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来纨扇合收藏 大家谁不逐炎凉 德阳潮扇的前世今生

 廿氏春秋 2017-08-18

/付春敏摄影/张炜、《中国周刊》记者杨剑坤


潮扇,原本盛产于广东潮州一带,后经改良形成以竹为骨,以绢为面,以文为墨,以画为魂,并加入锦缎包边的制扇工艺,雅致精美。如今它本质的价值已不在遂人炎凉之需,却作为文化的遗存,由形式表象透射出匠人匠心,更带着时代的记录与隐喻,为世人增悦目之物,留诸多明心之想。

 

匠人撩动百条竹丝,牵引几股丝线,次第穿越如水波荡漾,丝丝缕缕织成这扇骨经纬有章、疏密有致。


四川民间采蒲叶制竹篾做扇子,除了扇风取凉,还可以蔽日,可以垫座,可以驱蚊捕萤。这样的扇子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坚实廉价,是生活的器具。扇子从寻常百姓的日常用品转变为文人仕女的袖间风雅之物,关乎扇子本身的形制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古代女子持扇,更有掩面遮羞的礼仪之需。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壁画中即有持扇宫女的形象,唐人周昉的《挥扇仕女图》和《簪花仕女图》中都有贵族女子持扇而立,明代唐寅所绘《秋风纨扇图》中,女子着素净的衣着,显娴静的神情,素净淡雅,这绢丝的团扇更已从宫廷到民间,成为贤淑女子的必备饰物,与举止礼仪相关。中国文人士大夫也将诗与画展现于扇面的方寸之间,寄托情思,展演才艺,成为身份趣味的道具。一柄扇子的价值,因人之所需,演化出更加丰富精巧的形制,凝聚了更多的才思技艺而身价斐然。德阳潮扇即是这般袖间雅物。


竹料选定后,经过锯、劈, 拆成手指宽的小竹片,再将每根竹丝精细打磨。 到这一步,才用厚竹条制 作外缘,结丝线编制, 为扇骨定型。


潮扇,追溯其名谓,原本是盛产于广东潮州一带的制扇工艺。德阳潮扇是广东潮扇与四川乡土结合改良的制扇工艺,如今传承尚不过四代,有清晰的历史记忆。1892 年,福建仙游县知县包善诚告老还乡,将四把广东潮扇带回德阳县,请当时装裱匠人黄辉庭修复其中两把潮扇的破损之处。德阳当地有形制类似的纸壳扇,以竹丝为结构,裱有硬纸壳,手绘小画,价格低廉,做工粗糙,本是日常之用。黄辉庭熟悉本地工艺,受到潮扇的启发,尝试要做出更加精美雅致的扇子。就是这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就了潮扇工艺在德阳的创新与发展。人们尝试使用韧性更好的慈竹,制作更为细密的扇骨;借助竹丝的韧性和丝线的牵缚,将潮扇方直的外缘变成弧形,看似倒置的葫芦,意喻福到,正合了祈福纳祥的大众心理。商人李宝成看好商机,与黄辉庭合伙在德阳东门崇果寺东侧开了李宝成潮扇庄,之后工艺不断改进,成为德阳潮扇的源起。德阳潮扇精致优美,纳中国书画的风雅于袖底的方寸,深得人们的垂爱,遂有机缘,成为清宫贡品,名声鹊起,虽经战乱年代,也能远销海外。


