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做法好在哪?
让我们一起看看
↓↓↓
如果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那么农村文化礼堂 则是凝聚一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8月17日至18日,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黄岩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市的100多名代表,学习考察黄岩区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紧紧围绕“文化礼堂 精神家园”的发展定位,坚持“建管用育”一体化理念,黄岩已高标准建成119家示范性农村文化礼堂,相继创新出理事会负责制、乡村大使驻堂、星级管理等制度,为推进文化礼堂常态化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四清、省文化厅副厅长叶菁和全省各地参会人员,一路下来看了不少文化礼堂。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海燕致辞 目前黄岩区有三星级文化礼堂61家;二星级文化礼堂39家;一星级文化礼堂19家。 黄岩做法好在哪? 让我们一起看看 ↓↓↓ “一二三”星级评定 明确量化分类。制定文化礼堂规范运行考核办法,明确组织建设、文化培育、特色加分等8大项34小项的量化评分标准。每年年底对已建文化礼堂开展集中考核并统一挂牌。 实施以奖代补。区财政根据考核结果,分别给予三至一星礼堂每年3万元、2万元、1万元的专项管理奖励资金,各乡镇街道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予以配套奖励。 推动争先进位。文化礼堂星级评定有效期为一年,每年按照考核办法重新评定,推动形成礼堂间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红黄绿”绩效督查 亮牌公示,落实定期督查。组建区级评估组,实施“一季一督查”,明确绿牌通过、黄牌警告、红牌处罚三个等次。对管理规范、活动正常的礼堂予以“绿牌通过”;对管理缺位、开放时间不正常的礼堂予以“黄牌警告”;对场地挪作他用、出现违法违纪情况的礼堂,予以“红牌处罚”。 南城街道山前村文化礼堂 挂钩考核,落实惩戒举措。对黄牌警告的文化礼堂下发整改通知单,暂停其星级评定资格和管理奖励,予以年度绩效考核扣分。若6个月内整改到位,则撤销黄牌警告并按一星级礼堂标准补发奖励。对红牌处罚的文化礼堂定为年度绩效考核不合格,取消管理奖励及所在乡镇街道的考核评先资格。 整改提升,落实定向指导。邀请高校设计团队、文艺家、本地乡贤组建“专家指导团”,对受到黄牌警告的礼堂开展专项指导。 “点线面”覆盖 宁溪镇白鹤岭下村文化礼堂 点上以自主自治抓提升。在全区119家文化礼堂实现理事会设立全覆盖,择优11家三星文化礼堂实施法人登记,使其具备独立的对外民事交往和资金自主权。全面推广“乡村大使驻堂制”。 屿头乡沙滩村文化礼堂 线上以结对共建抓联动。将礼堂串点成线,组建“理事会轮值联盟”,开展文化礼堂“互学互比互看”,围绕内部管理、日常运行、活动开展等开展常态化交流共建。 面上以项目支撑抓引领。突出礼堂活动的价值导向,建立区级“服务大菜单”,由各礼堂自主点单,免费配送43类文化服务活动。 以文化人 泽被乡里 看台州是如何打造农村文化礼堂的 ↓↓↓ 市委书记王昌荣 在市委五届一次党代会上指出: 以文化价值为核心提升城市内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互促共进, 以农村文化礼堂、和合书院建设为抓手,实现“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 今年以来,台州紧紧围绕“提质扩面、常态长效”这一主题,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定位,着力抓好农村文化礼堂“五项制度、十项活动”长效机制建设。截至7月底,全市新建农村文化礼堂105家。 目前,全市累计共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038家,累计建成数居全省第一。 建设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文脉,提升乡风文明。眼下,农村文化礼堂这棵参天大树,正根植台州这片沃土,枝繁叶茂,绿染乡野。 紧盯目标抓扩面 “比上班还准时。”黄岩江口街道上辇村村民余国华这样形容傍晚时分村民们对文化礼堂的热情。 自2013年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来,黄岩“建、管、用、育”一体推进,高标准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19家。与此同时,当地全面实施广覆盖、多维度、立体式的“星级管理体系”,以“一二三”星级评定、“红黄绿”绩效督查、“点线面”覆盖引领为主抓手,推进文化礼堂常态长效发展。 