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司马推送的第 478 个与众不同的人 刀枪剑戟,侠骨柔肠,司马的印象中,女侠一直停留在历史和影视剧里。 她是替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卧虎藏龙》里精通十八班兵器,其武艺如行云流水的俞秀莲;锋芒毕露,却又放不下江湖儿女情的玉娇龙;《刺客聂隐娘》里杀气森森却有掩饰不住的柔情在的的刺客聂隐娘。 新时代女侠的打开方式是怎样的?看看华一,你就会知道。 你心中的女侠长什么样? 司马原本以为, 她们只存在电影和历史里, 没想到,现实世界中真的存在, 而且连武警官兵都要尊称她一声“先生”。 《卧虎藏龙》里章子怡扮演的女侠玉娇龙 “教头好!”“华先生好!” 北京某武警部队穿着迷彩服的硬汉们, 响亮亮地吼了两嗓子。 司马一看,原来武警部队里 来了个“女教头”。 她一身红色长衫,长辫及腰。
“你们可要好好学习, 教头我可是会武功的。 要是不听话, 别说我欺负你们。” 这个抡起拳头来, 连“武警”官兵都敬重三分的女教头, 名叫华一。 听这名字跟神医华佗一个姓,巧了, 她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 第59代传承人, 功夫瑜伽的创立者。
印象中,文化传承者都是上了年纪的, 没想到这位非遗传承人 竟然如此时尚年轻,还是个80后, 平时生活里, 她的画风大多数是这样的。 (时尚达人一个,女侠在民间呐~)
不过,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她是这样“行走江湖”的。 白衣飘飘,佩剑在手,刚中带柔。
▼ “出生在花木兰的故乡, 我却成天被人欺负, 从跳舞到习武, 我的人生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华一出生在花木兰的故乡,安徽亳州。 姑娘家家的,为什么舞刀弄棍,学起了武术?“因为我小时候经常被人欺负。”
打小身板就瘦弱的华一,四五岁那会儿就被送到少年宫学民族舞,一是因为父母忙,没时间照顾她,二呢,父母想让女儿学学跳舞,身体更强健些。
亳州,华一的出生地就在这里 父母哪里知道,当一名会功夫的女侠,才是女儿真正的梦想。 “班上那几个捣蛋鬼,总是变着方儿地欺负我。”华一回忆。 往文具盒里放毛毛虫,用针把自行车胎扎破,趁她不注意把课本的其中一页撕掉,揪辫子、踢板凳、打架.....花样多得想都想不到。 一提起这事儿,就别提多生气...... “那会儿,就是纯粹的欺负啊。” 为了不再被同学欺负,学了五年的民族舞之后,姑娘转而去武校舞起了刀枪剑戟。
决定是她自己下的,谁能想到呢,曾经这个瘦弱得有些自卑的小姑娘,在对父母说出“我要去学武术”的时候语气居然那么笃定。
不过,9岁的华一万万没有想到,千辛万苦来到距离家乡两小时车程的武校,迎面而来的是同一个待遇——受欺负。
“那时候武校老生对新生的欺负方式就是,明明那天不是你值日,却让你打扫卫生、倒垃圾、刷厕所......” 华一所在的文武学校是全封闭式管理学生的,每个月只能回家一次,她是刚刚入武门的新生,还没来得及想爸妈,老生的欺负就扑面而来。若不是一直受欺负,或许,就没有后来的女侠了...
