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话题】时光从未静止,却定格了她最美的样子

 有空的时候 2017-08-19


纪录片海报


红颜弹指老,都是悲观者低沉的宿命,金装玉裹的枷锁没能束缚她,严苛规整的皇室也没有改变她,争议不曾让她的眼角展露风霜,遗憾散场的婚姻,也没能没收她的笑容。


 《戴安娜,我们的母亲》 




二十载似水年华匆匆逝去,佳人难再得。影片却从她的两个儿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的视角,来追忆戴妃生前的点点滴滴。翻开那本厚重深沉的相册,诸多美好温馨犹在眼前,还有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率真、顽皮、风趣幽默。


“这是我们兄弟两人首次从儿子看待母亲的角度谈论她。

她是我们的妈妈,并且永远是我们的妈妈。”


——哈里王子

在两位王子的口中,戴安娜王妃“是最调皮捣蛋的家长”,她懂得皇宫以外的生活,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们去体味普通家庭的温暖,“时不时带我们去吃汉堡,偷偷带我们溜进电影院,或是开车带我们行驶在乡间小路上,把她老派宝马的车篷敞开,播放着Enya的歌。”



直到现在,威廉王子依然是伦敦最大的流浪者收容中心“旅途之家”的常客,他到了那里会和每一个人闲话家常,乔治是否长高,布莱恩的抑郁症有没有好转……这一切都得益于他12岁时,母亲戴安娜带他来到这里,“他从不害怕弄脏双手,就像他妈妈一样”。



她不曾宣之于口的爱,孩子们全部都记得,他们内心都有母亲浇灌的柔软之地,怀着伤痛与怀念,不停冒出新芽长成参天大树。没有浓墨重彩的煽情,只是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令人毫无防备,泪湿衣襟。


廿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当年幼童如今已为人父。戴安娜香魂已逝,可在她的孩子们心中,她有着活泼俏皮的小趣味,也懂得感恩悲悯的大道理,世人眼中她美成了传说,可让她的孩子们心心念念的,却只是她掌心的纹路。


 华服、美人和“珍珠泪” 



戴安娜的美,可以跨越国界与时间,她之所以成为“人民的王妃”,绝不仅仅靠着精致外表,她的一切都无可替代,无论品味、风格还是腔调。有美丽、爱心和善良依傍,她短暂的人生照样活得壮阔。


她的“世纪婚纱”,凝结了无数少女的花嫁梦想。那件长达25英尺(7.6米)的象牙白珍珠婚纱,以Stephen Walters塔夫绸为主要面料,一万颗珍珠的点缀,让她行动处自有灼人光华,华丽的羊腿袖和头纱,映照着她幸福的嘴角,这件由David和Elizabeth Emanuel夫妻共同设计完成的婚纱,可谓是时装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的身上既有清浅柔美的仙黛粉,也有艳光夺目的皇家蓝;她的裙摆总是恰好位于膝盖,不似女王那样严肃刻板,又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迷人的双腿;她爱穿中跟尖头的Jimmy Choo,我们熟悉的It Bag——Lady Dior和Tod’s的D-Bag,都以她命名……


她一共登上过四次《VOGUE》的封面,是当之无愧的风格偶像——1981年,戴安娜首次登上英国版《VOGUE》八月刊封面,由传奇摄影师Lord Snowdon拍摄。她生前共登上过三次《VOGUE》封面,逝世后,她的旧照片也成为纪念特刊的封面。


出席影片《九日女王》首映礼时,换上一袭亮片长礼服的她闪耀夺目,如同一尾艳光四射的美人鱼,举手投足闪现绝代风华。


1985年,戴安娜身穿Victor Edelstein的天鹅绒晚礼服与电影明星John Travolta在白宫晚宴上共舞。这件礼服被她生前造型师Anna Harvey称作是:“王妃风格转变的开始。”华丽的天鹅绒包裹着她纤秾合度的身体,盛装丽服之下,她高贵骄傲如同天鹅,而这件载入史册的晚礼服在2013年以24万英镑的高价售出。


