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承规

 拥抱寂寞与狐独 2017-08-18

简介

刘承规(949—1012),宋朝宦官。字大方,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父为内班都知。建隆(960一963)时补高
班,历经大祖、大家、真宗三代。曾参与封查府库,平定土民动乱,防备契丹,慰劳部队;负责规划修建城垒、玉清理应宫等,又修改茶法,制定权衡法,掌管内藏达三十年,制度严密;还签书宣微院公事,负责编馆图书籍,修《太宗实录》和国史《册府元龟》等。

刘承规屡有劳绩,官至宣政使、应州观察使,又特置景福殿使让他担任,表示对他的优宠,后改任新州观察使。死时宋真宗不上朝,亲自给他写祭文,追赠左卫士椿军、镇江军节废,谥号忠肃。史称其精力充沛,廉洁奉公,好儒学,喜藏书,能考访事实,礼待土人。刘承规虽然是宦官,但其主要工作是参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笔多方面的活动,为皇帝倚重,虽有在兴土木个浪费费等事,但总的来说,在当时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补官升迁

宋太祖

刘承规于宋太祖建隆(960一963年)中补为高班。所谓“高班”在当时属较低级的宦官。刘承规进高班,官不过从九品,相当于中下县的县尉或主簿。由于他勤奋好学,做事认真.又很精干,因而探受主子倚信。宋太宗即位后,他—举超拜北作坊副使,其宫品从原先的从九品,一下子跃升为正八品。此后、他多次奉命出京.代表朝廷处理有关事宜。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这年冬,仙游、甫田县、百丈镇等地聚众暴动,太宗闻讯后,命刘承规与通判乔维岳一起串兵前往镇压。当时夺城宋军只有三干人,而攻城之众却有十余万、形势十分危急。监军何承矩、王文质见难于坚守,想居城烧府库,然后弃城逃跑。乔维岳、刘承规对此表示反对.说:“惠泽未布,反欲屠城,此与朝廷沼意相背。”何承矩、王文质听罢,放弃了原先的错误打算,继续守城。不久,福州援兵赶到,才把这次暴动镇压下去。

太平兴国四年秋,契丹进犯按倒(今河北正定),太宗派兵迎击,并命刘承规与内衣库使张绍勃、南作坊副使李神佑等人,率师屯驻定州(河北定县)以便随时应接。是时,黄河于滑州(治所今河南滑县)决口,刘承规等又奉命治河,督士兵丁夫堵塞决口,护卫河堤。不久,便返回京都。自后,他更受重用。雍熙年间(984—987年),刘承规受命勾当内藏库兼皇城司,出为藏延路排除都监,继而又改任祟仪使,迁洛苑使。这时,刘承规已成为高级宦官了。

详定权衡法

度量衡

自汉至唐,重量单位命名有铢、两(24铢)、斤(16两);钩(30斤)、石(四钩)。房制虽然曾经把一两分作十分叫钱。而当时这个“分”的进位还未确定为钱的十分之一。其说以“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宋承唐制,沿用了钱这个名称,但是重量小单位只用到钱位,不够当时实际的需要。鉴于这种状况,淳化三年(992年)三月三日,太宗下沼有司详定秤法,把这一重任交给了司监内藏库祟仪使刘承规。

刘承规受命后对旧式权横作了仔细调查,‘发现了问题之所在。他说:“太府寺旧铜式,自一钱至十斤,凡五十一,
轻重无准。外府岁受黄金必自毫厘计之,式自钱始,则伤于重。”为此,他提出要“别制法物”,即要另外制定出适用于计量金银重量纳新式秤。

为了实现权衡的改制,刘承规认真研究了以往的权横法。他根据《汉志》有关记载,设计制造了两种新秤,即取《汉志》“子谷柜黍为则,广十黍以为寸,从其大乐之尺(指太府尺),就成二术,因度尺而求匣,自积黍而取象,以厘象造一钱半及一两等二秤。”刘承规所制造的二种秆,从秤上体现了权衡的新法。

新制二称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四:

(1)所谓一称的法则,是指十五斤等于一称,合二百四十两,即二千四百钱。其进位关系,由斤进到称,用十五的倍数;由两进到称,用二十四的倍数,一切进位都是从这二种进位法推算出来的。

(2)小单位进位法有两个系统,一者是厘毫进位法:1钱=10×1分=10×10厘=10×100毫=10×1000丝10×10000忽,这就是所谓“以分而推忽,为定数之端。”一者是絫黍进位法:1两=24铢=240,絫=2400黍,所谓“初以积黍为准”。

