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生态修复国际经验和启示

 houfour 2017-08-18


  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魏巍、冯晶发表在《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05期上的署名文章,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1、背景

2015年底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指导思想,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需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由粗放型的二位管理走向精细化的三维管治,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文化特色与城市品质等多个方面;以人为本,城镇化与城市功能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同步推进。基于以上的情况,国家住建部将海南省三亚市列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城市”试点,探索我国城市发展的新方式。作为规划师应该对此引起重视,响应中央及住建部号召,将专业知识应用到解决城市中的现实问题上,以负责任的态度建设宜居城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生态修复概述

2.1 生态修复的定义

生态修复至今尚没有确切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在研究对象、内容、目的、过程等方面存在争议。一般的文献资料中多存在:生态修复、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等概念,更加详细的有文献资料细分为:生态挽救、生态更新、生态再植、生态改进、生态修补等,或是生态系统重建、生态系统改良、生态修补、生态减缓、生态系统重造、生态系统更新、生态再植等。笔者认为,我国学者彭少麟提出的概念较为中肯:生态修复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与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


2.2 生态修复的意义

生态修复远远超出以稳定水土流失地域为目的种树,也不仅仅是种植多样的当地植物,“生态修复”是试图重新创造、引导或加速自然演化过程。人类没有能力去修复出自然的生态系统,但是我们可以帮助自然,把一个地区需要的基本植物和动物放到一起,提供基本的条件,然后让它自然演化,最后实现恢复。因此生态修复的目标不是要种植尽可能多的物种,而是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一个群落发展成为由当地物种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


2.3 生态修复的关键问题

通过案例的研究、文献的汇总,我们可以看出,生态修复不仅仅是多种树,不是绿化,不是简单的封禁,不是低产群落的改造。生态修复的关注点在于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生态功能是否改善、生态结构是否合理等。按照部分学者的理念,生态修复要恢复生态系统至少三个方面:一、恢复生态功能;二、恢复生态结构;三、恢复生态的可持续性。


笔者认为可以将生态修复人为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低层次,受损生态系统的乡土植被恢复,也就是通常理解的绿化或是植物的恢复阶段;第二个层次:中层次,营造生态系统,本阶段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可持续性、生态文化等方面。需要考虑人、动物、植物以及现在尚没有引起重视但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要素等。第三个层次:高层次,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3、城市生态修复概述

3.1 城市生态修复概述

城市生态系统不同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系统内部的结构、功能较自然界简单,城市生态修复一般认为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山地生态修复、水体生态修复、棕地生态修复、绿地系统生态修复。本文重点论述城市水体生态修复这一方面。城市水体参考成因的自然属性进行分类,可分为四个类型:河流、湖泊、湿地、滨海。


3.2 城市生态修复的难点

(1)修复目标难以确定

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可能的发展方向:保持生态系统的原状、减慢生态系统的退化、生态系统退化前的状态、介于生态系统退化前与原状之间的状态。人们从事的生态修复目标定为哪个阶段,为什么定于这个阶段难以界定。


(2)生态修复技术难度较大

生态系统的修复是一个“私人定制”的过程。河流的生态修复与山体的生态修复从目标、对象、技术手法有根本的区别。即使同是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大江与小河的修复手法不同;河流动植物的发育阶段不同,修复方式也有差别。所以,生态修复的技术难度较大,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做专门的研究。


(3)难以客观的进行修复后评价

生态修复作为针对自然过程的一项工作,没有一定的技术手段,是一项极为困难的工作,修复以后针对不同的评价标准,有较大的评价结果差别,目前从世界范围看,修复效果评价临巨大挑战。尤其是我国的生态修复工作,缺乏相关数据支撑。


4、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案例

4.1城市河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城市河流的一般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水量减少

城市人口增加、产业用水剧增,导致水量减少;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造成江河湖泊的阻隔,彼此之间失去了网络系统的联系,造成水量减少。使城市水系统的水文条件和物理状况发生变化。


(2)水体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而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水体,超过了河流的自净能力,使水体和底泥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使水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3)植被退化,动物栖息地被破坏

