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关于“肖邦到底爱不爱国”的“审判”丨肖邦教我的十件事(一)

 KobeChao 2017-08-17




肖邦教我的十件事(一)



一、肖邦到底爱不爱国?

【正方陈述】:历经俄罗斯、普鲁士与奥地利的三次瓜分,肖邦出生的1810年,波兰王国已然灭亡,他八岁所写的第一首《波兰舞曲》,华沙当地媒体就视他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屡屡为他冠上「波兰的天才」或「华沙的莫扎特」封号。当肖邦无法回华沙,离故乡越远越激发其爱国情操,不仅暗中支助流亡的同胞,更将故乡情感注入音乐创作中,例如他的波兰舞曲、及玛祖卡舞曲,都拥有浓烈的民族精神,更写出荡气回肠的《革命》练习曲、《军队》波兰舞曲……等激励人心的伟大杰作,所以肖邦毫无疑问,绝对是伟大的爱国音乐家。



【反方陈述】:肖邦的爹爹是来自法国的移民,在取名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时还刻意保留代表法兰西的中间名字。俄国入侵华沙,对正好在国外的他而言,故乡是回不去了,「我将何去何从呢?是否就此默默无闻终结一生呢?」来到巴黎后,肖邦发现这里的一切更适合他、更像是他的祖国,毕竟他拥有一半的法国血统。肖邦只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不曾公开发表任何爱国的言论,也未曾写过任何标题音乐,《革命》之名全是后人强加冠之。而波兰本土的音乐素材,只不过是追索他少时聆听民间旋律所孕成,所以肖邦根本算不上爱国份子。



【Pokey的判决】:艺术的价值绝非以爱国不爱国来打分数,可怜的波兰人将肖邦视为民族象征,当然值得同情,然而他的创作顶多含有乡愁,却无丝毫的爱国理念。不过,为了两边不得罪,我决定尊称肖邦为「音乐的世界公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