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下午,一位小伙在钟鼓楼广场附近的平台上架起三脚架,安装上一台老式的120相机,然后不紧不慢的调整三脚架和相机,很长时间才按一次快门。和周围用手机和数码相机很快拍完走人的游客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伙说,他用的是一台海鸥牌120相机,这台海鸥4B相机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他说,为了一次多拍一些,同时为了让照片中能出现齿孔,他将这台120相机进行了改造,可以使用135胶卷。 他所有的照片都是自己手工冲洗。说起拍胶片的原因,他说,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前些年,他也拍数码,拍摄速度很快,但感觉几乎没拍到什么满意的照片,因为拍摄前考虑的太少。而拍胶片后,节奏虽然慢下来了,但思考的时间长了,也出了一些自己满意的作品。虽然,现在拍摄胶片的人少了,但通过拍胶片他也调节了自己做事的节奏,不见得凡事非快就好。 |
|
来自: 寒器 > 《摄影理、人、史与情怀以及现象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