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内战的真实原因原来这么复杂... | 地球日报

 天地人和w 2017-08-18

  美国内战(Civil War)是美国历史上最最重要的一场战争,也是美国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超过了美国在一战和二战中阵亡人数的总和。也是工业革命之后第一次大规模战争,第一次让人类领教到工业革命之后的战争有多么血腥。据估计约有10%的20-45岁北方男性和30%的18-40岁南方白人男性在战争中死亡。
  美国内战的影响在南方影响至今也无法完全抹去,一方面当初北军将领谢尔曼在亚特兰大一带的三光政策留下了严重的创伤无法完全弥合,另外一方面,也有很多南方人并不认为美国内战是一场捍卫奴隶制的战争,以致于在南方少数州镇至今还飘扬的邦联旗。
  虽然各种教科书中对于美国内战原因的解释,几乎都是为了解放黑奴,但事实上美国内战在1861年4月12日开打,在开打之后的北军连连受挫吃瘪的1862年9月22日颁布《解放黑奴宣言》,到1963年1月1日才正式命令解放奴隶。所以美国内战不仅仅是解放黑奴那么简单。那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美国内战原因钩沉
  完全解说美国南北战争,写一个月都写不完。我们只是利用最朴素的利益分析法来理清楚美国内战前后的一些利益格局,利益诉求来分析美国内战的真正成因。
  美国内战的战争的直接原因,看上去就是支持废奴的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然后南方数州宣布独立,而北方诸州则以维护联邦统一为由,打起了这么一场统一与分裂的战争。
  然而林肯在 1860 年大选时,只拿到了全国四成的选票,除了在 Vermont,在北方大部分州里,林肯也只是拿了五六成的选票,而在南方他根本就没出现在选票上。
  共和党作为一个地方性政党,获得了大选的胜 利。不过这种胜利是相当危险的胜利。前总统 Martin van Buren 在多年前的预言:执政党如果不能获得全国范围多数的支持,国家就会面临分裂的危险!
  百年后回望那段历史,我们不仅要问
  拨开历史迷雾,看清美国内战的原因对于理解当下的美国政治体系非常有参考价值。
  美国内战内战前的北方
  在1812-1815年第二次对英战争后,美国出现了开始近代工业化的有利条件。美国扫除了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最大外部障碍。大规模领土开拓和西进运动,又为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与此同时,一系列反映工业化开始的重大事件相继涌现。 1814年,波士顿商人弗胡西斯·卡波特·洛厄尔在马萨诸塞的沃尔塞姆建立了包括纺纱和水力织布的纺织厂,被称为沃尔瑟姆制度,近代的工厂在美国由此开始迅速发展。1818年全国第一条国家公路昆布兰大道完工。1825年,,全长365英里的奥尔巴尼到布法罗的伊利运河全线开通。蒸汽船航线的开通和国家公路的修建,开始了用近代化运输手段组织全国统一市场的过程。
  但是美国北方的工业革命的水平跟欧洲比是相当落后的,冶金业1810年,美国有153座小炼铁炉,年产不到6万吨,到1830年,年产也仅仅18万吨。伴随着着美国的扩张,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掀起了一次次的高潮,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是铁路,它的发展几乎是爆炸性的。按道理,铁路的爆炸性发展对于钢铁行业来说,简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就在美国铁路大发展的同时,美国的钢铁行业却几乎原地踏步,因为市场上都是廉价的欧洲钢铁。
  对于北方的利益集团而言,要想呵护自己孱弱的工业基础,继续自己的工业革命。那就必须要把关税提的高高的,这样欧洲的钢铁进不来,那北方的钢铁厂及其上下游才有活路,才有钱改进技术,再提高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于是1828 年在北方的主导下,通过了关税法(Tariff of Abominations)这让南方及其不爽。
  (大家注意这个关税变化曲线及时间点)
  美国内战前的南方
  美国在内战前是个农业国,主要出口烟草,棉花之类的原材料。虽然美国民众对于奴隶制觉得有点恶心,但也没有那么强烈反对。美国签署独立宣言的国父们也好多都有奴隶。在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人拿出废奴这一招,号召黑奴叛逃。杰斐逊愤怒的谴责英国人这法子太过恶毒。