(3)等一钱半的称采用所谓“以取一称之法”,耶它的称量是十五分,计三百六十黍,每分二十四黍,每厘2.4黍。

(4)等一两的称采用所谓“为一称之则”,即它的称量是24铢,计二干四百黍,二十四彦为钱,计二百四十黍,2.4黍为分,计二十四黍。宋代权衡经刘承规改制后,益为精准。当时朝廷命有司,按新法夏铸铜式,制出一批新称授予大府,置于内府外府.复颁于全国各地。至是“好弊无所指,中外以为便”。

典领编史书

刘承规不但在权衡改制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而且还为内藏库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他认真检察内藏库的帐薄。组织人力进行仔细核对、整理,然后向真宗上内藏库都帐。为了加强内藏库的管理,他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条例,并于大大中祥符五年(1012),上内藏库须知五卷。

《册府元龟》

刘承规对北宋的荣法亦有刨制,他曾受命更定荣法,使茶叶经营状况有所改观后来,刘承规把有关茶法汇编一起,于大中样符二年(1009)五月,给真宗呈上《茶法条贯》二十三份。

刘承规在编纂史籍、整理图书等方面,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喜欢读书,勤学好问,接见文人,质访故实。在乎时,他重视积聚图书,而且善于分类管理。咸乎元年,真宗以三馆秘阁书籍岁久不治,命刘承规负责整理,他与秘阁校理杜镐等人一起,对图书进行分类排整,并著为目录。真宗见刘承规很能干,每当朝廷编修重要史籍时,常命刘承规典领。

景德二年(1005年),真宗让王钦若、杨亿等编修历代君臣事迹,命刘承规掌其亨。该书内容庞大,自上古至五代,分门编纂,共分三十一部,一干一百零四门,于大中祥符六年成书奏上,名曰《册府元龟》 ,共一于卷。这部书概括了全部十七史。其所引书,皆为北宋以前古本,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里面凝聚着刘承规的一份心血。

除此之外,刘承规还参与了其它支书的编修,例如,朱昂、杜镐编次馆图书籍,钱苦水修太宗实录,以及修国史、编著陨校之事,均由刘承规典领,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忠谨事君受封赏

刘承规性格沉毅,任事勤敏。他虽然很有才干.但却显得很谦谨,每当朝廷委以重任时,他总是退让,因而多次受到皇帝的称赞和封赏。至道中,太宗命刘承规与周莹同为签书提点枢密院、宣微院诸房公事。这些部是机要部门。就章枢密诸房来说,北面房掌行河北、河东路卒,及北界边防、国情事等。支差房学行调发军、湖北路边防及京东、京西、江淮、广南东路吏卒等,在京房掌行殿前步军司事,支移兵器等;兵绪房牟行诸路将官差发禁兵。此外还有民兵房、教阅房等等。刘承规面对重任,一再向太宗表示辞谢。太宗见刘承规很诚恳,便说道;“你这种谦虚退让的精神值得赞扬!”遂给刘承规加六宅使官衔。

真宗即位后,周莹为宣微使,以刘承规领眨州刺史、签书宣微院公事。当时,诸州刺史从五品。刘承规被授予此职后,多次向真宗表示辞谢。真宗经过一番考虑之后,遂准其退让宣微之务,并封赏他为庄宅使。刘承规两度辞受制命,原可同预枢密、宣微两职,大约在此之前尚无先例。

出使边境

自咸平至景德年间,刘承规历任北作坊使、提举内东与祟政殿等诸门、宫死使、勾当群牧司、提举京师诸库务、皇城使等职。并多次出使边境地区,处理有关事宜。

第一次是咸平三年(1000年),往天雄军。当时边境未宁,宋廷议倍天雄军(治所今河北大名县)城垒,刘承规奉命前往传授经画。此外,他对于环州兵力部署问题,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主张增加环州(甘肃环县)木波镇之戍兵,以便应段诸路。真宗接受了他的建议。

第二次是咸平六年(1003年),出使定州(河北定县)。这年夏天,契丹兴师攻打定州之望都,当时宋军从高阳关赶赴望都,当他们到达废村时,就与契丹耶律奴瓜所部发生遭遇战。由于副特不护主帅,畏缩逃跑,结果宋军惨败。真宗闻讯后,即派刘承规等驰泽前往按问。胡廷根据刘承规所调查的情况,惩处了一些严重失职的将领。