1994年,查尔斯王子被立为王储25周年,在电视上公然向卡米拉表白,好事者多么想看到戴安娜黯然神伤的样子,然而深知“一段婚姻,三个人太拥挤”的她,以一身 Christina Stambolian露肩黑色晚装亮相,佩戴她最爱的蓝宝石,举手投足散发迷人魅力,这条裙子,被后世封为“复仇小黑裙”。


戴安娜王妃佩戴多次的王冠,有一个凄艳的名字——珍珠泪,1914年玛丽女王将其命名为'The Cambridge Lover's Knot Tiara',这顶王冠遍镶珍珠与钻石,上面水滴状的珍珠如此形似眼泪,并传说每一个戴上这顶王冠的女子,都会因为婚姻不幸而命途多舛,当王妃将伊丽莎白二世赐予的“珍珠泪”王冠佩于金发之间,她娇美的面庞被映衬地愈发璀璨,可她的婚姻却刻上了哀婉的注脚。


 永远的纪念 



人们关于美的定义,总是众说纷纭,可戴安娜的善良亲和,就像一缕清风,蕴于高贵端庄的外表下,不仅给了民众一个美满幸福的王室童话,还无形中让冰冷严肃的王室多了几许温情,所以无论她离开我们多少年,都有人永远将她的音容笑貌镌刻于心田,不仅局限于她的英国臣民。


今年,英格兰的春天来的特别早,肯辛顿宫内,为留念戴妃逝世20周年而种植的12000株鲜花竞相怒放。除了以戴安娜王妃命名的“戴安娜郁金香”、波斯百合和桂竹香,园丁们还采购了3500盆白色勿忘我——它是戴安娜最喜欢的花朵。


而在肯辛顿宫内,《戴安娜:她的时尚故事》( Diana: Her Fashion Story)展览正在举办,二十五套戴安娜王妃穿过的经典衣衫在此展出,从全球各地闻讯而来的人们,总是想窥得那些精致造型和潮流风格的背后,她不足为外人道的细密心事:


掷地有声的格纹,用皇室的图腾诉说着新婚燕尔的甜蜜;质地细密的丝绸,飘摇着戴安娜无处安放的悲伤;刺绣晚装上蜿蜒的珠翠,仿佛惊鸿一瞥间,她眼中的点点笑意和泪光……她的美,不止于貌,更在于那一颗始终温暖包容的心。


1996年11月,戴安娜王妃在伯明翰探访儿童之家


她心系慈善,
一直用自己的高知名度来为慈善组织作宣传和筹款,资助筹建了20多个慈善基金会,出访过北非、印度、安哥拉等贫困地区,她的爱像甘泉,抚过那些贫瘠的土地。作为一位真正的人道主义者,她深刻懂得施予比得到更快乐的真谛:


“我一周去三次,每次花4个小时陪伴病人们,

拉着手和他们交谈。

他们中有的人会活下来,有的人会死去,

但是他们都需要爱。”


——戴妃谈及她在皇家布奥姆顿医院的工作

当癌症将孩童的身体折磨得枯朽,戴安娜王妃正好来探访这所医院。病痛折磨得他不停哭嚎,可是他散发的异味让人不愿接近,唯有戴安娜把他静静地抱在怀中三小时,用一弯母爱的摇篮,给了他宁和与勇气……戴妃离开医院几个小时后,沐浴在恬静母爱中的孩子,回到了天堂。


她的慈善与悲悯,并未随着她的离去而消逝,相反,灵魂深处的美好始终萦绕在她珍爱的一切之上,经历悲辛与挫折,终于开出倔强花朵。哈里王子在莱索托资助了一个名为“Sentebale”的慈善机构,在莱索托语意中,它的含义就是“勿忘我”……美好和善念,令人敬仰神往,而后来者始终循着她的脚步,砥砺前行。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教人间见白头,我们一面为了她过早离世伤心扼腕,一面凝视着她定格在36岁的精致面容,慨叹着造物主的残忍与多情——让她猝不及防地离开我们,可又永远护持她的美好,云端微笑的戴安娜,与星月为伴,在大不列颠青翠的山岗,静静吐露芬芳。


是非纷扰之外,有座迷人花园,她就在那里,面带笑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