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大家刘弼臣治疗小儿自汗、盗汗精彩医案分享

 水木年华138 2017-08-18


自汗案

舒某,女,3岁,初诊日期:1964年3月21日。

小儿元气未充,素体怯弱,以致腠理不密,卫外不固,而自汗频作,面黄纳呆,苔白脉缓,治当补阳敛汗,宗牡蛎散加味。

炙黄芪10克,左牡蛎10克(先煎),浮小麦10克,麻黄根5克,炒白术6克,茯苓6克,大白芍10克,广皮3克,焦三仙各12克,煨姜2片,小红枣3枚。

按:

治疗自汗,牡蛎散虽为通治之方,但是,临床时须分表里,进行辨治,更为确切,如自汗恶风、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属于表虚者,宜调和营卫,可用桂枝汤加附子,如里热逼蒸,津液妄泄,出现恶热口渴,脉象洪大者,宜清阳明经热,可用白虎汤,若汗出大便秘结者,又宜荡涤阳明腑实,可用调胃承气汤。

儿科大家刘弼臣治疗小儿自汗、盗汗精彩医案分享

盗汗案

邓某,女,4岁,初诊日期:1964年1 1月20日。

夜间盗汗,醒后即收,纳食不甘,大便干结难行,形如羊粪,苔腻脉数。

势属湿热之邪内蕴蒸腾,汗液迫而外出,治当清解,宗当归六黄汤加减,以希热解便通,庶几盗汗自止。

当归10克,生黄芪10克,制川军6克,川黄连1.5克,黄芩5克,黄柏6克,生地黄10克,生粉草3克,炒稻麦芽各10克。

二诊:药后大便已通,盗汗亦敛,纳食较增,苔腻已退,脉尚微数,前方既合病机,再拟原方接治,以巩其效。

当归6克,生壮芪10克,制川军5克,川黄连2克,黄芩5克,黄柏6克,生地黄10克,炒稻麦芽各10克,六一散10克(包煎),焦山楂10克。

按:此案为实证盗汗,故用当归六黄汤加川军通下而愈。若心虚盗汗,睡则汗出,心悸多惊,不易安卧者,又宜酸枣仁汤治之。

头条怎么发私信?手机登陆头条客户端,关注本号--点击本号的头像--右上角“发私信”功能

自汗案

舒某,女,3岁,初诊日期:1964年3月21日。

小儿元气未充,素体怯弱,以致腠理不密,卫外不固,而自汗频作,面黄纳呆,苔白脉缓,治当补阳敛汗,宗牡蛎散加味。

炙黄芪10克,左牡蛎10克(先煎),浮小麦10克,麻黄根5克,炒白术6克,茯苓6克,大白芍10克,广皮3克,焦三仙各12克,煨姜2片,小红枣3枚。

按:

治疗自汗,牡蛎散虽为通治之方,但是,临床时须分表里,进行辨治,更为确切,如自汗恶风、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属于表虚者,宜调和营卫,可用桂枝汤加附子,如里热逼蒸,津液妄泄,出现恶热口渴,脉象洪大者,宜清阳明经热,可用白虎汤,若汗出大便秘结者,又宜荡涤阳明腑实,可用调胃承气汤。

儿科大家刘弼臣治疗小儿自汗、盗汗精彩医案分享

盗汗案

邓某,女,4岁,初诊日期:1964年1 1月20日。

夜间盗汗,醒后即收,纳食不甘,大便干结难行,形如羊粪,苔腻脉数。

势属湿热之邪内蕴蒸腾,汗液迫而外出,治当清解,宗当归六黄汤加减,以希热解便通,庶几盗汗自止。

当归10克,生黄芪10克,制川军6克,川黄连1.5克,黄芩5克,黄柏6克,生地黄10克,生粉草3克,炒稻麦芽各10克。

二诊:药后大便已通,盗汗亦敛,纳食较增,苔腻已退,脉尚微数,前方既合病机,再拟原方接治,以巩其效。

当归6克,生壮芪10克,制川军5克,川黄连2克,黄芩5克,黄柏6克,生地黄10克,炒稻麦芽各10克,六一散10克(包煎),焦山楂10克。

按:此案为实证盗汗,故用当归六黄汤加川军通下而愈。若心虚盗汗,睡则汗出,心悸多惊,不易安卧者,又宜酸枣仁汤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