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冒表寒肺热证治

 循天园 2017-08-17

感冒病之表寒肺热证,系指肺热内蕴,复感风寒:或表寒未解,入里化热,肺热为表寒所遏,以致出现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烦躁为主症的证候。

临床表现

主症:①恶寒发热,身痛;②汗出烦躁、口渴;③咳嗽气喘。

次症:①鼻塞声重,头痛;②咽喉肿痛;③痰黄黏稠,鼻煽息粗;④溲黄便秘。

舌脉:舌质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数。

辨证分析

本证因风寒客表,邪热壅肺,热被寒遏,不得透发,故形成表里寒热互相格拒的证候。风寒困表,卫阳被遏,正邪交争,故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寒邪外束,肺热内郁,外则鼻塞声重,内则咳嗽黄痰;内热熏蒸,则烦躁口渴;皮毛为肺之合,肺热则迫津外出,皮毛不固,故有汗出;热甚则咽痛、鼻煽息粗;热移于大肠则便秘。浮脉主表,数脉主里,表里俱重者脉呈浮数,里重于表者脉呈数象;舌红为内热,白苔为表寒,见薄黄苔者为表寒渐入于里。脉证相参,为表寒里(肺)热之证。《伤寒论》中的太阳表邪迫肺证、太阳表寒里热证等,即属此证范畴。

诊断要点

凡具备主症①、②、③;或主症①、③和次症②、③、④;或主症②、③和次症①、②、③,并均见典型舌脉者,即可诊断为感冒病表寒里热证。

疑似证鉴别

1.风寒表实证与表寒肺热证 两者的表证类同。均见风寒郁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身痛,鼻塞咳嗽等。但表寒肺热证不仅外有表寒,而且尚有肺热壅盛征象,如烦热口渴,痰黄黏稠,咽喉肿痛等,这与风寒表实证的单纯“寒”象显然不同。

2.凉燥证与表寒肺热证 凉燥即是次寒,临床表现与风寒束表类似,其症状如恶寒发热,身痛,咳嗽,或见咽痛,与本证的表寒无大差异。但燥邪伤阴,故凉燥证痰少或无痰,唇燥鼻干,皮肤干燥,显与表寒里热证不同。另外,本证有肺热壅盛之象,如咳嗽痰黄,鼻煽息粗,汗出口渴等,这些与凉燥证有明显的差异。

论治法则

解表散寒,清宣肺热。

方剂选要

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本方原系《伤寒论》为“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所设。由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组成。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平喘,石膏辛寒清泄肺热。麻黄配石膏,辛温与辛寒相制为用,既能透发腠理解表散寒,又能透热于外清肃肺气。宣散不温燥,清热不凉滞。配以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止咳平喘;甘草保护胃气,调和诸药。4药合用,共奏宣肺、泄热、平喘之功。本方用于表寒里热证,可根据表寒与里热之孰重孰轻,而调整麻黄、石膏的剂量。若表寒重者麻黄量大于石膏或相等,若肺热较甚,石膏量当数倍于麻黄。但应用本方的指征应注意到,寒轻热重,咳喘气粗,口渴明显者。否则,不宜使用。

2.大青龙汤 本方即麻黄汤重用麻黄,加生石膏、生姜、大枣组成。此为太阳表寒里热证的主方。方中麻黄汤加生姜辛温发汗,以散表寒;生石膏辛寒,以清肺热而除烦躁;大枣和中,以资汗源。服药后以汗出邪散取效,犹如龙升雨降,郁热顿除,故张仲景以大青龙而命名。临证以恶寒发热,身体疼痛,汗不得出而烦躁为应用指征。由此可见,本方证其病机为表寒重于肺热,故无汗,与麻杏甘石汤的肺热重于表寒而见汗出不同。

3.定喘汤 本方是治疗肺蕴痰热,外受风寒的常用方剂。方中麻黄宣肺降气,既能定喘,又能解表;杏仁降逆平喘。两药配伍,对风寒外束所致的卫阳郁闭、肺失宣降等有宣降之功;因内蕴痰热,故用黄芩、桑白皮清肺化痰,这两组药物,是治疗表寒肺热的主要药物。另有紫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化痰,增强麻杏的宣降作用;另用白果敛肺化痰平喘,并可防止麻黄过于发散之弊;甘草调和诸药,兼以化痰。总之,本方宣、降、清三法合用,共奏宣降肺气、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适应于外有恶寒发热等表证,内有咳痰气喘等里证,特别是素有痰热,屡受风寒的患者,尤为适宜。

