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或为中国西王母文化起源地(下)

 耽读斋 2017-08-18


天门康家石门子岩画


在盐源青铜枝形器顶部是一对头部相对的双兽,其身体上的折线三角形平行纹饰与康家石门子岩画中大型动物的身体纹饰十分相似。但是盐源青铜枝形器因有骑于兽身之上、腰部带有刀的骑手人物形象,因此可以明确判定青铜枝形器中的对兽为对马,这又与康家石门子岩画上区七位女神之间的两处对马图像做出了完美呼应。由此可见,盐源青铜枝形器和康家石门子岩画上都出现了“双马神”的形象。


“双马神”艺术形象在晩商时期进入了我国新疆天山和内蒙古的阴山地区,并由此向古代中国的腹心地区渗透。“双马神”也顺其自然地和草原游牧民族的其他文化元素一起融入了人的信仰之中。


青铜枝形器与西王母主题摇钱树的关联


目前,学界认为四川广汉三星堆商代神树是摇钱树的远祖,直接起源应该与四川盐源出土战国至西汉铜树枝和滇池地区出土的西汉储贝器有关;还有人认为摇钱树图像有着浓厚的域外文化色彩,应该来自塞种或月氏等游牧部族影响。这里所说的游牧部族就是活动在天山一带中亚草原的游牧人群。


何志国在《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一书中称:四川发现的摇钱树多以西王母内容为主。构图具有正面、中心对称、龙虎胁侍、梯几、华盖和天门等元素组成的偶像式构图特点,表现出西王母强烈的偶像神特征。


“从这些情况看,青铜摇钱树树枝与盐源青铜枝形器存在许多一致性特点:都是树形器,无论树形还是树枝对称布局,主要人物居中,存在与主要人物对应的对兽形象,日轮变换为类似铜钱的图案,但是圆形铜钱边缘残留有表现太阳的光芒线条,同为古人思想、精神层面的具象呈现。”巫新华说。


共有的传播通道


新疆是亚欧大陆早期各古代文明相互沟通的主要通道,具有唯一性地位。正是由于这种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成就了古代西域在中国上古昆仑神话传说中的高尚地位。


在历史长河中亚欧大陆各区域文明以贸易通道、军事路线、宗教思想传播线路相互联结起来。而从天山通向中国的西南地区的通道,其实就是学界所说的“河南道”,即从天山经河西走廊或柴达木盆地进入现今的甘南地区,越过黄河沿着横断山断裂带进入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巫新华说:“距今3500至3000年的康家石门子岩画,在春秋战国时期传播到我国西南一带,并直接影响了四川盐源青铜枝形器的出现。而它则是我国西南地区汉魏时期风行一时的西王母主题青铜摇钱树的来源。所以我们认为,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中女神崇拜文化是它的文化交流源头,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有可能是中国西王母文化的起源地。”


▲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


巫新华认为,中国上古时期有关昆仑与河源的神话传说,都是由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古人记载下来的。但这些神话传说的中心却不以中原地区为主,而是以西北方向新疆的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天山为主。西王母最早产生于天山更是表明古代新疆对中国文明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无比重要。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