城市对水资源的利用强度和对水环境的干扰力度不断增加,水生态系统植被缓冲带的植物减少,整体的植被出现退化,导致动物栖息地破碎化,引起适宜生境空间格局的变化。


(4)城市生态景观缺失

原本清澈的河流水量减少,水体被污染,植被退化、动物栖息地被破坏、固体废弃物等丢弃,污水留下黑色的沉淀物,严重损害了城市生态景观。


4.2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案例选择的侧重

本文从国内现存的城市河流问题出发,选取国际上近年来较为成功的三个案例进行析。这三个案例各有侧重:莱茵河生态修复偏重于大尺度跨行政区划的河流生态修复,首尔清溪川生态修复偏重于“蓝绿结合”振兴城市核心区的河流生态修复,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公园偏重于结合城市雨洪控制的河流生态修复。一方面,这三个案例在河流生态修复方面较为成功,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实践检验,反响较好;另一方面,这三个案例能够对于我国现有的城市河流生态问题做出一定的方向性的启示。


4.3 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公园——恢复自然河道与新理念相结合

4.3.1 历史及问题

新加坡国土面积较小,既缺乏足够的淡水,又受洪涝、水污染的困扰,形成了一个既缺水又水患的看似矛盾局面。上世纪七十年代,为解决排洪问题,将大量河流裁弯取直,河道硬化,加冷河就在这个时期被做成三面光的形式。这些工程在当时短期内达到了工程之初的目的,但是经过三十年使用的检验,河道与运河的安全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因为河道边缘都是混凝土,每年都有市民溺水。随着时代的发展,简简单单一条笔直的中心运河已经不能满足新加坡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和景观需求。


4.3.2 策略及手段

2006年,新加坡国家公用事务局提出了“活跃,优美,清洁(Active Beautiful Clean,简称ABC)——全民共享水资源”的宏伟计划,将沟渠和水道改造成美丽的滨水环境,鼓励社区也加入保持水道清洁的工作,通过创建近水的社区空间,鼓励人们爱惜水源,保持水源清洁,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花园。ABC计划开拓了公共、私人和商业行业部门分享合作的局面,以动态、全面的方式进行城市范围内的水资源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举措,截止2030年,将有超过100多个项目被确立阶段性实施,与已经竣工完成的20个项目一道,拉近了人与水的距离。


碧山公园面积约65公顷,是新加坡国内唯一的大型公园,利用率很高,它也成为新加坡国内最受欢迎的公园,理所当然的纳入ABC计划。在具体的工作中,以规划师牵头,协调市政、水利、桥梁等专业的设计人员,多专业配合工作。具体的技术细节有:


(1)恢复自然河道——将裁弯取直的河道恢复成自然形态的河道,引入乡土植物自然化种植方式。

(2)雨洪警报——安装全面的河道检测和水位传感器预警系统、警告灯、警笛和语音通告设备,沿着河岸设置警告标志、水位到达安全节点,河流检测系统将触发警告灯、警报器和语音通报设备,提醒公园游客远离红色标记区。

(3)生态工法——采用石坡护岸等生态工法,用生态的手段达到以前人工混凝土水利工程才能达到的防洪要求。

(4)循环利用——建设用的材料更多的采用拆除后的残骸,场地内的雨水经过净化系统净化,可以直接用作公园中的浇灌与景观用水。

(5)净化群落——利用湿地植物组成净化群落对水体进行净化。


4.3.3 效果及借鉴

碧山公园在雨季发挥了绿地的生态调蓄洪水的功能,起到了良好的生态功能,减少了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洪压力,由此节省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时自然形态的河流丰富了生境使得河流两侧的景观效果生态生境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这对于我国在城市小尺度上如何利用城市河道的自然修复,用于应对雨洪等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有较好的启示。


碧山公园及新加坡ABC计划中大量的实际项目遵循的是“水敏性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简称WSUD)”的理念。WSUD最初于1990年出现于澳大利亚,作为一种新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方法,水敏性城市设计将雨水看做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强调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水文管理措施、城市水处理工程技术的整合,综合实现水的生态、景观和美学价值。这一理念的核心思想,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同,开展了许多与这一理念相似的工作,比如:美国的低影响开发技术(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简称SUDS)、日本的雨水渗透计划,以及我国正在开展的“海绵城市”工作。各个国家的叫法有区别,精神内涵较相似,我们不纠结于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从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总的思路是将雨水看做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在城市规划设计时,软硬兼修,蓝绿结合,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共同将城市的品质提升。

图1  加冷河碧山公园建成鸟瞰

图片来源:(德)迪特尔·格劳.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J].中国园林.2012(12):89


图2  加冷河碧山公园改造前

图片来源:(德)迪特尔·格劳.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J].中国园林.2012(12):89


