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好八卦 瓷器葫芦多

 自华居 2017-08-18
菽僮说瓷2017-08-17

嘉靖时期,蕴含道教文化元素的各式器型、纹饰十分流行。

仅一个葫芦瓶,就有直口、四方、六方,上加圆下方等各种形式,花样叠出不一而足。八卦、八仙、如意等纹饰更是屡见不鲜。

明 嘉靖 青花八仙葫芦瓶 国家博物馆藏

道教色彩浓郁的器物大行其道,与嘉靖皇帝有着密切的关系。

嘉靖这个皇帝是捡来的。

如果不是武宗朱厚照荒淫无度,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玩死了,而且未留子嗣,皇位怎么也轮不到朱厚熜这个藩王世子。

明世宗 朱厚熜像 图片来自网络

尝试了皇权的好处,朱厚熜就再也不愿撒手了。幻想着能够长生不老永葆皇位,于是祈灵方术一心修玄。

《明史纪事本末》说他:“起自藩服,入缵大统,累叶升平,兵革衰息,毋亦富贵吾所已极,所不知寿耳。故因寿考而慕长生,缘长生而冀翀,惟备福于箕畴,乃希心于方外也。”

明 嘉靖 青花八仙人物图罐 天津博物馆藏

嘉靖二十一年,朱厚熜差点被十几名宫女联手趁夜勒死,只是绳套结成死扣,才侥幸得生。

经此一事,嘉靖感慨:“朕非赖天地鸿恩,遏除宫变,焉有今兹!”更加惜命。还从京师内外挑选女子入宫,供其炼制长生不老之药。

《万历野获编》记述:“嘉靖中叶,上饵丹药有验。至壬子冬,命京师内外选女八岁至十四岁者三百人入宫,乙卯九月,又选十岁以下者一百六十人,盖从陶仲文言,供炼药用也。”

明 嘉靖 五彩团龙纹罐 上海博物馆藏

由于笃信道教,朱厚熜不仅在宫中建醮修道。而且在各处大兴土木,建造道场。

《食货志》说:“世宗营建最繁,十五年以前,名为汰省,而经费已六七百万。其后增十倍,斋宫、秘殿并时而兴,工场二三十处,役匠数万人,军称之,岁费二三百万。其时宗庙、万寿宫灾,帝不之省,营缮益急……”

明 嘉靖 青花芝桃仙鹤符箓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以致嘉靖四十五年海瑞上《治安疏》:“陛下则锐情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反刚明而错用,谓遥兴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天下因陛下改元之号,而亿之曰:‘嘉靖者,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骂得世宗差点当时就把他给杀了。

明 嘉靖 青花八卦云鹤纹炉 天津博物馆藏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这样的皇帝,自然就有迎合的大臣。嘉靖那些年,天下尽出祥瑞。进献白雀、白鹿、白龟的,在其尊座偷放仙药的,说天降仙桃的大臣,往往收获颇丰。

这样的氛围之下,御器厂烧制的器物道教色彩浓厚,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明 嘉靖 青花兽纹葫芦瓶 天津博物馆藏

明 嘉靖 青花天津云鹤纹葫芦瓶

天津博物馆藏

大明王朝传至嘉靖已渐趋衰败。但这一时期的制瓷成就仍然不容小觑。虽然大件器物,制作欠佳。胎质多属粗糙,常有变形,接胎痕迹明显,常有断裂、脱底等现象。但小件器物仍然相当精细,胎质坚细釉面细润,并不输于前朝。

明 嘉靖 青花朵花纹象耳瓶

首都博物馆藏

明 嘉靖 斗彩折枝花卉纹三足炉

首都博物馆藏

这一时期,瓷器造型、纹饰日渐多样。《景德镇陶录》称:“制作益考,无物不有。”不仅四方、八方、斗形和天圆地方等,工艺难度远胜于简单圆器的异型器物大量出现,像大龙缸、落地大花瓶这类工艺难度很高的大件器物,也能够成功烧制。

明 嘉靖 青花双龙纹大缸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

此时,青花瓷所用色料是回青,发色浓艳蓝中泛紫,被称之为青金蓝、佛头青。开始较多地运用混水技法,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为后世康熙青花的色分五彩奠定了基础。

明 嘉靖 青花八仙人物图瓶 天津博物馆藏

嘉靖五彩瓷器更是大放异彩,成就了中国彩瓷历史上的一个高峰。其色红浓绿艳,绚烂纯正。制作精良的器物,完全可与永、宣青花相比美。

明 嘉靖 五彩海水龙纹盘 首都博物馆藏

明 嘉靖 五彩灵芝桃图盘 故宫博物院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