第三次是只德二年(1005年)春,赴河间。当时宋军于摄炽大败萎部,并缴获了大批武器。真宗听说打了胜仗,遂遣刘承规与西上闭门副使李允则赴滇州河间,核实有功人员的情况,以便评定立功将领的等级。在这次战斗中,陈元凯面部中矢,仍坚守阵地,史普指挥战斗,沉着勇敢,不避强敌……刘承规把这些情况如实上报给真宗。结果有功人员.有的被封了官,有的受到了奖励。

参与天书活动

宋真宗见刘承规掌内库多所规制,奉命出京.循公办事,劳绩显著,于是更加器重刘承规。并于景德四年(1007年)给刘承规加领昭州团练使。刘承规对主子亦更加忠顺。这年,真宗在副宰相王钦若的鼓动下,正沉醉于炮制“天书”的闹剧,刘承规也积极参与了这一制造迷信的骗局。

大中样符元年(1008年)、在宋真宗封泰山过程中,刘承规章发运使、迁昭宣使、长州防铜使。大中样符二年,真宗下令在京城建玉清昭应宫,作为敬奉“天书”的重要场所。并命丁渭主持,以刘承规为副使。该工程规模宏大,每天服没的民工达三、四万人,所用建筑材料.分别从全国各地征调。为迎合主子的欢心,拿内蘸的刘承规,亲临现场指择,大肆挥霍国库资时。屋室少有不合要求,虽金碧已具,也要把它毁掉,重新建造。有司不敢计其所费。其中长生祟寿殿的三座塑像,就用了一万两金,五千两银。这也是刘承规拿内藏以来所作的惊人之举。

刘承规一向好伺察,许多人都伯他。仅理事却能宽恕人。在建造玉清昭应宫过程中,铸铁工曾向他告发本监前后盗铜数千斤,埋藏在地里头。刘承规听罢不动声色,装作不理睬,然后秘密派人把被盗走的铜,取回归公。好像场地上没有发现什么人盗铜,一切都在照常进行。盗钢的铸铁监虽未受到追查问罪,但心中却扇怎不安。他既畏刘承规,又感激刘承规。玉清昭应宫原准备十五年建成,由于丁谓、刘承规下令夜以继日施工,结果只用了七年就修成宫殿二千六百一十区。
大中样符二年(1009年),真宗车驾出边关,渡渭河把汾阴(宝鼎县)后土。这次祭把活动,几百物供应全由刘承规安排。他根据路途山川河流状况,利用水运,把所需物资全部按时安全运到。

刘承规对真宗一片忠心,真宗也把刘承级看作心腹。真宗串百官朝陵、东封及祭后土,一去就得好长时间,刘承规则奉命留宫掌管大内公事。封把礼成后,当进秩,刘承规却上表要求退职离休。真宗没让刘承规退职,并作七言博赐给刘承规,以示敦勉。接着又封他为宣政使、迎州观察使。

因病而卒

大中样符五年(1013年),刘承规以身体有病为由,要求致仕。当时五清昭应宫尚未竣工.江宫使丁谓对真宗说:“承规领宫职,修宫建殿,藉其管辖,望圣上勿许其所请。”真宗见刘承规继续要求致仕.于是便减去他的蟹务,特置景福殿使这一荣衔授予刘承规、趴在客省使之上,以此作为对他的酬赏。同时,还封他为新州观察使。

刘承规提出把观察使那份月俸,归还给有司。真宗同意了他的请求,随即又给他复定景福殿使月俸,标准如同内客省使,并结实钱。真宗还作歌赐刘承规。

刘承规本名承珪,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真宗见他久病瘦弱,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透改珪为规。真宗虽为他改了名.但他的病并未好转。刘承规要求固私第,并托人请求封他为节度使。真宗征询宰相王巳的意见,王且说:“这不合乎祖宗之法.不可听其所请。”第二天.刘承现眼见自己危在旦夕,又对真宗说:“愿闻在廷之告.死了也眩目无憾。”真宗经过一番考虑,迟授他为左挠卫上将军、安远军节度观察留后致仕。刘承规刚刚致仕,就病故了,卒年六十四岁。

荣誉

刘承规死后,校赠为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使,赐递为“忠肃”。大中样符七年,玉清昭应宫建成,真宗又追赠刘承规为恃中,并造中使诣坟祭告。当时,二圣殿塑像配饱功臣,真宗特诏塑刘承规像于太宗像之例旁。

在宋代宦官中,死后被加说号的,刘承规算是第一个。他的像被塑在宋太宗像的例旁,被视为皇帝的功臣,同询祭把,这在宋代宦官中也是罕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