在家里备受父母宠爱,从来不做家务的华一满腹的委屈,却只能往肚子里咽。 她明白:“只有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不受人欺负。” 为了给自己争口气,她练功的时候比谁都勤奋。 每天四五点起床,迎着晨曦, 开始练习扎马步、压腿等基本功。 左一个罗汉拳、右一个金刚掌, 左踢腿、右踢腿, 在沙坑里练空翻,院子里练金鸡独立, 或是一剑在手,劈、刺、点、撩...... 习武之人想把基本功练扎实,皮肉自然会吃点苦头了。 虽然华一学过五年民族舞,身体柔韧性和灵活度还不错,练习武术对她来说相对容易,但是刀枪剑戟无眼,练功时受伤也是家常便饭。 稍稍不注意身上就被划伤,留下一道长口子,经年累月的,华一的身上留下了一道道印记。
特别苦的时候,华一脑海里也会闪现出“想放弃”的念头,不过一想起那些受到的欺辱,她马上变得坚定起来: “我想当花木兰,不再被别人欺负,将来有一天还要保护身边的人。”
想要变得强大,没别的窍门,就是比别人多花时间,多练习。 这也成为她后来养成的习惯 在这么多武术套路中, 姑娘感觉最吃力的是练习空翻。 空翻难的是一不小心就会失误跪到地上, 摔到腰部,或者崴脚, 甚至一头扎进沙坑里。 就像这样~看着都悬 为了练好它,华一平常起的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 当别的同学还在呼呼大睡的时候,她已经早起床练功了,晚上别人都在宿舍里谈笑风生,她却不见了踪影,原来是跑到沙坑这里练习了,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 一遍一遍地练习,终于,她拿下了这道武术题。 要说华一印象最深的那次, 是练习金鸡独立的时候, 为了令动作完美,她见缝插针地练功, 有回在宿舍里睡觉还用脚勾住围栏保持动作, 结果练着练着睡着了, 半夜里疼醒了才知道。
喏,金鸡独立就像这样~ 就这样,华一在武校一直待到初中毕业, 她的功夫见长, 后来全校举行“金鸡独立”的比赛, 她打败全校的学生, 稳稳地拿了第一名,还得了双优奖。
那个奖,为华一的习武生涯开了个好头,不过那只是她众多奖项里的其中一个 这个因为身体瘦弱 经常被人欺负的小姑娘, 渐渐地变得自信起来。 这时的华一并不知道, 后来的某一天, 她会担当起传统文化传承者的重任。 ▼ “我不再是那个柔弱的姑娘, 成为神医华佗秘笈的传承人后, 我想做的却不止习武之人” 从武校毕业之后,她跟同龄的孩子一样到高中继续学业。但是她依然记得儿时许下的承诺:“我想当花木兰,不再被别人欺负,将来有一天还要保护身边的人。”
前一个已经兑现,后面那个如何实现呢?直到她遇到了华佗五禽戏......
18岁那年,机缘巧合地,华一有幸拜入华佗五禽戏第58代掌门周金钟的门下。
因为她曾有过十几年的习武经历,能吃苦,韧劲儿大,掌门周金钟觉得她是个可塑之才,便收下了这个女徒弟。
行完拜师礼,敬完拜师茶,华一成为同门里唯一按照传统拜师礼成为第59代传承人的弟子。 当年那些欺负她的捣蛋鬼一定想不到,这个曾经瘦瘦弱弱的姑娘,竟成了华佗五禽戏的本门大师姐。
如今,再也没有人能欺负到华一了,因为她已经足够强大,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上的。而她此时最想做的,就是帮助更多人变得强大。 这华佗五禽戏不仅是功夫,而且能帮助养生。 前不久古装剧《军师联盟》热播,如果你看过,或许对这门功夫有所了解,它的发源地就在亳州,由两千年前的神医华佗创编,电视剧的第一集里,华佗就送了司马懿一本五禽戏,让他传下去。 《军师联盟》截图 之后,司马懿和一家人所练的就是华佗五禽戏。
五禽戏取法虎鹿熊猿鸟,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在这套功夫里都有所体现。 在人均寿命极短的东汉末年,司马懿竟然活到了71岁,五禽戏有很大的功劳。 《军师联盟》截图。五禽戏的这五种动物对应金木水火火土,以及心肝脾肺肾的引导术,熊戏调理脾胃,虎戏缓解腰背痛,鹿戏缩减腰围,猿戏增强心肺功能,鸟戏预防关节炎。 2011年华佗五禽戏 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时至今日,华佗五禽戏已经快两千岁了。 老祖宗的东西,要悟到这其中的精髓 也不是那么容易, 即使华一有了十年的习武经历, 她还是不敢松懈。从高中到大学, 空闲的时间同龄人都忙着逛街、打游戏, 华一则是忙着钻研五禽戏。
五禽戏对静脉打通和呼吸调理 要求都比较高, 华一除了勤练功夫, 还得去学学中医知识,辨识奇经八脉。 只有自己融会贯通, 未来某一天才能把其中的奥秘传给别人, 传人传人,传承是一大责任。 在快节奏发展的当代社会,很多传统文化都消失了,作为华佗五禽戏的传人,华一急切地想为之做点什么。
她发现在一般人眼里,传统功夫都是老头儿老太太养生时练的,除非是武打明星,不然,谁没事儿练功夫啊? “怎么能让更多人喜欢上五禽戏?