图3  加冷河碧山公园改造后

图片来源:(德)迪特尔·格劳.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J].中国园林.2012(12):89


4.4 韩国首尔清溪川生态修复——生态修复与园林设计相结合

4.4.1 历史及问题

清溪川长10.92km,宽66m,是首尔最大的城市河流,从西向东穿过首尔城市中心。最早是首尔市周边多条小溪汇集成的河流,名字叫“开川”,意思是“敞开的小溪”,后改名为清溪川,在韩语中的意思是“清澈的山泉”。清溪川本是一条城市内部的公共性质的河流,周边有灯节、文化市场、放风筝等多样的活动。1394年汉城(后改名为首尔)被定为首都后,清溪川与汉江将城市分为两半,贵族和政府官员住在河的北面,中下阶层居住在河的南面。世宗国王时代(1418-1450年),清溪川开始作为城市下水道系统的一部分。此后的300年,河床堆积砂石,洪水泛滥,排污量也因为人口增长而加大。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难民大量涌入城市,聚居在清溪川沿岸,市中心的污水排放量大幅增加,清溪川成为整个城市中人口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清溪川填埋起来,全方位填埋于1958年启动,1961年完成。1967年至1984年,在清溪川陆续完成了建设高架路及铺设下水道的工作。到这个阶段,只保留了清溪川的地名,河流实质上名存实亡。2003年,以李明博为首脑的政府开始清溪川的生态修复工作。


4.4.2 策略及手段

清溪川的生态修复分为三个大的步骤:首先是交通疏解,其次是水体修复,第三是园林设计。


交通疏解方面:穿过市区的高架桥是承载着东西向主要货运功能,市民担心高架桥的拆除会使本就拥堵的交通更加糟糕,政府在调研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交通疏导措施,在更大的区域协调交通流线,保障清溪川区域的交通顺畅;对市民说服宣传,争取大众的理解;增加通过市中心的公共交通,倡导公交出行等工作。建成后的效果显示并没有出现交通变差的现象。


水体修复方面:首先增加清溪川周边地块的独立污水处理系统,解决现状排污问题,其次做了三种清溪川的水源补充,第一是以清溪川附近的汉江水作为主要的补充水源,第二是将雨水与地下水作为补充,第三是将中水作为备用水源,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保证清溪川河道内能够常年有清洁的水流过。


园林设计方面:首先是根据城市用地的性质,将河流分段,分别是:自然中的河流、文化中的河流、生态中的河流。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给予相应的园林设计手法,将其中大部分的水体恢复为自然水体的形态,以近自然的种植设计手法搭配植物品种。在断面形式上,因为河流与旁边市政道路的标高相差较大,采取阶梯式河道的形式,既满足行洪的需要(建成后可抵御200年一遇的洪水),也满足了游人亲近水面的需求。清溪川在园林设计中还延续了当地的历史文脉,如,恢复或保留了河流上的石桥,以现代手法复原了“洗衣角”,建设了世界最大的瓷砖壁画“正祖斑次图”,再现了朝鲜正祖出行水原华城的情景等。除此以外,修复工程还重建了鸟类、鱼类栖息地,修建鱼类通道、多孔质植被护岸、浅滩和水潭、保护自然退化地、沙石地、植物群落等现有的生态环境,姑且不论修复的细部做法在今天看来是否正确,清溪川建成后的整体效果带给人的感受是朝着生态修复的方向努力。


清溪川改造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另一个方面是在生态修复的工作中统筹考虑了城市修补的工作。政府在清溪川改造时,希望能够达到产业转型的目的,制定了“设计首尔”的规划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首先,为了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廊道,规划部门调整清溪川周边建筑布局,严格控制市中心地区的建筑高度,将原规划市中心地区建筑的高度由90米调整为70米,首尔市通过城市绿轴连通市中心与周边山体景观,城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打破了以往单调的城市轮廓,形成市区复合天际线。其次,清溪川周边文化资源丰富,有景福宫、明洞、数字媒体城、东大门广场、南山等诸多文化景观。首尔2004年市中心总体规划将这些文化景观分散在清溪川周边各自发展,各节点之间缺乏联系与互动,整个地区在空间发展中缺少内在沟通。


在2007年复兴城市规划中,规划部门移除市区内的物理屏障,增加了4条通过清溪川的轴线,将原来分散在清溪川两侧的文化节点串联起来,使得河川文化的复兴与周边的历史古迹和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相结合,形成首尔的文化中心,强化了首尔作为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文化城市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4.4.3 效果及借鉴