  但是奴隶制毕竟逆历史潮流不会长久,所以各方的妥协是:
  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但限制其发展。期待奴隶制自然消亡。
  事态的发展在一段时间内确实是这样的。但是,一个发明改变了历史进程。
  轧棉机
  美国本土产的棉花质量其实不如印度的棉花。美国的棉花非常难采,难清理。一个黑人奴隶分秒不停地紧张劳动一整天,也未必能清拣一磅棉花,使之成为“一项成本很高的生成过程”,所以美国棉花出口的规模一直不大。
  但是这个问题被机械天才”伊莱。惠特尼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轻松解决了(这个惠特尼是个神人,以后有机会说说他的趣事)。23岁的惠特尼刚刚从耶鲁大学毕业,暂居格林夫人种植园期间,经过6个月的试验和改进于1793年4月12日终于制成了一台功效强大的轧棉机。
  惠特尼设计的机器构造简单,但构思精巧。机器主体为一个圆筒,筒壁安装有大量钢齿;在圆筒旋转时,钢齿强行将棉绒从棉籽上撕扯下,并运用离心力把棉籽滤除,而将棉花纤维抛出。采用这台机器,一个劳动力一天分离的棉花比以前几个月都多。用手一天只能清理一磅棉籽,使用水力或蒸汽驱动的轧棉机,每天可清理1000磅籽棉。这台轧棉机操作简便,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而且比手工方法弄得更干净。 惠特尼的轧棉机使高地棉成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作物,迅速取代烟草成为“最有价值的商品农作物”,也是全美国唯一的大宗出口货物。
  轧棉机发明之前,每年从殖民地运往欧洲的棉线大约只有400捆。1793年轧棉机投入使用之后,这个数字增加到3万捆;到19世纪,每年棉线的出口量是18万捆。轧棉机发明的第二年,棉花出口超过627万磅,短短三年间增加了40倍。
  下图是从1800年到1860年之间,棉花占美国出口的比重。在内战爆发前夕,占到了57.5%!
  于是棉花种植变成了相当有利可图的行业。而且,比起其它作物来,棉 花生产劳动强度低,男女老少都可以做。这样,种植园里的奴隶性别比例比较均衡,死亡率很低,能够保持奴隶家庭的完整,也就可以保持稳定的人口增长。
  于是到南北战争前夕,南方的奴隶总数已经有四百万!而且也由于种植园经济的巨大利润,让南方虽然越来越 富,却没有想过像北方那样发展工业等其它产业。
  美国南方的棉花主要出口到欧洲大陆,对于出口而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关税越低越好,这样产品才有强大竞争力。
  所以当北方通过提高关税的法案后,在政治斗争的框架下南方也马上推选 Andrew Jackson 当选总统,并于 1832 年通过新税法,把关税降到了大部分州都可以接受的水平。
  但这不代表着双方的和解,于是南北双方相互经年累月地在体制下做法律上的斗争,这一切都是可控的。
  狂热的宗教
  美国这个基督教国家受宗教影响非常大。在19世纪初正好又赶上了第二次大觉醒(second great awakening )。这次大觉醒跟以前最大的不一样是:以只要能主动除罪,就能完成免罪的过程。这样的教义,是有巨大的现实能动性的。
  在第二次大觉醒下,大家都要去罪,那就找找社会上有哪些罪吧,于是人们开始积极的面对那些所谓的社会上的罪,目标最大的就是奴隶制了。于是废奴也就成为社会完成自身救赎的重要标志。于是废奴运动带上了宗教救赎的色彩。
  有了巨大的教众,教会也自然成为了重要的政治力量。宗教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很容易极端化。后面的历史证明很多本可以双方和解的道路都是被这些极端分子裹挟之下彻底堵上的。
  势力范围划分
  对于南方的种植园主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土地。于是南方不停地在领土上向西扩张。北方发展工业则需要集中资源,而不是扩张。结果新领土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南方大力扩张,自然会在国会 里索要更多的议席,于是更多的蓄奴州。北方是非常不乐意看到这种情况再这么继续发展的。于是搞出了1820 年的密苏里妥协 (Missouri Compromise)。在这次妥协案中,双方同意以北纬 36.3度为界,划分蓄奴州和自由州。
  这个方案只是对于既定领土,达成平衡的一个方案。但是新增加的州怎么办?
