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东】卡塔尔

 金色年华554 2017-08-17
【中东】卡塔尔
卡塔尔地图

【中东】卡塔尔
卡塔尔政区图
【中东】卡塔尔
卡塔尔地形图
【中东】卡塔尔
卡塔尔交通图

地理位置】

卡塔尔(State of Qatar),位于阿拉伯湾西海岸的中部,是由沙特阿拉伯向北延伸的一个半岛,包括周围几个岛屿。从南到北全长160公里,自东向西宽80公里,在西南方向与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壤,其余三面临海,在西北部与巴林隔海相望,相距仅不到30公里。

【地形】

卡塔尔地势平坦,大部分地区为覆盖沙土的荒漠,靠近西海岸地势略高,由ZIKRIT向南存在大范围裸露石灰岩,卡塔尔的陆上石油也主要储藏在这个区域。

【气候】

卡塔尔属热带沙漠性气候,夏季炎热,最高气温可达摄氏50度以上,冬季凉爽干燥,最低气温在摄氏7度左右;全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仅为125毫米。

【资源】

卡塔尔拥有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天然气的总储量为全世界第三名。在发现石油之前,卡塔尔经济仅以渔业和珍珠养殖为主。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日本的人工养殖珍珠进入世界市场之后,卡塔尔的珍珠养殖业立刻失去了竞争力,处境艰难。

2012年卡塔尔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最富有国家,人均GDP超过88000美元。由于没有所得税,卡塔尔成为全世界主权独立国家中两个税收最少的国家之一,另一个是巴林。

【名称起源】

Qatar可能来自于英语的“Qatara”。现在一般相信Qatara是指卡塔尔一个废弃的城镇“祖巴拉”(Zubarah),其在以前曾是个经济贸易繁荣的港口。

【面积】

总面积11532.5平方公里。

【人口】

170万人(2010年)。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

逊尼派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根据2004年的人口普查,71.5%的人口是逊尼派穆斯林,约10%是什叶派穆斯林,8.5%是基督徒,10%的是“其他”。大多数卡塔尔民族是瓦哈比派。目前尚未有国外的宗教团体于国内进行公开活动,但在2008年政府已允许一些教堂进行弥撒[13]

【政治】

卡塔尔是君主专制的酋长国。埃米尔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司令,由阿勒萨尼家族世袭,并禁止任何政党活动。此外,卡塔尔并没有接受国际法院的强制管辖权。

卡塔尔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早期成员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创始成员之一,亦是阿拉伯联盟的成员。

【行政区划】

卡塔尔划分为10个区,分别如下:

多哈(Ad Dawhah

古韦里耶(Al Ghuwariyah

朱迈利耶(Al Jumaliyah

豪尔(Al Khawr

沃克拉(Al Wakrah

赖扬(Al Rayyan

杰里扬拜特奈(Jariyan al Batnah

北部区(Madinat ash Shamal

乌姆锡拉勒(Umm Salal

梅萨伊德(Mesaieed

【首都】

多哈(Doha)位于波斯湾畔的著名港口,卡塔尔的首都,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人口100万(2010年)。

【萨尼家族统治】

在卡塔尔半岛上,当地居民已经维持了数千年的生产活动,但在前期的大部分时间,也仅仅是一些游牧部落的短期居住。其中,哈里发和萨乌德部落曾席卷过整个阿拉伯半岛(后来他们分别成为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的国王),并沿海岸线定居,进行捕鱼和珍珠养殖。这些部落为了争夺有利的牡蛎饲养场经常相互争斗,使整个领地分分合合,一直没有建立统一的主权。

7世纪,卡塔尔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17年,葡萄牙入侵卡塔尔。1555年,卡塔尔被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被土耳其统治200多年。

1846年,萨尼·本·穆罕默德建立了卡塔尔酋长国。从此,卡塔尔国一直由埃米尔统治。埃米尔由统治家族萨尼(Al-Thani)王族的成员担任,实行世袭制度。萨尼家族是来自沙特阿拉伯境内的塔米姆族的后裔。萨尼族人于18世纪初迁徙到萨勒瓦,后又辗转迁移,于1849年定居于今卡塔尔首都多哈。萨尼族,系由家族先祖萨尼·本·穆罕默德得名。他是3个世纪以前迁徙到亚卜林的玛阿德哈德·本·穆希里夫的第11代孙。所以萨尼家族又可称作玛阿德哈德家族。

19世纪60年代以前,卡塔尔半岛存在粉众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一一小的酋长国。萨尼族仅是众多家族与小的政治实体中的一个。经过40年(18281869)的风风雨雨,萨尼家族的酋长在卡塔尔半岛上被公认为大酋长,或酋长中的酋长。于是,萨尼族得以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家族。

