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时期,为何士兵宁愿拼死一战,也不愿躺下装死?|二战|抗日战争

 轻风无意 2017-08-18

相信很多人在看影视剧的人时候,都心存疑问:战争时期,很多时候明明可以躺下装死来避免身亡,为什么没有人这么做?

据不完全统计,在人类有记载的5560年文明史上,共发生大小战争14531次,俗话说“熟能生巧”,人们对于战争早已不那么陌生了,所有能琢磨的求生之路估计也早被断了后路,在古代就有许多士兵被强制征兵上战场,这些士兵内心并不愿意参战,贪生怕死的他们早就想过躺下装死的套路,那么为什么不可行呢?

二战时期,为何士兵宁愿拼死一战,也不愿躺下装死?

古代打仗的时候,通讯不便捷,多是通过击鼓、挥旗、鸣金等方式来调度军队,而古代军队的合成大都是车、骑、步构成的混合军团,随便一场战争都是上万大军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厮杀拼搏,别说是阵亡人数,光是被车马碾过、人员踩踏而死的人都不在少数。试想此时有人想躺下装死,他能成功吗?

就算躲过了人、马、车踩死的悲惨命运,也躲不过战后清点。古时候的战争中,很多奖励机制都是按斩首的人头算的,获胜的军队会清点战争,看到敌军就砍下一颗人头,以此来获得奖励或者升职。

而就近代史来看,二战时期与这个古战场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多人选择沦为战俘,也不愿意躺下装死。

二战时期,为何士兵宁愿拼死一战,也不愿躺下装死?

装死是非常考验演技和运气的。首先要沉得住气,出演一具尸体,不能翻身,不能乱动,大气不敢出,甚至长时间处于定格状态,这考验的是演技;其次要考验的是运气,就拿日本侵华时期来说,日本人会用刺刀在阵亡的我军战士身上刺下,保证对方充分咽了气,这样死得是不是很惨,也很亏?再然后考验的就是良心了,撇开特殊情况不说,当一位士兵演技和运气都过了关,通过装死来躲避死亡,在大家都以为你战死了,为其哀悼惋惜并赞叹嘉奖其勇敢时,这位士兵突然回来了,会被其他士兵嘲笑他贪生怕死的,当然,这也有特殊情况,比如为了更好的杀敌、为了更大的目标,这都是极少数情况下的。

二战时期,为何士兵宁愿拼死一战,也不愿躺下装死?

所以说,战时装死有风险,不如拼尽全力杀敌,为自己、为军队争取更多胜利的可能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