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身学习,从喜欢的事入手

 老得很优雅 2017-08-18
  昨天晚上看了一个“怎样练就好声音”的直播。一个看是很小众的爱好,却吸引了大量的听众。在互联网时代,你一定不会感觉到孤单。看去似乎冷僻的没有几个人喜欢的东西,在网络上,你也能够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直播时间有一个多小时,最高峰时人数已经接近了两万人。所以,在终身学习这条路上,总会有很多的伙伴,和你一路同行。在网络飞速发展,信息万变的时代,没有一个行业可以是终身制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和时代同步,去找到你喜欢的一件事情,不断的去追求,一定会遇到一群和你一样的人,与他们一起共同进步,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
  下面说个我的体会,与喜欢好声音的朋友,一起学习。譬如,我听高手朗读,会是一种享受,他们的表达方式令我望尘莫及。感觉不到他在读书,好像是在和你聊天,可能这就是我们新手和高人读书的重要的区别。所以,要把一段文章朗读好,或是去朗读一本好书,我觉得,自然就不能是照着书本去“念书”,而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做到“脱口而出”。因此,做到自然才是关键所在。要做到自然,只能靠反复训练,熟能生巧,才可能达到自然的效果。因为自然的口吻是训练出来的,不是“装腔作势”。
  那怎样才能朗读出一篇好文章?看来口语化更接地气儿些。但,总的来说,要忠实于原创,词语的使用最好不要改动太多,这样才能表达出对作者的尊重。只能在很少的部分,做适当的添加和删减。好的朗读,听起来不是在读,好像是在聊天,会自然得体。根本就没有感觉,你不是在读稿,而是在和大家唠嗑,自然而然就达到了表达的目的。我昨晚在得到上花上9块9,把郑老师请回家,争取多听几次,或许就能打造出一个好声音。若你也有兴趣,请留言,我可以把链接发给你。最后和你分享一段,要怎样学习,效果会更佳。
  从小就有人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自律的结果,要专注,要有一个有规律的学习习惯。但是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这些未必是好办法。那如何才能让学习更有效呢?《纽约时报》顶级科学记者凯里在自己的新书《如何学习》里面,总结了关于学习的最前沿的科学方法。        第一点,过去我们觉得要坚持一种学习习惯,但这本书里说,这并不重要,大多数人反而会因为总是变换学习或训练场所而获得更好的效果。你练习时的周遭环境越是复杂多变,你学的内容就越能记得清楚、长久,同时你学到的东西就越不会依赖于周围的环境条件。而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自己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发挥出色。
  第二点,学习要学会“分心”。当你需要集中注意力听课时,分心显然不对。但当你遇到某个难题的时候,花几分钟休息一下,上上网,看看新闻,这是一个能帮你突破难点的好办法。因为如果你真的一心惦记着某个难题,那么在休息的时候,大脑仍然会在“离线”状态下、在潜意识中继续运转,而且是跳出了那些让你受到限制的思路。
  第三点,刻意停顿也是一种好办法。当你遇到某个很耗费脑力的课题时,比如写工作报告、毕业论文等,不要往后推延,越早开始越好;然后中途让自己停顿一下, 去做做别的事情。书里还提到,把耗时而复杂的任务时不时地中断一下,会在你的大脑中“激活”这个课题,让你开始能看到、听到日常生活中任何与这个课题有关的事物, 同时也会让你对周遭这些零零散散的信息更为敏感和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