见一叶而知秋。“黄岩样本”见证了台州文化礼堂的建设发展历程。 根据省里要求,到2020年台州市将建成1700家高水平的农村文化礼堂,覆盖全市80%以上农村人口,其中1500人以上的建制村将全部建成、覆盖率100%…… 任重道远,砥砺前行。为确保目标如期实现,台州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纳入市、县(市、区)两级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椒江近年来财政投入2310万元、争取省补资金246万元,共建成农村文化礼堂77家,其中8家被评为市级示范性文化礼堂; 平时生活在兆桥,感觉不到什么变化,参观了村文化礼堂才发现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了。 椒江区洪家街道兆桥村村民王辉 天台以乡音、乡情、乡俗为引子,探索“文化众筹”“院企联建”等方式,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和合书院”建设,目前该县乡贤投入农村文化阵地项目的建设资金已达7700多万元; 仙居通过科学修缮旧书院、改造废弃祠堂,将当地历史传统与特色文化合理布置,实现了历史原貌和时代特色相融互存…… 围绕中心强服务 悠扬动听胡琴声,噼噼啪啪檀板声……在仙居县田市镇水阁村文化礼堂,这样的场景时常上演。“有了文化礼堂,我们老年人戏曲队就有了用武之地。乡亲们都很开心。”水阁村村民张达土满脸笑容。 服务群众, 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落脚点 台州建立了市、县两级涵盖文艺、宣讲、科技、教育、卫生等内容“大菜单制”,服务项目就有近500项,可供农村文化礼堂按需点单。 在临海,当地精心打造市级文化礼堂服务菜单,今年以来已开展了图书电影进礼堂、“美丽非遗”进礼堂等系列活动,送图书15000多册,送电影600多场,送非遗展演53场; 在黄岩,当地建立了区级“服务大菜单”,今年上半年已免费配送43项580场(次)文化服务活动,当地各文化礼堂已开展各类活动1005场次…… 建章立制, 是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运营常态化的保障 路桥实施农村文化礼堂文化指数提升工程,引入社会化测评机构对文化礼堂建设成效进行全面评估; 三门制定出台了《三门县农村文化礼堂星级管理试行办法》,推进文化志愿者等六支队伍的全面强化; 自从村里有了文化礼堂,文化活动就多了起来,看电影、阅览书籍、跳排舞,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 三门县亭旁镇芹溪村村民卢云 温岭出台专职管理员聘任考核制,保障了农村文化礼堂的常态运行……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今年台州市研究出台了《市委办、市府办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全市各地围绕工作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了队伍建设、激励保障等制度,推进文化礼堂运行规范化、制度化。 突出品牌育文化 “耕读传家”是路桥区新桥镇金大田村的文化传统,也为文化礼堂的建设注入了灵魂。村史民俗、农耕文明,都成了金大田的文化符号。 “乡情乡愁”是乡村社会的集体记忆,挖掘、唤醒这些乡村记忆,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动力。 培育礼堂精品文化、丰富礼堂文化内涵,是深化台州农村文化礼堂发展的一大方向。 温岭市泽国镇依托现有书院,开展了“阅润童心”亲子阅读、“和合致远”国学诵读活动,吸引当地学生、家长1000多人次参与; 玉环构筑市、乡、村三级“传统文化联盟”体系,目前已形成30多个文化礼堂阵线; 天台以街头、龙溪等乡镇为试点,积极探索“和合文化”进农村文化礼堂…… 今年,台州以开展2017“醉美乡村”农村文化礼堂精品文化十大展赛活动为载体,推动各地礼堂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到年底,市里将选取各县(市、区)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中的优秀节目来举办台州市“我们的村晚”展演活动,以全面展示礼堂文化。 各地在培育礼堂文化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品牌。 仙居县不断完善草根讲师进村坐堂机制,激发农村文化礼堂活动;三门每年以“爱在三门、乐在礼堂”为主题,开展农村文化礼堂节庆秀等系列活动…… 6月11日上午,玉环市沙门镇日岙村国学经典诵读班在该村孔子文化礼堂开班。 点赞文化礼堂! 点赞精神家园! 编辑:剑风 校对:逗丁、一舟 审核:旭敏 台州发布综合台州日报、黄岩发布、无限台州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