▼ “我做到了! 我把快2000岁的非遗文化 引向人群,推向国际, 可是,我其实还有个更大的念想” 一晃几年过去, 华一的五禽戏已经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她也没闲着,开始捣鼓起新东西来。 比如在前人基础上加入扇、剑的元素,为的是让更多人喜欢上它。
姑娘自创了木兰双剑,把五禽戏和少林剑法结合在一起,一招一式之间,刚柔在双剑和招法间辗转,潇洒至极。
司马相信女孩子一定会爱上五禽扇, 柔美的扇子舞,变幻的五禽戏。 敦煌壁画上的舞蹈和五禽戏糅合在一起, 这画面,还是挺美的。
传承,不是一味的守旧,而是能在老祖宗东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让更多现代人喜欢古老的它,让更多现代人知道:华佗五禽戏,也可以很时尚。
于是,就有了功夫瑜伽,华一把瑜伽当中的呼吸和冥想放入五禽戏里。
“在练习功夫瑜伽的过程中, 鹿戏中的手势、老虎的虎扑需要作一些停留, 五禽戏当中停留会少一点。 短暂的停留, 能让练习的人达到身体和经络的延展和联动。” 无论是五禽剑,五禽扇,还是木兰双剑,功夫瑜伽,华一所做的一切,都想让华佗五禽戏这个快2000岁的传统文化能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它不应该消失。 就这样,一转眼十年过去。这个80后姑娘的传承之路还在继续着...... 2015年,华一先发起了“跟传承人学非遗”的公益课堂,让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 华佗五禽戏还被她带到都市青年面前...... 就连武警部队也来邀请华一教五禽戏, 一帮硬汉都尊称她为“女教头”、“华先生”。 华一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有她的地方,就有华佗五禽戏。 2016年,她受邀参加电视栏目《我是先生》,当人们看到身穿自己设计的功夫服,刚中带柔地演绎五禽戏的华一,不少人感叹:她像是女侠从古代穿越而来! 那一刻,大伙儿也记住了那个古老而富有东方色彩的功夫的名字——华佗五禽戏。 如今,华一的身份很多, 她是“中华文化传播使者”,
国际武术冠军, 曾经获得安徽省第七届武术大赛三项冠军,国际武术比赛斩获两项金奖冠军。 电视栏目《我是先生》 评选的“年度十大先生”。 今年7月,华一被评为《我是先生》年度十大先生
亚洲第一屏曾为她点亮, 英文电视台pptv、 法国媒体相继报道了这个东方女侠, 华佗五禽戏跟随这个80后姑娘, 跨出了国门,走向国际。 作为传承者,她似乎已经行至巅峰。但在华一看来,她做的还远远不够。 其实,这个东方女侠一直有个念想:“习武,不只是功夫人的事情,五禽戏也不仅仅意味着高大上的非遗文化,它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于是,她在北京三环设了个功夫空间:“和过去的武馆不同,我梦想中的功夫空间是一个载体,在这里会装进很多传统文化的记忆,过去和未来将在这里连接,人们可以在这里习武、喝茶、闻香、听古琴......” 华一未来最大的梦想是能把这样的“功夫空间”开到全世界,“女侠女侠,除了要有包容心,谦卑心,江湖侠义,有点自己的性格之外,最重要的是能有所担当。”
她想,如果华佗五禽戏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每个人的生活,那这个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及它的美,或许能永远地流传下去。
非常感谢授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