清溪川的改造成功极大的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人气与城市活力,使得之前老旧的商业街区再次获得发展的动力,项目的成功为民众带来了城市中难得的与自然亲近的机会,公共空间的重塑既让民众在修复自然的同时学习了解自然生态知识,并且能够带动触发城市中心区复兴。这种通过修复河道生态聚集人气,带动城市发展更新的可持续手段是城市改造的良好驱动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清溪川通过改善城市中河道的水质生态,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让城市利用内驱动力提升城市吸引力。


规划设计的手法固然重要,但是“三分匠人、七分主人”,政府领导团队正确的指导方向、坚定不移的推进更值得我们借鉴。“复原清溪川”是李明博当选2002年首尔市长的口号之一,建设期间压力无数,反对声起初不绝于耳。以李明博为首脑的政府为此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在开工之前仅与周围商家的会议就举行了4000多次,才渐渐达成共识。复原工程历时2年3个月,2005年10月1日,清溪川建成,李明博“治川有方”,受到广泛好评。半年后,他双脚泡在清溪川水中的照片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


图4  清溪川改造前

图片来源:李京鲜.韩国首尔清溪川的恢复和保护[J].中国园林.2007(7):31


图5  清溪川改造后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4.5 莱茵河生态修复实践——协调机制与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4.5.1 历史及问题

莱茵河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河流,沿河的谷地、古堡、历史小城、葡萄园为人们生动的描绘了欧洲的历史文化图景。无论从流域面积、长度和河流宽度而言,莱茵河都算不上大河,但由于其全年水量丰沛,径流年内分配均匀,水流平缓,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在欧洲的河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全长1232千米,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等九个国家,最后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二战结束后,由于沿岸国家大规模的战后重建导致莱茵河水质急剧恶化,工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莱茵河导致莱茵河河水水质劣化,河道中大量的鱼类死亡,河中生态系统崩溃。


4.5.2 策略及手段

1950年,为了安排对莱茵河污染情况的调查、提出建议、起草指南,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hine,即英语ICPR,德语IKCR,ICBR荷兰语,CIPR法语),这个组织由莱茵河全流域九国及欧盟代表共同参加的国际协调组织,委员会以“实现莱茵河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通过协调机制来促使流域内各个国家功能完成莱茵河的生态修复。


1999年,德国、法国、卢森堡、荷兰和瑞士五国及欧洲联盟缔结了新的《莱茵河保护公约》,公约从指导思想、条文到具体的实施始终以“协调”为中心和特色,在公约中的协调机制下,莱茵河重现生机,成为目前世界上国际河流治理的成功典范。与传统的虚设协调机构不同,公约第6条第2款明确赋予了ICPR的独立法律人格地位,有效地避免了各方利用委员会相互扯皮或是打着“协调”的旗号谋私利。本公约以及相关的一系列公约都是法范畴,国际签署各国都有遵守的责任及义务。


笔者认为,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在几十年来能够较好的进行协调工作,把莱茵河治理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在组织架构方面,主席是各方轮流担任,但委员会的秘书长却总是荷兰人。因为荷兰处于莱茵河最下游,受“脏水”危害最大,对于治理污染最有责任心和紧迫感,给予荷兰人较大的发言权,对于整个河流治理有利。


(2)强调协调机制与公众参与。在协调机制方面,所谓协调,不是无休止的争论,要有落实。委员会采取的是“时间限度 一致同意”的方式,委员会的决定须一致通过(特定情况下,如果投弃权票的代表团只有一个,决定仍一致通过。这需要精细化具体什么问题时,票数达到多少,委员会才可以决定决定一致通过);委员会提供的公众参与方式有三种:提供必要的信息、严格有效的听证制度、鼓励公众参与决策(这就不仅需要政府有高度的民主意识和执政水平,也需要公众具有相应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3)1986年瑞士巴塞尔附近的Sandoz化工厂仓库失火导致10-30吨有毒物质排入莱茵河中,造成当时轰动世界的生态安全事故。而此次事故,导致了协调机制的优势得以淋漓体现,使得沿河各国建立了高度的信任,促成了1987年旨在全面整治莱茵河的《鲑鱼-2000计划》,确立了以生态系统的重建作为莱茵河整治的目标[]。危机事件导致了委员会成员国建立了高度的信任感,内部的团结往往是因为外部巨大的压力所导致。