通过各式各样专用的工具, 一 把潮扇的扇骨在杨占勇先生的手中渐渐出型。


《德阳县志》寥寥几笔,难以深描这匠心的精致。和德阳潮扇省级传承人杨占勇先生小坐,看他低眉颔首,静若潭水,唯有指尖动静,撩动百条竹丝,牵引几股丝线,次第穿越如水波荡漾,丝丝缕缕织成这扇骨经纬有章,疏密有致。德阳潮扇的轻质机巧全在于扇骨的纤细,五六根一指宽的竹片聚成束,每一片都要要均匀剖成约 30 多根竹丝,每根不足毫米。大号扇面用 168 根,中号 156,小号 144, 这是定式。工匠的精神在于一丝不苟,制作德阳潮扇从选料开始就表现出诸多细微的规定性:扇骨是一年生长期的慈竹,行话隔年青,春天破土的笋,长到第二个春天正好,工匠不仅要认得慈竹的种类,还要认得它的年龄,更要精选没有疤痕虫眼的部分,去掉竹节要足够一尺二长。每个竹节都切分成手指宽的竹片,后用及其精细的动作启丝,用刀起出三层黄篾,留下不足一毫米的青竹篾,再均匀切割成约 30 多根细丝。因为近年来德阳周边环境污染,慈竹长斑,难以划丝取材。杨先生制扇,都是每年春季去组图:通过各式各样专用的工具,一把潮扇的扇骨在杨占勇先生的手中渐渐出型。宜宾蜀南竹海亲自选料。竹料回来后需要尽快改拆成手指宽的小竹片,用药水浸泡后开丝,熏蒸,以防腐防驻。待自然风吹干,此间需要给每根竹丝精细打磨。到这一步,才用厚竹条制作外缘,结丝线编制,为扇骨定型。在扇骨上裱画或者白绢,也是工匠的必修课,裱糊之后仍需要观察物象,验查湿度,以防扇面变形。最后用深色丝绢裱制扇子边缘,贴云耳,挂扇坠。制作一把这样的扇子,一个熟练的工匠需要将近四天时间,一年不足百把,两根慈竹就能满足杨先生一年制扇的要求。就为这两根竹子,杨先生每年都要亲自驾车几百公里前往蜀南竹海选料。



杨占勇先生制扇的传承源自父亲杨功源。据说家中的爷爷清末和民国时代教过私塾,做过账房先生,1941 跟潮扇祖师爷李宝成的徒弟陈昌全合作开扇庄,那一年父亲杨功源开始学做德阳潮扇,年仅 13 岁。学徒三年后,也就是 1944 年,杨功源开始经营自己的扇庄,直到 1958 年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政策的执行,德阳潮扇的第三代传人于而立之年关停了 14 年的扇庄生意,放下这谋生的活计,在当地合作社工作, 1990 年退休。就算在动荡的战乱年代,这西南偏狭一隅的德阳小县,手艺人还是可以尽享温饱宁日。县城里扇庄三十多家,精致昂贵的德阳潮扇在民国仍然销路通达,客户来自成都绵阳周边,更有缅甸印度的商人前来。富贵人家或嫁女或贺寿,都有意为自家闺秀添一把精致的扇子做纪念。



杨先生出生于六十年代,那时候父亲在合作社上班,家庭虽然分担着社会普遍的贫困匮乏,但也在稳定的福利体制之内,无需重操旧业,况且德阳潮扇在新的时代里已淡出了民间交易,曾经绫罗批身,持扇遮面的大家闺秀已经被改造,妇女的手伴标配是硕大的军用帆布口袋,闲了掏出来是毛线卷、毛线签和总也织不完的半截毛衣;就像当下的女子,手伴标配的一定是挎包和手机。杨功源先生退休之后重新开始制扇,因为自己喜欢这门手艺,自足于其间的乐趣。几个儿子中间,杨占勇最为喜好,虽然有别的营生,也常常跟父亲学习,后不曾想下岗被迫职业转型,他选择成为这一文化遗产的第四代传人。

德阳潮扇样式各异,集中国书画传统于袖间方寸,题材多样,精致优雅。


一个物件的价值,一方面取决于人们对它需求,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人们对它的投入。德阳潮扇的源起与兴盛,正是匠人的心思为其添彩,市井的品鉴为其增值。无赖世风不古,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与民国年代彻底不同,炎夏有空调制冷,户外有药物驱虫,人们对扇子的需求,无论于实用的角度还是礼仪习俗的视点,都已经成为过往,德阳潮扇再难在需求与投入中间找到平衡的一点。2006 年,德阳潮扇获得由德阳市政府颁发的德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2007 3 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授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2012 6 月杨占勇先生获得了省级德阳潮扇代表性传承人的证书。杨先生制作的德阳潮扇,鉴于工序的繁复,精力的消耗,售价已经过千;但其价格和物件本身的实用性又与民众太有距离,销售难以为继,这也是很多传统手工艺面临的困境。



汉代班婕妤,唐代刘禹锡都曾著诗《团扇歌》,借时节变迁,团扇被幽闭或弃置的意象寄托对时光荏苒,宿命起落的伤怀;明代画家唐寅在《秋风纨扇图》上提诗一首: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事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德阳潮扇的制作工艺,其本质的价值不在于生产遂人炎凉之需的用具,作为文化的遗存,它由形式表象透射出人类行为的某些价值维度: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尊于沿革,勇于创新的逻辑理性;专心致志,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还有那么多于历史中沉浮的故事,带着对时代的记录与隐喻,留赠世人这般悦目之物,诸多明心之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