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大师,丹心向晚——记锦州籍针灸大师张缙

 阿斌辽宁 2017-08-18

文/本报记者王野 因偶然的一次病痛,接触到中医针灸,被落针见效的事实给震惊,遂对针灸及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联想到社会上对中医的争议,与医者几番探讨深谈,得到了出人意料的收获——被称为国宝级人物的一代针灸大师张缙,竟然是我们锦州人! 张缙,何许人也?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而这位在针灸界声名赫赫的人物,居然是我们锦州人——锦州黑山县半拉门镇。 说起张缙先生与中医的缘分就起于针灸,他本是西医出身,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一本针灸名家朱琏的《新针灸学》,适逢一位老同事得了重症胃痉挛,西医治疗虽有疗效但却差强人意,他按书上的方式试着针灸,同事的胃痛竟然不见了踪迹。后来同事的母亲得急性结膜炎,张缙为她针了三次,老太太的眼病也完全好了。而更神奇的一次是同事的妻子产后因胎盘残留,出血不止,医院紧急广播找人献血救命,在这紧急关头,他只扎了几针,胎盘排出,血也马上止住了!这神奇的效果把张缙自己都惊呆了!自此,张缙与针灸及中医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也从一名西医转行成了中医。 张缙先生从医60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致力于针刺手法研究、经络理论研究、针灸古典文献《针灸大成》的研究。针刺手法方面,他提出控制针感性质和传导方位的方法。经络研究方面提出循经感传八大规律性。在《针灸大成》的研究中提出“传承宜遵古,发展应循宗,创新不变异,用洋是为中”的研究思路,受到针灸界的普遍认同。不仅如此,张先生理论联系实践,完善了针灸的基本功训练、单式手法、复式手法、针刺得气和针刺补泻等理论,完成了针刺手法的国家标准化。因其对针灸的贡献极其丰硕,以至于在当代针灸界有“东陆(上海陆瘦燕)、南文(广州文介峰)、西郑(甘肃郑魁山)、北张(哈尔滨张缙)”四大针王之说,而四人之中目前已只有张老唯一健在。 到了晚年的张缙先生,除了依然执着于针灸的研究外,同时致力于针灸的传承。张缙出生于锦州,一直心念着家乡,希望能收一位家乡人为弟子,把自己一身所学回馈给家乡父老,为生养自己的家乡做些贡献。2017年在南阳的“国际微创针法高峰论坛”会上,一位受邀讲学的年轻人引起张缙先生的传承人吴滨江教授的注意!这个年轻医生叫张雷,是辽宁锦州人,是眼针学派大家田维柱教授的弟子,此次他是代表眼针学派来南阳讲学。经了解,张雷为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在锦州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青年医者,并先后师承李寿山、郭志强、白长川、田维柱等中医大家学习。会后吴滨江教授主动与张雷接触,对张缙这位从家乡走出去的针灸界的泰斗,张雷敬羡已久。当得知张老一心想找位家乡传人的心愿时,张雷高兴万分。通过了解,吴滨江教授认为张雷符合张缙先生收徒的标准,便将他引荐于张缙先生。医者重德而后言医。进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了解,张先生对这位来自家乡的年轻人的医术与人品甚是满意,他也为家乡能有这样优秀的年轻中医感到欣慰,正式收张雷为传承弟子。 在张缙先生与吴滨江教授的细心指导下,张雷在针灸方面飞速精进,不少患者在他针下受益。一位70多岁的老者右眼患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已近失明,经过张雷三个多月的治疗,已能视物,基本生活无碍;患者伊某患类风湿多年,病情严重,中西医多年治疗效果甚微,经张雷中药针灸治疗,诸症好转,各项化验趋于正常;于某某患癔病瘫痪,被家属抬到医院,经张雷一次针灸,犹如常人;一位刚刚从某知名医院出院、坐着轮椅来看病的脑梗塞患者,张雷应用田维柱先生的眼针与张缙先生的针灸手法进行治疗,结果针灸一次治疗,患者竟然能下地扶物行走!这效果令患者及家属惊喜万分,令旁观者震惊不已。如此神效也让张雷感慨万分,感慨针灸之神奇,感恩老师之授业,感叹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像张缙这样的老一辈中医大家,正是那源头,他们以自己毕生所学,累积成丰富的水源,而像张雷这样的年轻医生,就是受源头滋养、由源头流出的清泉,传承了一辈辈老医学大家的学术思想与治病理念,让我们古老传统而又具神奇魅力的中医,继续滋润万千患者,造福无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