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26家上市公司扎堆购买理财 专家分析:有钱无处投

 wsc878 2017-08-18

  今年银行理财收益水涨船高,众多上市公司也纷纷选择购买理财,企图从中分一杯羹。今年以来,已有826家上市公司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累计规模达7429.8亿元,相当于每家公司花9亿元购买理财产品,参与上市公司数量、购买理财产品数量、购买理财产品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约34.7%、11%和36.8%。

  因股价暴涨而大赚的方大炭素,在购买理财产品上展示了财大气粗的形象。其8月13日公告称,拟在8月16日举行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对调整公司及子公司自有资金进行结构性存款或购买理财产品额度议案进行表决,根据上述资料,公司拟将进行结构性存款或购买理财产品额度由不超过人民币5.5亿元额度大幅增加54.5亿元,达到60亿元。

  无独有偶,8月15日,武汉本土企业周黑鸭发布公告称,公司于7月14日至8月15日期间,四次认购光大银行金融产品,耗资2.9亿元。资料显示,上述四款产品均为到期本金保护型理财产品,购买期限为3-6个月,年化收益率在扣除费用后预计于4.65%-4.85%之间,周黑鸭称,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于集团闲置资金。

  据了解,今年以来,已有826家上市公司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累计规模达7429.8亿元。资金来源主要包括IPO、定增、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闲置资金。其中,161家公司年内购买理财产品的累计金额在10亿元以上。名列投资榜单前三的是新湖中宝、五矿资本、中国动力,投资规模分别为:183.8亿元、105亿元、100亿元。

  为何今年上市公司扎堆购买理财产品?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今年资金面相比之前明显偏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偏高,个别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甚至一度突破7%,这个收益率让不少上市公司颇为心动;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目前国内工业、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依然存在。产能过剩必然会带来资本过剩,手头握有大量募集资金的上市公司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为了在最大程度上维持业绩,必然会选择这种急功近利的投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