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中华诗词论坛微刊第20期

 WENxinHANmo 2017-08-19

论坛、微群诗刊


 翠竹(回文诗) 

文/天涯客车

翠滴斑痕风日沐,林高震响遥声簌。
萃披山野绿连云,锋簇箭丛幽在麓。
寄得诗怀赋客吟,寻来影月伴书读。
坠飘窗雪冷寒天,醉饮堪扶思倚竹。


五律 迎秋

文/西上居士

昼日仍同暑,风来薄暮凉。

山虫鸣夜露,边雁叫衡阳。

月洗云空净,星垂河汉长。

闲生已半百,独爱此时光。

 

咏三国人物三首

文/观局阁主
刘备
书中三国论英雄,文武高才俱仰宗。诸葛知人应差远,主公不在梦成空。
周瑜
气概江东天嫉豪,雀台曾使筑空高。尚若今朝小乔在,公瑾墓前还笑曹。
貂蝉
含苞待放正当春,为报公恩誓舍身。除敌嫁身如意否,武功吕布算能臣。


题了空兄写竹图

文/耕艺堂

两三竿竹上云端,君子由来别样观。

隐隐蝉声浮劲节,些些疏叶报平安。

笔腾爽气清秋好,情吐烟霞大梦宽。

一夜草堂深坐久,翠微处处拂衣冠。


种菊

文/傲雪青松 

重阳金菊下瑶台,篱畔盆中处处栽。

但见青枝随柳舞,又观紫蕊伴秋开。

香驱寂寞消残梦,酒醉相思解郁腮。

欲放豪情抒雅韵,诗人漫品绝尘埃。


《七夕》(新韵)

文/捷

未使佳期一望空,多情风露要相逢;

任由岁月行从老,哪怕银河隔阻重;

云汉飞星随斗转,鹊桥圆梦会心通;

离愁别恨应消尽,天上人间此夜同。


为儿准备住校有感(新韵)