在具体的技术方面,尽量以“自然方式”治理,恢复河流自然生态系统。采取了一些列的小而有效的措施。比如将渠化的堤坝改为自然的形式,恢复自然河滩,用大块的毛石代替混凝土块,人工放养鲑鱼,在工程建设时考虑鲑鱼的生活习性,预留会游同道、觅食场所等。河流沿岸的人家根据场地设计的差异,收取不同的排污费用,比如水泥地多的人家,雨水较少下渗,将收取较高的排污费。


4.5.3 效果及借鉴

莱茵河生态修复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应及社会效应。莱茵河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水质迅速改善,由“欧洲下水道”等戏称成为历史,其河水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饮用水水源地,游人也可以在河水中直接游泳,河中的鲑鱼数量和种群也恢复到了200年前的水平,生态水平和经济价值都得到极大的恢复。更重要的作为欧洲各个国家之间协同进行的项目,其成功为欧洲合作和生态建设带来十分重大的社会意义,让公众相信了政府间的生态合作成功的可能性。


立法与公众参与有助于大尺度流域的生态修复。我国的大江大河较多,现状的大河生态修复的主要难点在于流域各个行政区划的管理者对河流的态度不一致。在跨流域的指导精神不一致的前提下,各种精细的生态修复技术行为都是事倍功半的工作。大尺度流域的管理与规划需要跨行政区域的合作,需要通过组织新的机构与新的立法来辅助,需要公众的监督与参与。


图6  莱茵河改造前  


图7  莱茵河改造后



5、小结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被列入国家五位一体的顶层设计,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之相关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美丽中国”、“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等等一系列的提法,说出了长期以来技术工作者与普通市民期盼改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心声,让我们感觉到了巨大的变化气息。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一尊重五统筹”的指导思想,让规划设计工作者振奋,一改往日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增长让路,我们可以能够有理有据、理直气壮的将山水资源的保护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结合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体会以及实际工作中的感悟,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有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5.1 重要的是价值观的转变

现行的政治体制,使得政府管理人员拥有强大的资源、人力、技术调配能力,如果其工作方向正确,能够取得世所罕见的成就,而另一方面,如果方向错误,也将带来世所罕见的破坏力。所以,城市河流乃至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成败的根本在于决策层的价值观,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是价值观的转变。所谓的价值观转变是:由城市建设的看指标转变为看质量,由粗放式建设转为精细式建设,建设宜居的城市、亲切的河流,人们愿意再次前往。一个小小的决策变化能够导致后续完全南辕北辙的结果,比如:清溪川的生态遭到破坏,起因是在世宗国王时代(1418——1450年),对于如何利用清溪川有争论,世宗国王决定接受解决近期问题观点的建议,先把这条河流作为城市下水道系统的一部分,其后导致了清溪川一些列的生态问题。


所谓技术人员价值观的转变,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认识到自己的专业仅仅是全局工作的一部分,自己的认识有局限性,要能够有多专业合作的能力,能够互相体谅与妥协。城市规划或者风景园林行业可以作为一个多专业协作的一个平台,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动员多种力量朝着一个正确的目标努力。


5.2 工作方式及目标的转变

生态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期间的运行机制尚未被完全掌握,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项目落地后需要定期的监测、回访,数据分析,及时反馈与修正。工作的方式由之前的规划、设计、实施,转交变为:前期的调研评估、规划、设计、实施、持续的监测与分析研究。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后期的监测与分析研究,比如如何界定生态修复成功与否?是以植物品种增加、植物数量增加作为标准?还是以动物的指标作为标准?如果动植物的数量及品种都增加了,那么生态系统就确实得到改善了吗?这些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来进行解答。


我们之前的工作往往是单目标的,比如:园林专业看待河道的生态修复,往往看到的是景观而忽视了行洪与生产,水利专业看待河道的整治,往往看到的是防洪的标准、行洪制导线、行洪断面是否满足、堤坝是否牢固,而忽视了生态与景观,导致了处处可见的城市河道一个断面从头至尾,硬气有余而灵气不足,所幸现在大家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正逐步改善。不用从许多的经典案例,仅仅是前文所述的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河流的建设活动可以达到多目标均好的目的。行洪、景观、历史文脉、水质净化、孩子的嬉戏与安全、老人的散步与休憩、成年人的健身与交流都应该像是一个个的细胞,健康的生长在河流这个有机体上面。


从一个规划设计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我们剖析概念、研究理论、探讨概念,其主要的目的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指明方向,能够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