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暖评 | 我们不是尊老敬老,只是敬有德之人

 风临酒把2 2017-08-18

摘要:有时候骑车载孩子上学碰到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一般司机都会给我让路,我知道说谢谢他们也听不到,骑着车也没法做手势感谢,我还是说了谢谢,每一次都说,起码我自己心安,孩子也在旁边看着听着。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那深深的一躬,让人充满敬意。我想,这几天媒体刷屏的转载报道和点赞,也是舆论的一种“鞠躬”方式吧。近日,福建莆田一老人过斑马线时,向停车礼让的车主脱帽鞠躬的视频走红网络。当事老人、88岁离退休干部闵庆昌说,车停下等候让他很感动,说“谢谢”怕听不到,所以脱帽鞠躬,这样内心比较平衡。


网友被这个老爷爷的深深一躬触动了。有的说,虽然鞠躬的少,但心存感激的人很多。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有的讲起自己的经历:有时候骑车载孩子上学碰到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一般司机都会给我让路,我知道说谢谢他们也听不到,骑着车也没法做手势感谢,我还是说了谢谢,每一次都说,起码我自己心安,孩子也在旁边看着听着。


也有人觉得这么鞠躬没人必要,就有一个网友说:本该遵守的交通法规,有什么好宣扬的。按照交通法规,这种情况下遇到老人本就应该让行,理所当然的事这么高调赞美,反而让人觉得这个社会出了问题。我想,老人的鞠躬之所以让人感到很暖,就在于他摆脱了那种“理所当然感”,没有理直气壮地觉得“别人让我是理所当然的,我理所当然应该享受别人礼让”,总觉得自己给别人添了麻烦的谦躬气质和感恩心态,传递着相互的善意。


少一些理所当然感,就会少很多正义火气。这个社会的很多冲突,都源于那种站在道德高地上、以自我为中心的理所当然感。让座的冲突,广场舞对立,路权的矛盾,那些路怒网怒,那些痛斥怒怼,哪一个不觉得自己是“理所当然”?越觉得理所当然,那种怒气就越发怒火中烧怒发冲冠,从而点燃彼此怒火瞬间情绪爆炸。


老人似乎有足够的理由“理所当然”地享受车主的礼让,88岁的高龄,走得很慢,而且这是斑马线,应该让着行人。这种情况下不礼让,应该受到谴责。――即使“理应如此”,礼让也需要车主的道德自律,毕竟这时假如车主一脚油门飞逝而过,你也不知道他是谁,很多司机就是这么干的。别人做了“理所当然”的事,义务之外也有道德和善良,也付出了“等待”的成本,这种行为应该受到鼓励和尊重。这世上很多事情,虽然看起来好像是“理所当然”,但要看到“本分”中包含的“情分”,对那种“情分”常含尊重和赞赏之心。老人的脱帽鞠躬,表达的就是这种情怀。


道德是一种相互的善意,可人们常常只把道德看成对别人的义务,自己坐享其成。一些老人之所以被批评为“为老不尊”“坏人变老”,就在于他们把很多事情看得“理所当然”:年轻人理所当然该让着自己,这个社会理所当然应该“尊老”,小伙子公交车上看到老人理所当然应该让座,打球的年轻人看到老人来锻炼了理所当然应该把场地让给自己。

一句跟帖说得好,我们不是尊老敬老,我们只敬有德之人,这个老人就让我们充满敬意。――说的就是道德的相互性。我给老人让座,你说声谢谢;我没有来得及让座,你理解可能是没注意到;年轻人辛苦工作一天也累,站一会儿其实也没多大问题;自己走得慢让礼让的车主多停了一会儿,向车主竖个大拇指;广场舞影响别人休息了,声音小一点儿,错开休息时间。老人要有能力让人尊敬,如果不那么倚老卖老,不那么觉得别人理所当然应该让着自己,冲突就会少很多。理解了道德的相互性,身上也会少很多戾气。你所理解的理所当然,在别人看来并非理所当然。


也有网友说:致敬就算了吧,也不是多伟大的事,能尽可能的快速通过斑马线就是对礼让司机的最大尊重。还有说,被礼让了我也会点头表示感谢,但是不会鞠躬,因为耽误别人时间。――你看,总怕耽误时间,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疾病隐喻,这个时代的很多问题都在于我们太追求快了,快得窒息的节奏中失去了慢的能力,慢下来,等一等;慢下来,说一声谢谢;慢下来,花一分钟倾听一下别人的看法,就不会觉得那么理所当然,心灵会平和很多。脱帽鞠躬的老人,让急着赶路的我们慢下来去思考很多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