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妇侍两君,青冢独黄昏——王昭君的坎坷一生

 公司总裁 2017-08-19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一代诗圣杜甫,从重庆奉节出三峡,临近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一的故乡,引起了他的感叹与凭吊,回忆起近800年前的故事。《咏怀古迹之三》中杜甫所叹的这位汉室美女,便是王昭君。

一位倾城倾世的美女,为何被发配大漠之外?

昭君死后青冢独留,为何如此孤单而又荒凉?

朔漠荒野之外,确无真情可留存?

故事要从2000多年前的昭君入宫讲起。

一入宫门深似海

公元前36年,刚满17岁的王嫱(字昭君)被选入宫,成为汉元帝后宫内的宫女一枚。那时候虽然汉室人口还不多,宫女制度却已经实施有百年之久,在汉元帝三任之前的汉武帝,“宫人达数千”之多。

汉元帝时处西汉末期,宠信宦官,朝政已显露劣迹,昭君虽为宫女,却也是朝政混乱的直接受害人。因为相传宫内朝政混乱,上下皆是贿赂无序的状态,为宫女画像的画师都是个有利可图的肥差。给点小钱,便可以将宫女画得更美,自然被皇帝相中的几率要大很多。

当时为宫女作画的画师叫毛延寿,那时他一定想不到,几千年后,人们对他品头论足不是因为他的画好,而是因为他那钻营小利的人品。

毛延寿为宫女作画是宫廷的差事,本来就收入不薄了,可是他却财迷心窍,收了哪个宫女的贿赂,便给她往美貌一端增减几笔。当画师毛延寿见到了貌若天仙的王昭君时,还真紧张得画了两三遍也没画好。耐不住性子的毛延寿,见王昭君端正地坐了半天没有任何表示,便频繁给王昭君暗示,自己的额外两三分笔墨可以给画像锦上添花。不巧,眼前这个美女却不肯买账。王昭君本就是个坦荡之人,加上出身贫寒也拿不出什么财物,况且私下思忖,长得如此便也过得去又何须再锦上添花?于是便大智若愚地忽略了毛延寿的暗示。画师见她如此傲慢,心下生恨,竟暗自在昭君的画像上着了一点丧夫落泪痣。

结果可想而知,汉元帝见此画像,气得大笔一挥将王昭君划入冷宫。在后来的三年中,都没有任何机会面见皇帝。此段虽为传说,不见于正史,却着实道出了昭君深居后宫,没有任何出头之日的孤苦,因而后来自荐出塞,也不得不说是心理上另寻一番天日的解脱吧。

惊鸿美貌悔汉宫

同是公元前36年,汉元帝的西域太守,消灭了匈奴的一支非常强大的势力郅支单于。而郅支单于的长期劲敌呼韩邪单于,闻得敌人被灭,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敌人终于被消灭了,虽然不是被自己灭的;担忧的是,汉朝灭了他的敌人,那下一个会不会轮到他呢?

于是,他于公元前33年,又一次来到了汉朝的都城长安。其实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朝汉了,前两次都是屈于他那强大的敌人,而前来攀得佑护,这回更是死心塌地想要对汉朝称臣了,他自请娶汉女为妻,愿做汉朝的女婿。

汉元帝欣然答应,毕竟宫内最不缺的就是女人。可是赏心悦目的心头肉,元帝自然是舍不得拱手相送的,亲女儿这样的真公主自然也是掌中之宝。于是按照先前的惯例及群臣的意见,打算选一宫女奉为公主之名,嫁出。

此时的昭君,已是“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深宫多年不见皇帝圣驾,更不知未来等待她的是一种怎样的落寞孤苦。索性自荐远嫁,逃离这样的深宫后院。

对于这个自荐的鸳鸯谱,当时的汉元帝内心应该是心满意足的,舍弃宫内一抓一把的无闻宫女一枚,换得与匈奴的联姻,保全北方边疆的长期安定,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只不过事情被想象得过于简单,昭君被确定为联姻对象,经过了细致的准备工作后,当元帝在她临行前见面的时候,不由得惊呆了。这哪里是没人待见的丑女王嫱,明明是个绝世美女!“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元帝看到定是后悔了的,《后汉书》记载当时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这可真算得割爱的经典案例了吧!这一年,王昭君只有19岁。

于是,昭君跟随呼韩邪单于启程。这段路程遥远,天气恶劣,昭君一个宫内养尊多年的少女,必然是不适应路途的艰难的。因此这段路走了一年多,沉鱼落雁中落雁的传说,便是讲昭君在这段途中落雁听到昭君的琵琶音,看到这样的倾城之容,忘记扇动翅膀而落下的故事。

自荐远嫁路坎坷

到了北方匈奴,昭君算是死心塌地要扎根游牧生活了。据传,昭君跟呼韩邪的关系很好,因此经常陪伴在呼韩邪的左右,帮他出谋划策。而匈奴族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女人不能理政事,而是单于觉得谁说的有道理都会听。因此昭君对呼韩邪单于的劝解利导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汉边界的安定。

昭君嫁给单于后被封为宁胡阏氏(宁胡意为安定胡人)。昭君与呼韩邪还生有一子,本打算安安定定地过她相夫教子的阏氏(匈奴皇后)生活了。可是偏偏命运捉弄人,呼韩邪在昭君嫁给他第三年时便撒手人寰。不过,皇后可变不成皇太后,因为根据匈奴的习俗,“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史记.匈奴列传》)