成药简介

1.止嗽定喘丸 即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成方制剂。(方义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儿童清肺丸 本方是治疗小儿外感时邪,内夹痰热壅肺的新型丸剂。方中用麻黄、紫苏叶、细辛、薄荷发散风寒,宣通肺气;前胡、橘红、浙贝母、瓜蒌皮、法半夏、枇杷叶、杏仁、白前止咳祛痰;紫苏子、桑皮、葶苈子泻肺平喘;生石膏、黄芩、天花粉、板蓝根清肺保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药物配伍,具有外散风寒、内清痰热的功效。临床应用本方的指征为:发热恶寒,咳嗽痰多,舌苔白,脉浮数等。

3.表虚感冒冲剂合泻白丸 表虚感冒冲剂用于感受风寒不甚,症状为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苔白等(方义见“风寒表虚证”)。泻白丸是泻肺清热剂。方中地骨皮甘淡而寒,清泻肺中之伏火;桑白皮甘寒略苦,清泄之中保护肺阴;粳米,甘草和中清肺,并能缓急。4药合用,泻肺清热,止咳化痰,多用于因肺热而致的咳嗽气喘,痰黄而稠,脉数,舌红等症。用表虚感冒冲剂送服泻白丸,可以收到外散风寒,内清肺热的效果。

4.麻黄止嗽丸合秋梨膏 麻黄止嗽丸是解表宣肺、止咳化痰的方剂。可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咳嗽、哮喘、恶寒、头痛等症。秋梨膏具有清肺化痰,养阴生津之功。两药合用,外可解表散寒,内可清热润肺,共奏散外寒清肺热之功效。临证可根据表寒肺热之轻重,酌情选分量。(方义分别见“凉燥证”与“温燥证”)

5.小儿肺热咳喘冲剂 本冲剂由麻杏甘石汤加大队清热药组成。方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泄热平喘;知母、麦冬滋阴清热润肺;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鱼腥草清热解毒。全方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祛痰平喘的作用。适用于表寒轻肺热重的证候,症如发热汗出,口渴欲饮,呼吸气促,喘憋鼻煽,烦躁不安,便干尿黄,舌红脉数等。

6.小儿麻甘冲剂 本冲剂亦是由麻杏甘石汤加味而成。方内除麻杏甘石4味外,尚有黄芩清肺热,桑白皮泄肺平喘,紫苏子降气祛痰,地骨皮清热敛汗。诸味合用,共奏解表、清热、止咳、平喘的功效。凡小儿素蕴肺热,外受风寒,以发热汗出,咳喘烦躁为主症者,可用本方加冰糖冲服。

饮食疗法

1.菜头绿豆饮 白菜头1个,绿豆芽30克。白菜头切片,与绿豆芽同煎,取液饮用。

白菜头甘平微寒,有清热肃肺化痰之效;绿豆芽甘凉,清热之力较强。两物配合,力专清肺,凡表寒肺热证以肺热痰盛为主要症状者,可用本品辅助治疗。

2.青龙白虎饮 白萝卜30克,青橄榄2枚。白萝卜切片,与青橄榄煎汤代茶饮之。

白萝卜辛甘微寒,有化痰止咳定喘的作用;青橄榄甘酸涩,善于清肺解毒化痰。两物合用,可治疗痰热咳嗽。

3.脆白凉菜 海蜇皮或头60克,白菜心60克,生姜、葱、蒜适量。将海蜇皮(或头)洗净切丝,白菜心切丝,生姜、葱、蒜共为细末,5味食品共调和一起,酌加精盐,味精、醋、香油调味,拌匀生食。

海蜇皮善清肺热,与其他数味调味食用,有清肺化痰,辛散解表的功效。适用于表寒肺热之咳嗽痰涎壅盛者。

4.苏叶鱼腥草鸡蛋 紫苏叶10克,鱼腥草30克。浓煎取汁,把鸡蛋打开搅匀,用滚沸的药汁冲鸡蛋,顿服,1日1次。

紫苏叶解表散寒,鱼腥草清肺解毒,鸡蛋养阴补肺。3味合用,外散表寒,内清肺热,并有润肺功效。

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取穴:少商、尺泽、合谷、列缺。

手法:均用泻法,少商点刺放血。本组穴位重在清泻肺热。

(2)取穴:金门、大椎、合谷、外关。

手法:均用泻法。本组穴位用于表寒不解,汗不得出,内热郁闭而生烦躁者。

(3)取穴:后溪、申脉、合谷、复溜。

手法:平补平泻,轻刺久留。用于风寒内传化热,热多寒少之证。

(4)灸法:取风门、列缺、外关、肺俞、合谷、曲池、大椎。用艾条悬灸,每穴3~5分钟。有散寒清热之效。

2.耳针疗法

取双侧气管、内鼻、咽喉、肺。强刺激,留针30分钟。

3.按摩疗法

(1)取穴及部位:大椎、风府、风池、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及背部两侧膀胱经。

手法:病人俯卧,先用掌擦法直擦背部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然后按揉风池、天柱、风府、大椎、大杼、风门、肺俞等穴,每穴约1分钟。再用三指拿两侧风池及项背两侧膀胱经,自上而下,做4~5遍,使毛发竖起,以发散解表。