文/张立芳

行装整理有些沉,锁住眉头思万分。

风下雏鹰勤展翅,雨中小树苦扎根。

青春逐梦何妨远,老大无知最是贫。

今日留诗悲或喜,盼儿能悟浅和深。


独登白旗峰感怀

文/寒江渔人

欲剪红霞上岭颠,歌声惊起雁鸿翩。

人随日月情怀老,足踏峰峦气宇轩。

何叹无颜归梓里,应思有幸恋山川。

一腔夙志终还在,敢赋清词壮九天。


文/罗卜白菜

坐因秋月爱秋日,静美相思无敌匹。

林野容平远志空,田园累硕高情逸。

闲临碧水著文章,忍对残阳怀辅弼。

时痛郑声欺九韶,燕谈豹变云何必。


早起登山

文/王玉孚

山气方知爽,更怜晓境幽。

夜蝉犹未歇,宿露正然稠。

繁暑都消去,尘心尽不留。

登临意无限,老矣莫教休。


青玉案 梅花

文/空空

凌寒一夜红妆树。朔风至,暗香渡。疏影二三幽径舞。冰心持守,芳华难阻,何惧千山素。

经年相约长凝伫。零落成泥谁人护。辗转流光无计取。默然期许,明朝此处,再与东君诉。


【定风波 . 秋绪】

文/馨香落凡

又是长天寒露重,雾遮残柳漫苍穹。

一枕枯荷魂梦断,心乱,抬头怕见雁匆匆。

难忘当年明月夜,吟罢,篱前轻捻醉千钟。

多少新词幽曲调,谁晓,三更书尽数梧桐。


诉衷情※醉笔抒怀》

文/玉儿

凌波仙子舞荷塘,蜂蝶喜寻芳。

冰清玉洁纱曼,惊醒美鸳鸯。

观美景,沐娇阳,胜天堂。

小桥流水,蛙鼓蝉鸣,莫负韶光。


浣溪沙·关门山

文/朱革强

对峙危峦黛色轻,如烟微雨近分明。深深小径隐蝉声。

一抹云霞飞旧梦,半壶老酒醉归程。些些往事记曾经。


【沁园春】初秋闲咏

文/娄长春

叶枯天凉,月缺星寒,又是初秋。

见鸿濛峦岭,苍茫碧海,朦胧雾雨,飘渺孤鸥。

云霭苍穹,凝眸陌野,堪忆勤耕“孺子牛”。

敬前辈,寄横眉冷对,帷幄筹谋。

醉匀翰墨芳舟。咏词曲,易安共陆游。

借宋王宣纸,唐寅砚笔,前吟诗赋,后赏花楼。

图载乾坤,文装宇宙,绘览江山万代留。

有游客,赞霓虹广厦,靓丽神州。



秋色橫空
文/文質彬彬

秋色橫空,看南山遍野,淡紫黃紅。
金楓又到飄零季,瀟瀟韻意無窮。歡聲送,感觸濃。
惹浪漫、枝頭尋彩虹。片片柔情不舍,半路相逢。

離雁令人動容。引思潮回蕩,心緒迷蒙。
一封海角天涯信,輕嘆邂逅匆匆。情緣路,幾萬重。
念過往、溫馨春夏冬。落一葉題詩,常在夢中。

名家

安全东老师不但诗写的好,听说字画的也好,不过,大家不要以为安兄就只会这两下子,今天咱就让大家见识见识安老师的诗评。

拟江令九日归扬州赋
唐·许敬宗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一“逐”一“随”,已见心与江令同归矣。接下来作者撇开抒发离愁别恨之陈词滥调,而以自家篱下之菊开了多少设问作结,曲尽委婉,不思而思,愈见思深。前人谓诗贵藴藉有曲致,此诗或可逗漏一二。


山夜调琴

唐·王绩

促轸乘明月,拍弦对白云。

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


明月白云,本自美好,而于此间调琴,其人清操可知。后两句干脆挑明了说,是谓鲜花著锦更上一层,遂成警句。


江亭夜月送别

唐·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送”是必然,“横是无奈”,虚实掩映之间,既见景象,又寓人情,为主题之表达蓄势攒力。结句忽然以离群之雁为喻,而着一“泣”字,则分携契阔之情,至此已渲染得无以复加矣!古人手段,有时真不给人留条活路!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复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全诗只第二句说到“念归”,其余都是景语。处处高风,山山黄叶,真可谓三军用命八面出锋为烘托其乡愁旅恨服务也。


夜送赵纵

唐·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用典贵巧,贵切,如盐之着水,化融无痕。此处送赵纵而用赵氏连城璧之典,差可副之。至于结句,则无非从“璧”生发,以颂扬主人公品操之美好,明明如月,沐照“前川”罢了。


南行别弟

唐·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人雁分飞,而人实不如雁也。此虽是起兴,也是以之设喻。一个“不知”,已暗示归期之遥遥,而与雁“同归”不过是一种奢望罢了。全诗字面上虽平易,却句句“别”意充盈。设今人为之,不定枉费多少笔墨,唯恐人不尽知也!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前两句平常语,仅敷陈其事;后两句平常语,却是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却无,人人或曾经历,人人不曾道出。所以老宋高明,并因此二句,成就了他旷世诗名。


汾上惊秋

唐·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度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不可闻,不忍闻也。自古秋心为愁,况是北风吹云万里渡河汾之际。一个“惊”字,个中滋味,胜似千言万语。


春雪

唐·东方虬

春雪满空来,触处是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春雪如花跟美人如花一样,设喻没什么新鲜的。新鲜在于:因雪而不辨孰是真梅孰是假梅!此一问趣味顿生,也使春雪画面顿时飞动起来。


自君之出矣

唐·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若满月,夜夜减清辉。


结两句,可称奇喻。随着满月渐亏,光辉转暗,此思妇是越来越绝望了。人或问:夜夜减清辉,抑相思之日以递减乎?此真门外汉谈玄未入肌理也。实则此处与“思君令人瘦”或“衣带日以缓”同意也,言思妇思君,致容颜瘦损如满月之辉夜夜递减,一日不如一日也。


蜀道后期

唐·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为客既久,思乡愈切,一天天掐着指头度日,算着回归的日子。可秋风竟然先我入洛城了!表面看是怨及秋风,实是伤己之不如秋风也。套句现成话就是:风犹如此,人何以堪!


绝句二首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新燕子,沙暖卧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第一首,一句一景,连成一轴手卷,徐徐展开,尽是春景。所不同者,前二阔大,后二新巧。前二是大背景,后二是小点缀。一“融”一“卧”,便灵动了。


第二首与一首较,有同有不同。同在依然有景,碧,白,青,春色陆离,而花下着一“燃”字,则春光之热烈真跃跃然欲搏人也。不同在于此首从纯写景中跳将出来、由景及于人了:今春又将过去,而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归去哦!——其笔致与内含与一首不一样了,变化了,丰富了。倘又还是四句景语罗列,有何看头?老杜精怪万状,自然不会这么呆笨!更何况如此一结,遂跟他一贯的家国情怀挂上了钩,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非因无人送酒,盖因路远而不及其家也。一个“强欲”,多少愁思!然若无结句之波澜,亦止平平。作为九日感情寄托之物,“菊”,此时恰到好处的登场,并悬想应傍战场开,其中多少意思,自己味去吧。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的诗恬静,安闲,尤其山水小绝,多读有静心向佛之功。来看看接下来的几首。先看这首:人闲与桂花之落与不落、夜静与春山之空与不空,有么子关系呀?不过诗人之主观臆想也。而月出居然能使鸟为之惊,足见春涧之闃静也。此为层层设色,步步紧逼之法,意在渲染其空静也。


上图配画作者为大中华诗词论坛版主草桥先生

大中华诗词协会

总编:陈智

本期编辑:深南    穿越梅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