柴桂苓 2017-08-17
1.盆腔肿块
应某,女,45岁。1992年8月初诊,患者述38岁患子宫肌瘤,在妇幼保健医院施行子宫全切除术,左侧卵巢随同切除,保留右侧卵巢。近年来常感下腹部隐痛,1992年3月B超检查,证实盆腔右侧实性肿块,因患者不愿手术治疗,故前来中医门诊。诊见病人形瘦,面色晦暗,肌肤乏润,干燥.口干不欲多饮,精神萎糜,下腹部时有隐隐胀痛,右小腹可扪及隆起包块,疼痛拒按,胃纳一般,二便正常,口唇紫暗,舌质暗边有紫点,脉细沉涩,辨证属瘀血客阻下焦,气血不足。治宜破血逐瘀,佐以补气养血。方用抵当汤加味。药物用:水蛭、虻虫、桃仁、大黄、三棱、莪术、当归、川芎、黄芪、枳壳各10 g。连续服用月余,自觉症情尚好,精神略振,面色转红润,小腹部隐痛已减轻,右少腹包块缩小,舌边紫点亦有减少,胃纳尚好,大便日解2次,脉细沉涩,原方继续服用2月,共服100剂左右,历时3个月,复查B超,盆腔右侧实性肿块消失,腹部软.无胀痛,用养血补气八珍汤调理善后。




2.卵巢囊肿
杨某,女,28岁,已婚未育。1990年5月初诊。述近半年来右下腹部时有胀痛,经前尤甚,经色紫暗有块,量不多,淋漓不清,约10 日净,在妇幼保健医院B超检查证实,右侧卵巢囊肿,因不愿手术治疗,前来中医门诊。诊见患者形体较胖,精神尚好,胃纳一般,大便正常,平时白带较多,色黄质稠,舌质暗有紫色,脉弦滑。辨证属气滞血瘀,兼痰浊。药物用:水蛭、虻虫、桃仁、大黄、红花、三棱、莪术各10 g,海藻、昆布、蒲公英各15g,柴胡、香附子各6g。嘱经期停服,连续服用2个月约60余剂。B超检查右侧卵巢无囊肿,无腹痛,经期正常,白带明显减少。





3.子宫肌瘤
王某,女,,20岁。B超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大的约鸡蛋,小的约鸽蛋。诊见患者面色晦黯,肌肤不泽,神情倦怠,每月经行无定期,量多如崩,经行期长,7~10日净,经色紫暗夹有块状,小腹隆起,疼痛拒按,舌质紫暗,舌苔薄黄,脉沉迟。辨证属血瘀胞宫。治宜破血逐瘀。方用抵当汤加味。药物用:水蛭、虻虫、桃仁、大黄、枳壳、柴胡、红花、三棱、莪术各10 g,丹皮、赤芍各用6g,蒲公英、海藻、昆布、夏枯草各15g,服用1周后适值经行,下紫暗血块较多,小腹部胀痛明显减轻,胃纳尚好,二便正常,继续服用上方2个月,B超复查,子宫肌瘤明显缩小,大约如鸽蛋大小。嘱继续服用1月,B超复查,肌瘤消失,月经量明显减少,色暗红,腹部无疼痛。用桃红四物汤巩固疗效1月。



本3例病案,属祖国医学“ 石瘕” 、“ 肠覃” 、“ 症瘕” 范畴,其病机总缘气血为病:有因湿热下注,困阻气机者;有因寒湿凝滞而瘀血内阻者;有因七情内伤,气滞血瘀而致者。但“ 症” 为有形之物,以《内经》思想为理论指导,采用了“ 可导而下” 、“ 留者攻之” 、“ 结者散之” 及“ 坚者削之等治疗原则,运用张仲景《伤寒论》抵当汤、取其破血逐瘀,软坚散结之功效,不拘泥蓄血发狂等症。体现了中医学“ 异病同治” 的辨证法思想。方中以水蛭、虻虫直入血络,破血逐瘀,桃仁活血化瘀,配大黄荡涤瘀热,因势利导,推陈出新,根据不同的体质,病因病机灵活加味,体弱气血不足的加当归、赤芍、使其攻邪不伤正,夹有痰浊的加海藻、昆布,豁其痰,散其结,有热象者加清热解毒的蒲公英、夏枯草,再加重一些活血化瘀的红花、三棱、莪术、川芎,配伍行气的柴胡、枳壳、香附等。调其气而破其血,使疗效可进一步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