(2)取穴中府、曲池、尺泽、鱼际、合谷。

手法:病人坐势。先用鱼际擦法直擦上肢内外两侧。再用三指拿法拿尺泽、曲池、合谷。再按揉中府、曲池、尺泽、鱼际、合谷。最后搓抖上肢。以清肺热。

4.拔罐疗法

(1)推罐疗法:在双侧肺俞穴及其周围薄涂一层凡士林或植物油,并在罐口亦涂少许。将酒精棉球点燃放入罐中,趁热迅速扣在肺俞穴处。待罐吸紧后,将罐体上下左右推动,6~8次,局部出现青紫色即可。

(2)水罐疗法:将玻璃火罐,装进半罐温水,用脱脂棉一小块扯成棉花绒,放在近瓶口处,用火柴燃着,迅速翻手将罐扣在肺俞穴部位(双侧),立即吸住。操作务求迅速、利落。稍有迟疑,就难以罐住,或吸力不大,容易漏水。起罐时,使病人改变体位,罐口朝上,轻按罐口皮肤,空气透入,吸力消失,罐子随手而落,滴水不洒。

(3)新罐疗法:先用酒精棉球消毒双侧肺俞穴部位,用梅花针点刺皮肤,以皮肤潮红略见血样渗出物为宜,点刺范围要小于罐口,然后拔罐。

5.贴敷疗法

咳嗽膏:瓜蒌大者1枚,川贝母50克,青黛15克,蜂蜜120克。先将川贝母、青黛混合碾为细末,再将瓜蒌(连子、皮)捣融(如系干品可碾为细末),放蜂蜜入锅内加热,炼去浮沫,入以上3味药,调和如膏。

取药膏分别摊贴于肺俞、大杼、后谿等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1日1换或隔日1换。

本膏还可内服,每次6克,配合使用,取效更速。于肺热咳喘证尤宜。

验案选萃

案一 钟某,女。初诊十一月初三日。伤寒7日发热无汗,微恶寒,一身尽痛;咳嗽气喘,咳痰不畅,痰色黄,引胸腹作痛,面赤,按脉浮紧,肺气闭塞使然也,中已化热,宜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浮萍。净麻黄三钱,光杏仁五钱,生石膏四钱,青黛四分同打,生草三钱,浮萍三钱。二诊十一月初四日,昨服1剂后,汗泄而热稍除,惟咳嗽咳痰不畅,引胸腹而俱痛,脉仍浮紧,仍以前法以泄之。净麻黄三钱五分,生甘草二钱,生石膏六钱,薄荷末一钱同打,光杏仁四钱,苦桔梗五钱,生薏苡仁一两,中川朴二钱,紫苏叶五钱,自服第二方后,又出微汗,身热全除,但胸背腹部尚有微痛,游移不居。又越1日,病乃全瘥,起床如常人。

(据《经方实验录》摘编)

案二 程某,近60岁。

一日,发热恶寒,无汗,似睡非睡,不欲转侧,神倦懒言。问之再三,才勉强答云:全身疼痛,人感烦躁。有人断为少阴证,主用姜附回阳,家属犹豫不决。按其脉浮而微数,触其两胫热,我认为属大青龙汤证……

本证属寒邪外束,阳热内郁,当用大青龙汤双解表里邪热。但又虑老人体质素弱,如发汗太过,恐导致亡阳,因此用下方:

石膏30克,麻黄、桂枝、杏仁、生姜各9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水煎,分作3次温服,每2小时服1次。叮嘱家属留心观察,如发现病者有微汗出,即须停药。

仅服2次,果全身微汗出,诸证悉除。

(据《伤寒论汇要分析》摘编)

辨治按语

本证寒热交错,表里同病,治以解表清里为法。但临床运用时,当权衡表里之孰缓孰急、寒热之孰轻孰重,施以先后轻重之治。若表急于里,寒重于热,腠理闭塞,热郁于里,则以解表为主,佐以泄热,方选大青龙汤化裁。若表寒不解,肺热壅盛,则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外宣内清。

肺乃娇脏,喜润恶燥,不耐寒热,故处于外寒内热交困时,治疗颇为棘手。散寒宜温,清热宜寒。若发表过于温燥,易使内热更焰;清热过于寒凉,则有冰伏其邪之虞。故治疗时,不但要选准方药,其用药分量也是十分重要的。日本医界曾有“汉方之秘在于量”之语,此言虽有偏激,但用药之巧与药量关系甚为密切。特别是运用仲景方剂治疗外感急证尤为如此。否则,药量的太过与不及,都会使邪热内陷,变证丛生,故不可不慎。

作者:冷方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