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说蜜蜡爆炸了?是怎么回事?

 gs老张 2017-08-18

就在刚刚,迷妹也看到了新闻推送,标题是:海边捡的琥珀爆炸了!这就让迷妹大吃一惊了。细细看了内容原来8月5日,德国一女子在海滩边捡到宝贝,是一枚琥珀,随手装进口袋。没想到光天化日突然自燃,烧了女子一身的衣服,差点还要了她的命!

其实,琥珀爆炸出事故也不是第一次了。曾有一英国男子在沙滩上遛狗,发现一块橙黄色石头,以为是“琥珀”就带回家收藏,谁知“琥珀”突然爆炸,导致他全身 12 %皮肤烧伤。

还有一名男子也是,捡到一块琥珀放入牛仔裤后口袋,没想到就爆照了。导致腿部烧伤!

本来以为是天上掉馅饼没想到是天降横祸。但是不对呀,琥珀会自燃?还会爆炸?从没听说过啊!迷妹仔细看了看他们捡到的所谓琥珀,原来根本不是,而是一种很像琥珀原石并且燃点很低的矿物——白磷。

白磷,微黄色固体状,本身带有剧毒,不溶于水,燃点低。当温度达到 34 ℃ 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导致自燃,与皮肤接触会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

而德国女子捡到的“琥珀”,就是二战期间遗落的未爆炸炸弹,呈现黄色半透明状,不小心就和琥珀搞混了。

虽然白磷弹和琥珀原石长得很像,但是还是很容易区分的。

一、真正的琥珀原石长什么样?

沙滩上捡到琥珀原石是完全有可能的,这种料子称为海飘料。当然不可能是我们中国的海边,而是波罗的海的海边。

海漂料,又叫琥珀泪珠,由一滴完整的树脂滴形成,未遭受破坏,完整性极好,圆润自然,表面有明显干缩纹,一般呈水滴状。海漂料产量稀少,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而不同产区的琥珀原石外表都有很大的区别:通常来说琥珀原石的表面通常会有一层矿皮,矿皮厚、脏、杂质多、裂痕多,种类则有快速收缩纹、蒸发纹、拓印纹、开窗纹、油料、酥皮。

保留原矿皮的称为毛料,去除原矿皮的称为裸料。

毛料

裸料

琥珀原石大小、品质差异很大,需要综合诸多方面才能确定价格。原石到底值不值得买呢?先来看看市场行情。

蜜蜡原石的价格,根据大小、品相来决定,大小品相成色不一样,价格必然不一样。随着原石热度的升高,价格必然会有上涨的趋势,所以晚投资不如早投资哦。

50-100 克的原石比较少见,价格要根据蜜蜡原石品相而定,约在 250-300 元 / 克 ;

100 克以上的原石极少,市面上很难见到,其价格最少也在 300 元 / 克以上。

琥珀成品能造假,原石也可以,而且因为琥珀蜜蜡原石的外表,有一层皮,上面有特殊的干缩纹,更加容易被奸商钻空子。所以这几种造假方式,绝对要注意!

头号公敌:马丽散

马丽散可以说是琥珀蜜蜡造假的头号公敌,专业术语叫“聚亚胺胶脂”。这东西低粘度、双组分合成高分子,能自动膨胀以填补缝隙,一般会用在工程建设中。化工厂的成本几毛一公斤,火点一下可燃烧,同样具有危险性。

鉴别方式:紫光灯,琥珀有荧光,马丽散没有。(最直接)

造假方式最多:柯巴树脂

柯巴脂的造假也耳熟能详,琥珀的形成至少需要经过四千万年(最长的达到一亿两千万年)的演变,而柯巴树脂就要短得多了,大约300-400万年左右。时间不够长,造成的结果就是质地脆弱,不堪雕琢,所以远远达不到琥珀的层次。

柯巴树脂 150 ℃就能溶解成液态,奸商们就会往其中加入昆虫、草木等内含物,等冷却硬化之后,再喷上颜色、磷光剂,表象就酷似琥珀。还可以通过烤色、硬化等处理方式,用柯巴脂来冒充鸡油黄蜜蜡、蓝珀等。

鉴别方式:用酒精涂在表面,变粘稠则为柯巴树脂。

科技含量最高:压制

俄罗斯的琥珀造假的技术层出不穷,水煮蜜蜡、压制血珀花珀、补胶灌胶珠子。之所以说压制的科技含量最高,是因为生产过程复杂,为保证颜色和透明度,还要先提纯。

鉴别方式:

1、肉眼观察,里面含有“雾状”“血丝”,或呈丝状、云雾状、絮状,是压制琥珀;

2. 强光手电、紫光手电和高倍放大镜下,压制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3. 人造琥珀就是纯假货,颗颗相同,零瑕疵、零纹路;

4. 显微镜、放大镜即可观察;压制琥珀内部气泡是长条形,有碎片搅动状和漩涡状不规则纹路。

其实很多人会直接盘玩带皮的原石,或者直接在原石上钻孔,或者进行巧妙的镶嵌设计,制成饰品,有着别样的古朴情怀。

如果需要先雕刻,则建议挑选一块表面没有明显沟、坑洞的,形状饱满的,尽可能大的原石,这样雕刻师傅更容易进行设计和构思,雕刻出精品。

天然酒壶蜜蜡原石

如果你也喜欢琥珀蜜蜡,可以点击右上角关注“琥珀蜜蜡志”,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有趣、有料的琥珀蜜蜡知识与第一手行业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