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福利!所有太仓人都获得了一份民生综合保险!政府买单哟~

 老年人CWK 2017-08-18





该保险居民无需投保,保险合同签订后,

本市户籍居民和在我市已办理居住证并在事发时

正常缴纳社会保险一年以上的新市民

自动纳入保障范围。

这是份怎样的保险?

  民生灾害综合保险是由市政府组织和主导,为本市居民人身和财产意外损失进行商业保险的一项惠民政策。民生灾害综合保险由“自然灾害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自然灾害房屋保险”两部分组成。



保障对象是谁?

  仓本市户籍居民,太仓市新市民(在我市已办理居住证并在事发时正常缴纳社会保险一年以上的)属于民生灾害综合保险的人身保障对象。

  凡太仓本市户籍居民在公安部门户籍登记的那一处自住房屋及基本生活设施,均属于民生灾害综合保险的财产保障范围。


保险费由谁承担?

  民生灾害综合保险的保费由政府全额出资,太仓市民无需承担任何费用





该保险保障范围是什么?


(一) 人身意外伤害保障

自然灾害造成的人身伤害;

居家期间火灾爆炸造成的人身伤害;

飞行物及其他空中运行物坠落造成的人身伤害;

意外溺水造成的人身伤害;

居家期间因意外引起的煤气(液化气、天然气)中毒和触电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

在见义勇为或抢险救灾过程中发生的人身意外伤害(不分户籍);

太仓本市户籍居民在苏州大市范围内因见义勇为发生的人身伤害;


(二)房屋保障

雷击、台风、热带风暴、暴雪、暴风、暴雨、空中运行物坠落造成的房屋主体结构损坏。

火灾、爆炸引起的房屋主体结构和生活基本设施损坏。




该保险的保障金额是多少?


(一) 人身意外伤害保障

死亡最高赔偿限额为人民币6万元;伤残按《伤残赔付比例表》确定,附加法定10级工伤,最高赔付为人民币6万元。

除抢险救灾或见义勇为过程中造成的死亡外,其余均按出险时不同年龄段分别确定赔偿额。

死亡、伤残分年龄段赔偿限额表 

发生死亡或伤残的案件应及时向110报警,并在48小时之内向太平洋产险95500或53590700报案。死亡案件理赔时需提供案发地派出所盖章的出警证明和经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盖章的医学死亡证明,否则不予赔付



(二) 房屋主体结构和生活基本设施保障

1、因自然灾害和飞行物体及其他空中运行物体坠落造成的损失,每户每年房屋最高赔偿人民4万元;

2、因火灾、爆炸造成的损失,每户每年最高赔付人民币2.8万元,其中房屋最高赔付2万元,生活基本设施最高赔付8000元;

3、因雷击引起的火灾损失,按照每户每年最高赔付人民币4万元,其中生活基本设施最高赔付8000元;


这些疑问你也可作相关了解


Q:农村户口和居民户口保险相同吗?

A:民生灾害综合保险的待遇,没有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区别。


Q:公有住房租赁户出险能得到赔付吗?

A:公有住房租赁户(无房户)发生保险事故其基本生活设施可以纳入赔偿范围,其租赁的房屋则不在赔偿范围内。


Q:见义勇为怎么判定?  

A: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在苏州大市范围内,并获得政府认定表彰的见义勇为的所有人,均属于民生灾害综合保险的保障范围。


Q:只要见义勇为就可获得赔偿吗?

A:见义勇为者在实施该行为过程中,受伤致残或死亡,可以得到民生灾害综合保险的保险赔偿,最高赔偿金额为人民币12万元。未发生伤亡的见义勇为行为,由政府另外表彰,不属于民生灾害综合保险赔偿范围。


Q:新生儿算不算保险范围?

A:只要发生保险责任事故时属于太仓本市户籍人口的,均属于民生灾害综合保险保障对象。


Q:家庭财产被盗可以赔偿吗?

A:民生灾害综合保险保障的是“自然灾害”和“火灾、爆炸、空中运行物坠落”等事故,政府给予这些事故基本保障。而其他类型的事故,仍需居民自身防范或者另行投保。


Q:所有个人房产都在保险范围内吗?

A:民生灾害综合保险是最基本的保障,房屋保险只保在公安部门户籍登记的1处自住房屋,基本生活设施只保因火灾、爆炸引起的损失,除此以外的房产和生活设施,仍需居民自身防范或者自行投保。


Q:居民居家期间发生煤气中毒、触电事故、溺水身亡等意外事故,均在保障范围内吗

A:民生灾害综合保险保障因“意外”引起的人身伤亡,但居民自杀或他杀所造成的人身伤亡,不在保险的赔偿范围内。被保险人因意外在江、河、湖泊中溺水,造成的人生伤害属于保险责任。如因吸毒、醉酒等非正常精神状态而溺水死亡的属除外责任。


Q:受轻伤怎么赔?

A:未达到伤残等级的轻伤不属于民生灾害综合保险的保障范畴。





出险后如何报案?

我市民生灾害综合保险的承办单位是: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仓支公司。出险后,请在48小时内通过以下途径报案:

1、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95500;也可拨打专线电话53590700

2、到保险公司所在各镇(区、街道)营业网点柜台报案;

3、联系各镇(区、街道)民政办、各村(居)民委员会,均可协助办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