也就是说,单于死了,单于的儿子或兄弟会把上一任单于的妻子接应过来,不是当母后,而是当妻子……呼韩邪的继承人是他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王号复株累若鞮单于)。因此按习俗,昭君要改嫁给雕陶莫皋。

这是昭君非常不能接受的,于是她上书给汉成帝,请求回汉朝。可是命运就是如此安排,当初那个相见恨晚的汉元帝在昭君离开汉朝五个月后就已归西(很难想象昭君如果没有出赛和亲,那么等待着她的会是什么),如果他还在位,相信很可能他还留恋着昭君的美貌,会动一动恻隐之心。可是汉元帝的儿子,跟昭君就没有什么感情了,为了边境安宁,那还是要“顾全大局”的,于是成帝大笔一挥,回复了昭君三个字:从胡俗。

可以想见,昭君看到这三个字时候的心情。古代通信缓慢,在默默期待中,她一定在思念着父母双亲,和汉朝的一草一木。可是皇帝说了,你就从了胡人的风俗吧,无奈和悲伤不知曾浸透了昭君多少次透骨的伤心。抱着琵琶的昭君,一定在幽怨的琵琶声中流过泪,揪过心。

不过,也算不幸中的一幸,雕陶莫皋的年龄其实跟昭君是比较搭配的夫妻之合。呼韩邪的生年不详,不过他单于在位28年,可以推断一定大昭君很多,民间传说呼韩邪死时四十七八岁,昭君那时二十一岁,他差不多是昭君父亲的年纪了。而雕陶莫皋是呼韩邪大阏氏的长子,年龄上来说跟昭君是相仿的。

他们结婚后,雕陶莫皋对昭君很好,昭君慢慢“适应了”这段婚姻,他们生有两女。这次好景长了一点,可是也只有11年而已,此时昭君32岁。此后昭君一直独居,最终郁郁而终。

关于昭君的确切死因和年代,史书皆无记载,但基本锁定在公元前20年到公元1年间,也就是昭君32到53岁间。

关于民间相传的几个缪误:

昭君前后婚配了祖孙三代。

此言不可信。因为雕陶莫皋死后,是他的同母弟弟且糜胥(搜谐若鞮单于)继任单于,且糜胥死后,他的异母弟弟切莫车继位,再后面一任为切莫车的同母弟弟囊知牙斯。也就是说这几代单于,都是昭君第二任丈夫的兄弟。到这里已经超越了昭君最晚过世年代,因此昭君是不可能跟祖孙三代同婚的。

昭君的第二任丈夫雕陶莫皋,因担心昭君的儿子抢夺单于继承权,杀害了昭君的儿子。

实则非也。按照胡人继承制度,单于的长子,单于的弟弟都有继承权,昭君的儿子伊屠智牙师跟雕陶莫皋虽是兄弟,中间却隔了好几茬其他的兄弟。因此并不是雕陶莫皋担心昭君儿子篡位,而是雕陶莫皋七弟舆,后来因为想把自己单于的位子继承给自己的儿子,因此杀死了他的弟弟、昭君的儿子伊屠智牙师。舆是公元18年继位的,因此昭君的儿子被杀一定在昭君死后很久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舆是一个凶狠贪婪的单于,在位期间,匈奴与汉的关系非常紧张,战事连连的历史又开始重演。

“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都是昭君的功劳。

恐怕夸张了些。

昭君与单于的和亲,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汉匈两族团结,边境的安定和平。民间为了记载昭君出塞意义之重大,甚至将《汉书.匈奴传》中描述边塞安定的这段话全部归功于昭君:“单于稽首臣服,遣子入侍,三世称藩,宾于汉庭。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无)干戈之役。” 。实事求是来讲,这是有失偏颇的。尤其是后一句,被民间广泛用来形容昭君出塞的历史成果。人民对昭君的爱戴之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是严谨一点来看,三世中只有两世(呼韩邪和雕陶莫皋)属于昭君和亲年代,而在昭君没有嫁到匈奴时,呼韩邪就已经三次“宾汉庭”了。

因而,匈奴的安定首先取决于汉朝的强大,汉朝对匈奴的制擎在先,又加之昭君和亲,从感性的层面跟胡人交好,可以算是软硬兼施,恩威并重了。昭君不辱使命,可以说是相当完美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了。

总的来说,王昭君在稳固边疆安定,减少战事上功不可没。昭君能够青史留名,不但在于促使胡汉几十年关系缓和,而且她教匈奴人使用中原带来的织布机,种植庄稼,传播汉朝风土人情,关心匈奴的百姓,甚至给生病的人送去药草,而不是仅由他们实施巫术,在传播汉朝的文化和风俗上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因此不但是汉人对其评价很高,匈奴百姓也非常爱戴这位汉朝皇后,争相纪念传颂这段故事。这一点从古往今来歌颂昭君的诗作有七百多首,以及昭君墓的数量也可见一斑,除了目前那个规模盛大的4A景区的昭君墓,在内蒙古大青山南麓还大大小小存在着十几个昭君墓,都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昭君而修建成的。

同时,从现在能看到的各种昭君图可以发现,昭君的身边总是有一把琵琶相伴。琵琶音蕴婉转上扬,柔和中带着忧郁,自古琵琶女多愁善感的多,跟琵琶本身的凄美之音不无关系。

昭君的一生,很难单纯用用苦或乐,凄惨或幸福来形容,无论命运如何安排,昭君面对命运仰头向前的不屈和坚强,值得我们追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