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克胡哲·希望的使者》观后感

 追梦一往无前 2017-08-19


 

在香港凤凰台的《鲁豫有约》栏目中,看了《尼克胡哲·希望的使者》的电视片,我深受感动,很受教育和启发。

尼克胡哲,198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出生时就没有四肢,只有一双残缺的脚。他热情、乐观,爱冒险;1990年,被授予年度澳大利亚杰出公民。
他获得会计和金融企业双学位,是成功的房地产和股票投资者,拥有自己的企业,并担任总裁。2005年,被授予澳大利亚年度青年。

他是闻名世界的演讲家。他曾经到过25个国家,进行过1500多场演讲,拥有数十亿听众,与37万多人拥抱过,感动着世界上千千万万人。
   
看了《尼克胡哲·希望的使者》的电视片后,我有两点较深的感想和体会。

一、乐观、自信,勇敢面对,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尼克虽然出生时没有四肢,但有父母的呵护,他并不消极、颓废,而是乐观、自信,勇敢面对。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严重的残疾,而是正常人,只是“缺少一些小零件”而已。尼克说:“因为我仍有‘小鸡腿’(残缺的腿)而感恩”。从小时候开始,他就认为;健全人能做的事,自己也能做。因此,三岁时学游泳,十二岁时敢和别人打架,七年级时做学生领袖,十七岁时开始演讲。尼克说:“恐惧比残疾更可怕”。他勇敢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在他的努力下,他学会了许多生活和工作技巧,穿衣、梳头、刷牙、做饭、开电动车,用电脑打字,踢球、骑马、跳水、潜水、冲浪;在学校里,尼克曾夺得过学校手板球的冠军。他与正常人几乎没有区别。

二、永不言败,努力奋斗,一切皆有可能。尼克十七岁时开始演讲,但开始时被人拒绝了五十二次。尼克说:“我想到了托马斯·爱迪生,为什么他在9999次失败后仍然继续试验,因为他知道,他的发明成功时将会带来巨大的成就和满足,只要能成功,就值得去再试一次,值得再失败一次。”尼克还说:“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四肢齐全、五官端正,并无残疾,不是白痴,就是缺少自信,不敢正视困难和挫折,更经受不了灾难的打击,最终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甚至一命呜呼。信念、信心与自信,是人的精神支柱。自信才能自立。尼克的例子说明:自信是前进、成功的力量源泉。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经过困难、挫折与灾难的考验和磨,人变得更加成熟与稳重,变得更加聪明与智慧,为日后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失败是成功的中继点和加油站,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人要自信。要知道,在世界上,最可相信和依靠是自己;自己不相信和依靠自己,自己还能相信和依靠谁呢?能依靠他人过一辈子生活吗?尼克能做到的,没有残疾的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呢?只要肯迈步,路就会在自己的脚下延伸……

我们不要怕困难、挫折和灾难,因为它们与学问、成功是孪生兄弟。有它们的存在,才有学问与成功的存在。要想收获学问、取得成功,就应该正视它们,善于与它们打交道。当战胜困难、挫折和灾难之时,就是收获学问、取得成功之日。残疾的尼克能战胜重重困难和挫折,取得成功,没有残疾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战胜重重困难和挫折,并取得成功呢?

尼克胡哲—希望的使者。乐观、自信,勇敢面对,永不言败,努力奋斗,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追梦1979

201012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