  这个法案在1936年受到了挑战:
  1836 年,德州在美国支持下独立,并在 1945 年被纳入美国,并因此爆发了美墨战争,结果,美国大胜,获得了从德州向西直达太平洋的大片土地。北方的利益集团发现这么玩下去,如果加州德州都变成蓄奴州,北方怎么选都是输。
  于是很多阴招就出现了,比如地下铁路这种逃奴组织(The Underground Railroad)大规模从南方蓄奴州偷运奴隶去北方,南方防不胜防。
  所以 南方和北方之间需要达成一个新的和解,这就是1950年和解
  这个和解看起来很美。但是其中逃奴法案很难执行,而且在经过第二次大觉醒的基督教民众中激起了更大的民愤。
  一本畅销书瓦解了一个政党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斯托夫人)于1852年发表的一部反奴隶制的小说。这本代表废奴主义者立场的小说出版后,很快成为畅销书,极大地影响了民意的走向,并且给当初和南方州达成和解的辉格党(Whig)带来的打击。这个南方还能谈判,还能搞和解的政党在大选中彻底被击垮。这给那些试图和解的政党一个深刻的教训。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小说击垮了一个政党。
  政治框架内的种种解决方案
  在美国通常再大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框架来解决:
  然而到1960年前后,几乎所有的现行政治框架内解决方案统统失效了。
  全民公决
  加州,德州问题通过相互妥协搞定了,尽管换来的逃奴法案形同虚设。那新的州怎么办呢?
  南方参议员 Stephen Douglas提出了由新进州举行全民公决,来决定是否成为蓄奴州的法案,这就是 1854 年的 Kansas–Nebraska Act。
  一旦立法公投,南北双方党派之间就再无勾兑和解之可能了。
  1854年,堪萨斯举行公决。出现了大量跨区投票的现象。(不陌生吧)。本来只有 1500 名注册选民,但收到了超过 6000 张投票。
  而且在最后一段时间,支持蓄奴的和反对蓄奴的双方在堪萨斯附近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流血的堪萨斯(Bleeding Kansas)
  堪萨斯公投告诉大家,公投这条路走不通。
  如果真的继续投下去,那真是群众斗群众。内战可能会更早爆发。
  国会
  1856 年,南方议员 Preston Brooks 在国会山上杖击了了麻省参议员激进的废奴主义者 Charles Sumner。
  在内战前后,美国国会内部基本上已经无法达成一致。基本上在空转状态。
  国会和解之路走不通。
  最高法院
  斯科特诉桑福德案,60 U.S。 393 (1857)(Dred Scott v。 Sandford,简称斯科特案(Dred Scott case))是美国最高法院于1857年判决的一个关于奴隶制的案件,该案的判决严重损害了美国最高法院的威望,更成为南北战争的关键起因之一。
  案情:
  黑人奴隶斯科特随主人到过自由州伊利诺伊和自由准州(Territory)威斯康星,并居住了两年,随后回到蓄奴州密苏里。主人死后,斯科特提起诉讼要求获得自由,案件在密苏里州最高法院和联邦法院被驳回后,斯科特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
  最高院首席大法官 Taney 来自蓄奴州马里兰,在他主持下的高院认定 Scott 还是奴隶,理由是 Scott 作为一名奴隶,是私人财产,根本就没有权利发起此诉讼,而且,既然是私人财产,怎么能跑到别的地方这个财产就被自动剥夺了呢?这下子把废奴主义者给激怒了。
  最高法院和解,又是此路不通。
  在美国内战前后,全民公决,国会,高院政治框架下的和解方案统统走不通了。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林肯当选
  北方州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而南方的绝对利益就是不要影响我挣钱!
  有着高度政治洞察力的林肯发现了各方的诉求:
  北方:核心利益是,提高关税保护本土工业,统一的国内市场。
  南方:种植业,棉花出口。挡我财路者死。
  西部:投资,基础设施。西部广袤的疆域需要铁路这样的基础建设的支持。更需要资金的投入。
  于是林肯建立了统一战线,联合了西部和北方的的利益集团。
  而南方的民主党因为党内对废奴态度不一致,居然大选来临之际推出了两名候选人(蓝,绿)
  林肯当选为第16届总统。
  南方决定,引用宪法条款,退出联邦,成立了邦联,推出了自己的总统和首都:杰弗逊·戴维斯在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市宣誓就任南方邦联总统。
  于是南北双方都无退路可退,只能在战场上一决雌雄了。
  小结
  美国内战的原因有很多很多种,但是经济利益往往才是最最根本的原因。如果我们再看看当下美国的种种乱象,其实背后的经济因素才是关键,根本。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1820年到1864年之间的关税价格变化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