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解读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

 松林阅读 2017-08-18

张载的主要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正蒙》里,但他以这四句话著名于世,可称“四言先生”。

以我的理解,四言先生这四句话,其实是讲了过去的读书人做人的四个境界。

第一境界是为天地立心。意思是说要做圣人。这是做人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简而言之,通过努力,最后寻找到天地之规律,来为人类服务,这就是为天地立心。

文明的演进,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第一条途径是社会治理,归属人文科学范畴;第二条途径是科学技术研发,归属自然科学范畴(四言先生的时代不提倡)。

所以,有两方面的圣人,即思想领域的圣人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圣人。

以思想领域来说,诸如孔子、洛克、卢梭等等(不一一举证),是当之无愧的圣人。

对于孔子的圣人地位,过去是没有争议的,后来有较多非议。孔子可能不足以作为全人类的圣人,但他无疑是中华民族的圣人。何以?

孔子的思想理念在西汉至清末,一直被统治阶级拿来做指导思想,现在很多人通常只看到它的不足,而忽略它的重要作用。其一,孔子的思想在整个封建时代(姑且从此概念)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几千年间社会的稳定无疑有孔子很大的功劳。其二,在整个封建时代,中国周边大大小小的国家,都以家天下的形式实行统治,他们也以孔子的理念为指导思想,久之,就被中华文明同化,由此拓展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这是孔子的一个大功劳(而总被人们忽视)。所以,孔子作为中华民族的圣人,应该得到承认。

至于洛克卢梭,他们的理念催生了当今西方体制,他们都是西方的圣人。不论。

科学范畴的圣人,牛顿、爱因斯坦、阿塔那塔夫等等(不一而足),应当归入此行列。这些人的贡献不详论。

要注意的是,科学圣人的贡献有时是双刃剑,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核原子能的基础理论,但也可能成为终结人类的理论。

人文科学文明和自然科学文明的关系是道与器的关系,前者是道,后者是器。这也决定了前者领域内的圣人的地位要高于后者的圣人。其中的道理并不深澳。人类社会的国家、法律等,都归属人文科学范畴,而自然科学的研究及发展都处于服从的地位。

之所以提及上述这些,是要使人们知道做圣人是多么不易,以断绝一些人的狂念。

第二境界是为万世开太平。毫无疑问,只有帝王将相级的人物,才能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从某角度来说,人文科学范畴的圣人也可达此境界,但这些人已归属第一境界)。

说“万世”,实际是虚指,否则,地球能否存在万世都是两可之间,那谁还有这个本事建立一个与天地同寿的太平世界?应该说,只要是建立一个维持超过150年以上的太平国家的帝王,就可以说他实现了这个境界。这么说来,中国有不少人可列入这个范围,就不开列了。

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将相级人物也达到了此境界,诸如中国的周公,外国的邱吉尔、蒙哥马利等。周公制定的礼制,成为周朝的立国指导思想,开周朝800年江山,所以他有此资格。邱氏、蒙氏的贡献大家都知道,不说了。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你可以不同意。

对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的排序,那些崇尚权力的人肯定不同意。这么说吧,圣人的贡献往往是惠及全人类的,而帝王将相的贡献,其受益的一般是相对于国家或地区而言(亦有特例)。二者比较,高下立判。

第三境界是为生民立命。这是说当官的事了。说的是“为人民服务”。历史上当官的人多如牛毛,但达此境界者不多,具体就不论了。

第四境界是为往胜继绝学。做圣人难,做帝王将相难之又难,一些人在为生民立命的道上也上进无望,如何为好?四言先生在此为天下读书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乃至扬名立万之路。诸如朱熹辈,就在此道上达到最高境界。

但是,官场也不是人人可以跻身其间,而且有些人就算侥幸入仕,也说不定那天被革回籍。在这种情况下,又该如何?总该做一点事度过空虚吧。

做什么好?“士农工商”,那时候生意人地位低下,为读书人所不耻。去务工?那时打工机会少,再说,读书人也看不上眼。去务农?哎呀,汗挥禾下土的勾当,读书人做不来。咋办?为往胜继绝学呗。于是,再拿起烂笔头,写乎起来,——这总比黄巢、洪秀全们落第后去造反要好。

但是,大问题是,这些人既然不去工作,又没有头条给他们发文去争钱度曰,有朝一日终免不了要饿死。所以,四言先生的第四境界,肯定不包括这些人。

其实,人怕死,是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但死总是无法避免的,如何才能使自己达到永恒?扬名立万是唯一途径。所以,四言先生实际是指出了四条扬名立万的道路。

以上是对四言先生的揣测,可贻笑大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