穆罕默德·本·萨尼是萨尼·本·穆罕默德的儿子,1860年前后即位为酋长。当酋长国还在卡塔尔半岛北部的福韦里特时,他作出了一项大胆而有远见的决定:将自己的财产投放到珍珠采集业和珍珠贸易中去。开始时只有一只船,以后不断增多。他在放弃放牧而转人珍珠业方面获得成功。于是,家族的头领和亲属们纷纷效仿,相继转人珍珠业。起初,在7个月的夏季采集季节过后,人们仍返回内陆从事游牧。穆罕默德·本·萨尼设法让人们在非采集季节逐渐定居于沿海渔村。他是一位在使本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方面起过重要作用的酋长。

萨尼家族的统治从一开始就受到英国殖民主义者与奥斯受帝国的干涉与威胁,面临“归属”问题。当时的埃米尔不得不同它们周旋。

1868年,穆罕默德·本·萨尼同英国在海湾的驻扎官签订了一项关于海事和平的协议。根据协议,英国不再把卡塔尔看作巴林的属地。但奥斯曼帝国认为卡塔尔为自己所有,1872年几次派军队占领卡塔尔。穆罕默德·本·萨尼同儿子卡西姆·本·穆罕默德政见不和。后者索性离开多哈,和内陆的游牧民住在一起。

1878年,穆罕默德·本·萨尼,卡西姆继位,他一改父王的作法,积极发展同奥斯曼帝国的关系,被奥斯曼帝国授予荣誉县长称号。结果招致英国的嫉恨。英国以卡西姆乡与海盗行径为名,强令他交出罚欲。

1892年,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省长也以调查卡塔尔参与在乌凯尔与哈萨路上抢劫的指控为名,派军队再次进占卡塔尔,企图途捕卡西姆,解往巴士拉。酋长派弟弟艾哈迈德·萨尼斡旋。对方要卡塔尔立即付清上级土工其的15年斌税,未获首肯,遂将艾哈迈德等人逮捕。卡西姆原打算投奔阿布扎比,但土耳其军进人瓦杰巴城时,遭到居民抵抗,他于是折回并进行指挥,最后打败土军。1905年,艾哈迈德起事,与兄卡西姆争权。结果,卡西姆向沙特人求助,将艾哈迈德逐出了巴林。1913年卡西姆过世,享年88岁,是萨尼家族执政时间最长的统治者。

阿卜杜拉·本·卡西姆继父位后,外部环境紧张。奥斯曼帝国由于国力日衰,故不得不同英国达成维持卡塔尔现状的凉解,但英国步步紧遥,于1916113日同卡塔尔统治者签订协议,将卡塔尔纳入类国在海湾的保护国体系。1934年又缔结条约,规定英国有权“监督”卡塔尔的外交,不经英国同意,卡塔尔不得出让、变卖、抵押自己的领土。1937年英波石油公司又获得在卡塔尔勘探石油的特许权。

在阿卜杜拉统治时期,卡塔尔与巴林的关系比较紧张。在1916年英国同卡塔尔签订协议以前,巴林统治者一直宣称巴林享有卡塔尔半岛的主权。在那之后,仍坚持对卡塔尔祖巴拉赫(Al Zubarah)的领土要求。巴林哈利法统治家族1783年攻占巴林岛以前居住在祖巴拉赫。后来努艾姆部落于1874年定居于该地,并效忠于哈利法家族的统治者。巴林统治者一直视之为自已的臣民。1937年努艾姆部落向巴林统治者告状,说卡塔尔打算在祖巴拉赫设立关卡。于是巴林统治者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经英国安排,双方举行谈判,但没有取得结果。

阿卜杜拉·本·卡西姆立次子哈马德·本·阿卜杜拉为王储,1944年把自己的大部分职权移交给他。但哈马德执政时间不长便辞世了。于是阿卜杜拉复出执政,立长子阿里·本·阿卜杜拉为王储,1949年因健康不佳而逊位,1956年谢世。阿卜杜拉执政时间也较长。

阿里继位的1949年,正是卡塔尔开始石油商业开采的年份,王族收人陡增。石油收人的1/4归统治者,1/4归萨尼家族其他头领,1/4充作王族储备金,剩下的1 /4用于政府开支与发展服务性事业。

阿里自幼好学,搜长文学、诗歌。他四处搜集和高价收购阿拉伯典籍,并出资用于出版发行。他还出资建造了一座图书馆。他有时在巴基斯坦打猎,有时在日内瓦附近的别里居住。1960年因健康原因退位后,还管理自己出资建造的图书馆。

1960年代,王族据估计成员有450人到750人。阿里原先答应由王储、侄子哈利法·本·哈马德(前统治者哈马德·本·阿卜杜拉之子)继位,但后来还是让自己的儿子艾哈迈德·本·阿里作了统治者。

在艾哈迈德·本·阿里任统治者期间,政局较为动荡。1963419日,他的一个小侄子向堵塞小汽车的示威者开了枪,结果引起这些据说是拥护纳赛尔的示威者的不满,两天后举行了总罢工,成立了民族联合阵线。他们要求限制统治家族的特权,增进福利,成立市议会。19644月,出现了紧急状态。

