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你也一定会更爱芜湖!
芜湖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 不仅因为: 这里的宜人环境和经济发展 更因为: 芜湖是一座让人永远都有“期待感”的城市 一座努力变得“更好”的城市 ▽ 大芜湖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 未来,你也一定会更爱芜湖! 芜湖市城乡规划局近日公示了《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2017年调整版),对芜湖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局部调整。 未来,芜湖又将迎来怎样的变化呢? 青山绿水 未来芜湖颜值更高 芜湖在提升颜值这件事上从未停下脚步。山青水美,绿意盎然的江城将变得更加生态宜居。 生态环境提升 芜湖市襟江带湖,山青水秀,全市山体占18%,水面占20%。市域着力构建“长江作轴、龙湖为心、水网呈翼、山林筑屏”的生态系统。 市区依托“两江、四河、十一山、十三湖”的丰富山水资源,突出“江河交汇、山水同城”的自然特色,建设多层次、多类型、网络状的生态绿地体系。 力争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20%,城镇绿地率约38%,绿化覆盖率约45%,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把芜湖打造成长江流域最为优美和谐的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 城市公园绿地布局 实施“2511公园绿地工程”及“1253出行见绿工程”。 “2511公园绿地工程”:三大城区规划均不少于两个50公顷以上的城市公园;每个发展单元规划不少于一个10公顷以上的单元级公园。 “1253出行见绿工程”:居民出行1000米左右有一个2公顷的街道社区公园,出行500米左右有一个3000平方米的基层社区公园。 规划布局八处市级公园、九处区级公园与多处主题公园。 路网纵横 未来出行快到飞起 芜湖的交通将迎来大发展,综合交通全面升级,未来出行更 easy! 对外交通 市域将逐步形成四条客运专线(宁安、京福、商合杭、皖赣)和五条普速铁路(淮南、宁芜、芜铜、皖赣、芜宣杭)构成的铁路网格局。 高等级航道网将以长江和芜申运河、合裕航道形成水运“十字交叉”。市域高速公路网形成“一环多射”格局。 全力推进芜湖军用机场搬迁和民用机场选址建设。 城市交通 建成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的级配合理、路权明晰、安全生态的城市道路网体系; 重点加强“四纵两横一环”快速路体系与关键通道(如跨江通道)的建设,加强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 公共交通 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城市路面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的多层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公共客运交通体系,打造公交优先城市; 近期(2017年~2020年)建设1号线及2号线一期工程,主要加强江南城区南北向和东西向交通联系;远期(2021~2030年)重点建设2号二期工程和3号线,加强江南城区与江北新城、江南城区与龙湖新城之间的交通联系。 到2030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过35%。 过江通道 规划15处过江通道,着力推进长江二桥、商合杭大桥、泰山路大桥和利民路过江隧道等项目的实施。 城市功能升级 未来芜湖人更幸福 城市的公共设施、服务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幸福指数,未来芜湖公共服务将更加完善。 商业网点体系 规划形成四级商业网点体系,即市级商业中心、副市级商业中心、区(新城)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市级、副市级商业中心侧重城市商贸设施的区域辐射功能,区(新城)级、社区级商业中心侧重商业设施的便民服务功能。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主城和副城建立由“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成的二级医疗服务体系,乡村地区实行“综合性医院—乡镇卫生院—居民点卫生室”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以提供区域医疗服务为主,其他医院提供片区医疗综合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规划形成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即市级——县区(新城)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级文化中心。市级文化中心规划位于中心城区江南城区和江北新城,主城内的龙湖中心区和五大产业新城、四个副城布置地区级文化中心;结合新市镇、中心镇和街道设置居住社区级文化中心;结合各居住小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布置基层社区级文化中心。 教育服务体系 按照“小学、幼儿园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高中全市平衡,高校集聚发展”的要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教育设施布局调整,在省内率先建成教育强市。 公共体育设施体系 规划按照市级、地区(副城)级、街道(镇)级、基层社区(居民点)四级配置公共体育设施结构框架。江北中心区以承办国内、省内综合性赛事为目标,高标准建设大型综合性市级体育中心,与现状芜湖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共同组成芜湖大型体育设施体系的结构核心。 社会福利救助体系 加快养老、儿童福利、社会救助、残疾人服务等社会福利和救助设施建设,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与救助体系。 ▼ 看到这么多好事, 大家是不是和小皖一样 满心憧憬,幸福感爆棚! 我大芜湖已经在 生态美 生活美 心灵美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让我们一起期待 芜湖的未来 越来越好! 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