在这之后,统治者提出计划纲要,允诺改进交通系统和给排水系统,为本国居民提供住房。从1960年代起,王室建立和完善了政府的一些办事机构,19705月建立了首届内阁。在内阁的10名成员中,统治家族成员有7名。内阁基本上仍为统治家族所控制,但毕竟是由统治家族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中央政府管理方式过渡的一种形式。1970年月,政府公布临时宪法,除规定要建立由统治者指定的内阁以外,还规定要建立多数成员由选举产生的协商会议。

1968年英国政府宜布英国军队1971年将撤出海湾地区以后,卡塔尔曾打算同后来组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7个国家以及巴林国共同建立一个联邦,后未能取得协议。卡塔尔于197191日宜布独立。据报道,在加入联邦的问题上,卡塔尔统治者与副统治者之间存在分歧。阿布扎比支持前者加人,而沙特阿拉伯支持后者独立建国。

艾哈迈德·本·阿里经常不在国内,甚至在卡塔尔独立时也未归国。19722月,当他在伊朗打猎时,他的堂兄哈利法·本·哈马德发动了不流血的官廷政变,取得了王族与军队的支持,成为新的埃米尔。 哈利法·本·哈马德30年代初出生于卡塔尔的拉伊延。40年代末曾被指定为王储。1960年阿里·本·阿卜杜拉让其子艾哈迈德·本·阿里继位后,哈里法·本·哈马德再次被指定为王储,同时兼任副统治者。他兼任过许多行政、司法职务,如第一个石油项目的安全负责人,民事法庭的负责人,货币局局长,国家储备投资委员会主席,教育大臣,财政与石油大臣,外交大臣,国防大臣等。从19705月起,一直兼任内阁首相。

哈利法·继任埃米尔后不久,即遇上了1973年末、1982年初的“石油滚荣”。全国石油收人由1970年的1.22亿美元上升为1981年的55亿美元。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28950美元,居世界第1位。政府的海外资产至1986年已达10亿美元,人均3.94万美元。王室的财产及直接支配和享用的国家财宫也明显增多。1986年埃米尔花7000万法郎在法国置办地产,建造别璧。共花费2.06亿美元兴建的多哈官也已于19882月竣工。除享受傣禄以外,一些王族成员还直接经商办公司。像加西姆·本·哈立德承包贸易公司便是加西姆·本·哈立德·萨尼于1970年创办的。阿拉伯半岛建筑工程公司则为王族另一成员哈马德..加西姆所有。

哈利法对原临时宪法作了一些修改,以适应单独建国的实际情况。内阁人数后来增加到17人,王族成员所占比例虽有所减少,但仍超过半数,而且牢牢掌握着国防、财政,与石油、经济与贸易、内政、司法等要害部门。国防大臣兼军队总司令从1977年起一直由埃米尔的儿子、王储哈马德担任。埃米尔还委托他负责处理政府的许多日常事务。埃米尔的另一个儿子阿卜杜勒·阿齐兹任货币局总裁和国民石油公司总裁。他长期担任财政与石油大臣,充任卡塔尔出席欧佩克、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伊斯兰国家会议组织、不结盟运动等多种会议的代表。内政大臣原由埃米尔的弟弟哈立德担任。此外,埃米尔的兄弟苏海姆担任过内政大臣,穆罕默德担任过教育、文化和青年大臣。王族还有一些成员,如城市事务与农业大臣兼代理水电大臣哈马德·本·加西姆,也是政府中的重要人物。

卡塔尔因国小人少,军力较为单薄。海湾战争爆发时卡塔尔正规军仅6000人。为了维护和保降王室与国家安全,除从1985年起规定为国防开支拨款,积极从国外购买军事装备以外,卡塔尔王室很重视外交活动。1981年参加了由6个君主制国家组成的海海合作委员会,加强了同这些国家的协调和合作。萨尼家族同沙特家族的关系较密切。这一方面是由于两个家族之间的通婚,形成了血缘上的联系,另一方面是由于两个家族都崇奉瓦哈卜派,有较多的共同语言。1982年两国签订了双边安全协定。但在勘探该岛石油问题上发生争执,经沙特从中调解,双方同意予以搁置。

1986年巴林在其中的法什特迪贝尔珊瑚礁上修建海岸哨所,卡塔尔则派直升飞机进行扫射,争端又起。经沙特国王调解,卡塔尔从该岛撤走了军队。海清危机爆发后,为了改善同其他阿拉伯国家与擞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关系,卡塔尔率先发表声明,免除埃及、叙利亚、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索马里等阿拉伯国家所欠的全部债务与利息,同时也免除了几内亚、乌干达、喀麦隆和马里等国所欠的全部债欲与利息。此举获得国际舆论的好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